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光新
防水路基面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橋梁安全,其結構與性能則影響著總體質量。想要從根本上優化防水路基面的質量,就需要不斷完善施工設計技術,嚴格對其施工質量進行管控,在保持其經濟環保的同時,也要加強施工質量的總體水平,為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保障,促進城市化的建設進程。
在路橋面防水路基面的施工過程中,應遵循一定原則來保證整體工作的開展,減少后續的隱患和問題的產生。工作中應遵循靈活性原則,施工方案在選定后不能一成不變,應在工作開展前應對現場環境、周邊地質及自然環境等進行充分考量,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確定方案需求的前提下不斷對其進行優化改良,解決方案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過程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經濟性原則,由于防水路基面施工地位較重要,很容易受到項目整體投資與預算的影響,所以在選擇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時應要求各單位對成本進行估算,加強老路面表面的處理,運用分層循序開展后續工作,保證路基設計方案的正確并轉換原有設計方式開展橫向、縱向的坡度維護方案,使每一層路基都能壓實到位并將其厚度控制在20cm內,降低內部含水量并將其控制在2%范圍內,控制液限、塑性指數等。這樣可避免在路橋施工環節受到沼澤土、草皮、淤泥等有機土的影響,減少在施工期間的生活垃圾并制定鋪筑試驗方案,以保證在工程運行期間試驗工作的完整性,保證所試驗區域的位置規劃的正確,使斷面形式、地質條件、地段設計能夠滿足路橋施工所需并嚴格控制各環節的成本,遵循經濟性條例,保證路面碾壓遍數、檢測方式及技術指標的符合,使相關技術人員也應將防水性能的需求與預算進行結合,選擇合適的施工建材以及設備,挑選出科學經濟的技術,讓整個工程的投資消耗在可控范圍內。
最后在施工技術以及施工過程中,應遵循環保性原則,秉承綠色建設的實現來進行路橋施工并在滿足國家規定的標準下,保證環保性,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若出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并盡量不要污染周圍環境加強竣工驗收工作,避免因施工失誤、材料選擇等原因損害環境。與此同時,可增加清理工具在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實施期間的運用,通過無公害清洗劑實現路面的清理,降低對周圍生物的影響程度,確保后續的處理工作能夠完整進行并在排污工作中也應按規定增加拋丸機的運用,調整其使用方式并保證周圍環境不受污染的情況下進行路橋基體的鋪裝層敷設。除此之外可排放污水或化學試劑,合理調配水資源,確保工程可以環保施工。
路橋施工中,想要從根本上提高防水路基面的質量,首先應從材料上著手,挑選質量可靠的防水材料,是提高路基面防水性能的關鍵。而如果防水材料質量不合乎要求,那么在下雨時就有可能發生滲漏問題,影響橋體的安全性,無法發揮其防水功能。
防水層、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的粘合度,取決于原材料的性質,原材料粘合度越高,防水性能就越強,因此在選擇材料時,用哪個選擇粘結力強的,在保證防水性能的同時也可以讓路橋基面材料較為牢固的吸附住,避免脫落現象的發生。
還應該選擇拉伸性能好的材料,具有較好的強韌度與拉伸力可以防止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斷裂情況,使其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優良的延展性也可以為橋體提供安全性方面的保障,讓橋體路基面可以承受住車輛往來的壓力。
而防水路基面最重要的就是防水性能,無縫防水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它可以很直觀地影響路基面的防水性能,防止雨水通過材料的縫隙滲入路橋基面,腐蝕內部結構造成損壞。
這些新材料決定著工程整體質量,為工程的防水性能提供保障,但人們在選擇材料時應進行多方位比對與考察,在保證質量時,也要降低成本,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根據當地環境與氣候條件、地質條件等合理選擇施工材料,發揮防水性能,又要顯著節約成本,避免造成過多浪費。
路橋防水路基面想要科學有效,除了選擇合適的材料外,也應該運用合適的工藝手法進行施工,并不斷完善與優化相關設計,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
在混凝土凝固時,應對其進行拉毛處理。利用機械設施去除混凝土上面的浮漿,避免路基表面出現毛糙的情況,有利于防水層、路面與瀝青混凝土之間緊密結合,提高材料的粘合度。在工作期間也應根據材料類型進行不同技巧的拉毛,由于材料的基面深度不同,拉毛處理程度會隨之改變。
由于防水層對路基的平整度要求較高,保證路基的平整就是保證防水層總體質量的基礎條件,所以應對路基平整度加以檢查,確保上面沒有凸起、積水與脫落的情況,而對于有問題的地方應予以糾正,反復處理,并保證路面干凈。
在噴灑防水層前,工作人員應操作鑿毛機,通過傳輸將動能傳輸到針頭部位,使用鑿毛頭對混凝土路面進行沖擊,確保新老路基面能得到更深的結合。也可以使用較為普遍的鐵刨技術,一般對老城區改造時會用到這項技術。在工作時應進行現場調研,選擇配合使用的大型或小型鐵刨機與拋丸機,在處理完混凝土路面后再進行防水層的噴涂,提升其效果。
