○王樂平
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教育培訓有三個方面的任務:一是學習黨的理論,二是開展黨性教育,三是提高領導能力。在教育培訓中,堅持“知行合一”既是領導干部參加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學習培訓的重要方式,也是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提升教育培訓效果的有效措施。
“知行合一”是指認識事物的道理、并在現實中運用這些道理。明朝思想家王守仁首先提出“知行合一”的概念,他認為,“知”是良知,“行”是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代替“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替代“知”,認為“行”便是“知”,而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促“行”,以“行”驗“知”。他強調認識和改造世界要堅持“內在的知識和行動的統一”。今天,我們講“知行合一”,一般是指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學習知識和實踐運用必須相互結合,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知行合一”,提出“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他還在《談談黨校學員的學習》一文中提出“一切學習都不是為學而學,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并強調“在黨校的學習中,要堅持把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應用、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很好地結合起來,努力取得實實在在的新進步”。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審視自己、要求自己、檢查自己”。這就要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教育培訓必須堅持“知行合一”重要原則,不斷提升干部教育培訓效果。
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教育培訓,就是要通過開展深入的理論學習,研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章黨規、經濟知識、生態知識、法律知識、軍事知識、外交知識、寫作知識、管理知識等,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理論功底、政策水平和文化修養,幫助其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正確樹立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思想力量,把學習到的經驗和能力轉化為做好紛繁復雜領導工作的智慧和本領,把黨對領導干部的政治要求和黨性鍛煉轉化為淬煉思想和敢于擔當的自覺行為。
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黨章黨規教育、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方面,在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方面,在進行理論探索創新、現實問題研究和承擔決策咨詢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在干部教育培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在堅持“知行合一”的教育培訓原則和實踐方面,有些問題和不足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些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在干部教育培訓中,沒有將黨的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充分結合,即在講授黨的政治理論和方針政策時,沒有充分結合實際講授這些理論方針政策如何運用、如何操作、如何完善和創新。在講如何提升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時,沒有充分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闡述,沒有充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說明,沒有充分結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剖析,使領導干部在接受教育培訓中要么領導能力提升慢,要么容易陷入迷茫。
有些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特別注重黨的理論學習,主業主課抓得很緊,施教中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比較先進,傳授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入腦入心。但是,講實踐應用卻不多,沒有結合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豐富實踐來講授,致使廣大學員只掌握了黨的理論,卻難以運用到錯綜復雜的實際工作中去。
個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在干部教育培訓中,沒有堅持好“黨校姓黨”的原則,偏離主業主課,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安排的其他課程也意義不大,導致許多學員對黨的理論、黨的知識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一知半解,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知之甚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似懂非懂,更談不上把這些理論知識結合豐富而偉大的實踐講深講透,以達到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的目的。
這些問題和不足雖然發生在部分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但其中某些現象在許多地方也普遍存在,個別問題甚至還表現得比較嚴重。我們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決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地方堅持“黨校姓黨”原則不夠好,對教與學的矛盾運行規律研究得不夠,對蘊含其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解決得不充分,特別是沒有妥善處理好“知”與“行”的辯證統一關系,忽視了“知”與“行”相輔相成的重要作用。所以,要真正破解這些主要問題和矛盾,就必須把“知行合一”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根本方法。
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在進行教育培訓時,不僅要想方設法開展理論教育和技能講授,讓黨員干部“知”,同時也要千方百計開展應用傳授和能力培養,讓黨員干部“行”,堅持把“知行合一”作為破解干部教育培訓問題和矛盾的根本方法。
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必須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于教育培訓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堅持“知行合一”,把學習黨的理論和開展黨性鍛煉放在首要位置,以政治建設統領辦學和教學科研工作;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并使每個學員善于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關于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就是必須要求每個學員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實現從領導干部到普通學員、從工作崗位到校園學習、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轉變,在學習培訓中增強“知行合一”的自覺性。
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應按照中央關于干部教育培訓的要求,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干部教育培訓的教學設計。堅持在教學設計中,既有“知”的內容,又有“行”的應用,把“知”與“行”統一在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形式中,使每個學員都能得到充分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培訓,努力消除“知”“行”脫節的現象。
教學水平是決定干部教育培訓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要使學員在“知”與“行”兩方面都有較大收獲,就必須要求教師堅持“黨校姓黨”,在黨的理論講授和開展黨性教育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鉆研授課新教法,設計教學新模式,探索課堂新互動,調動學員的“知”“行”積極性,實現“知”“行”相統一。
黨性鍛煉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不僅要從政治理論上使學員學懂弄通,關鍵還要從思想教育上使學員自覺自為。加強黨性鍛煉,就能促使每個學員增強學習的內生動力,提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踴躍參加支部和班級開展的各種黨性鍛煉活動,并嚴格遵章守紀,認真開展黨性分析,在“知”“行”的學習和應用中錘煉黨性,砥礪品格,破除“知”多“行”少的弊端。
抓好辦學管理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關鍵舉措。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必須進一步完善和改革辦學制度,按中央要求當好“施工隊長”,把“黨校姓黨”和“知行合一”作為辦學的重要原則和主要目標,優化教育培訓的體制機制,改進教育培訓的后勤保障,創新教學科研的管理模式,改革教學科研的評價考核體系,不斷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效果,徹底鏟除少“知”少“行”的再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