防水路基面施工中,工作人員也應注意松鋪程度,松鋪過厚則會影響排水,而松鋪過薄,就會導致整體路面承重力的下降,影響設施的整體安全。在松鋪作業中,應結合不同壓實設備的型號,在大型壓路機下應適當增加一部分厚度,保障施工作業的安全性。如在使用12-15噸的壓路機時,可以將松鋪層的厚度控制在15-18厘米左右。同時增加對老路面表面處理的關注,保證路基開挖使是自上而下,由中擴展到邊路,降低過多開挖工作產生的概率,讓路基填土工作可保持在橫向或縱向的坡度,避面在開挖期間內部含水量過多,使其控制在2%水量內,增加塑性指數并將其控制在26%以內,以保證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完整性。
在進行防水層的第一層噴涂時,可以將活性劑溶液與土料表面進行稀釋,之后土料的空隙會增大,讓防水涂料融入得更加容易,以此還能進一步提升粘合程度,防水的效果可以得到提升。不過需要多加注意的是防水涂料需噴三層,而且在后續噴涂過程中要保證前一次噴涂完全滲入并干透,提升使用效果,而且噴涂中應用布料對墻體進行遮擋,底部防水層用人工刷涂,避免涂料對墻體的污染。
在涂完防水層后,地基面的施工就告一段落了,但在正式使用以及鋪設瀝青混凝土之前,還應該繼續加以保護,等到所有防水層徹底風干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且車輛行駛中應減少急剎車的動作破壞防水層,并禁止超重車輛駛入,加強對施工道路的管控,提高施工區域的路基強度、彈性及硬度并可增加粘性材料的應用,以加強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整合力度,避免在此期間出現坑洼問題,讓員工各司其職,進而保證工程質量。
路基面防水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路橋的整體質量,所以在設計防水系統時,應充分考慮原材料的質量與施工各項工藝流程。首先原材料方面,在挑選合適的防水材料時,除了抓住材料的特性,也要保證材料的質量與性能,杜絕以次充好的情況,加強橋梁的安全與持久性,而在施工方面則必須科學規范,選擇恰當的方式,并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施工,不可貪圖省力而縮減施工步驟,管理人員應確定好各個環節的工藝,并根據實際修建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更不能為了縮短工期而盲目趕工,最大化保證施工質量。
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將兩個要點相結合,那么就會讓施工流程缺乏合理性,缺乏對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很容易威脅橋梁的整體安全。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流量越來越大,對交通路途安全的需求也在增加,為了增強交通運輸能力,部分路段路面需要進行擴建及修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排水系統的應用,因此在做好防水系統的同時,也應加強后續維護工作,使防水路基面效果得以充分發揮。
我國目前的路橋工程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施工技術與管理機制等方面,所以為了提升施工作業的整體質量,首先最應加強的是施工方案的審查力度,審查人員通過分析方案與現場的情況,檢查其中存在的差異,對施工方案的內容進行改良,避免出現方案脫離實際的尷尬情況。
設計人員應在施工設計方案中詳細注明工程控制標準及各個詳細數據,在進行方案審核時應開展原材料的抽檢工作,隨機抽樣進行檢查原材料的質量、生產年限、產品批次及詳細指標,通過專業器械進行檢驗,并要求各施工單位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對資料進行嚴密的分析,落實方案重要性,杜絕因趕工或縮減成本而隨意更改流程與方案,影響總體質量。
在施工中也可以運用現代化科技,如紅外線檢測儀或測量儀,聘請第三方進行現場監督,實時監測施工單位在工作時的工作流程與環節,嚴格要求遵循施工方案,有序開展作業。
相關部門應構建起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按照工程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各項要求,建立全方位的管理系統,降低事故發生幾率。在管理中,應要求質量控制體系可以落實到工程施工全部流程中。
如在路基面施工的現場探測過程中,可以聘用較為專業的第三方勘測團隊,杜絕其他部門兼職的情況,也要對路橋工程施工進行柔性管理,將影響工程質量的人為因素降至最低。施工人員大多由農民工組成,普遍來講農民工缺乏專業知識,文化水平較低,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而且有時由于各種原因,工作態度也較為消極,會讓工程出現很多質量問題,影響作業的經濟收益,所以在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工作中,應嚴格按照個人職責進行劃分,將工程質量各項任務落實到個人,實行無逃避原則,對工程的整體質量提供保障。
在施工過程中,也應對防水路基面的水溫穩定、強度韌性與防水性能進行測試,并要求所有路基材料遵照規范標準的各項規定,對材料質量、設備耐力、可塑性能及防液極限做出試驗報告,再結合方案需求及成本要求,進行適當改進與優化,實現工程收益最大化,也要保證工程穩定。
在工程的后期管理中,應對道路壓實次數進行嚴格要求,規定選擇匹配的壓實設備,配合方案要求的質量進行活動,各單位也應路基填方環節的質量,要求路基結構的兩側在回填時保持均勻,小于500毫米的土層不得使用大型壓實機工作,防止防水路基面出現竄動、破裂等情況。
對于施工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是一項重要工作,應確保工人可以充分發揮出新型材料及新型工藝的作用,并開展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培訓工人學會操作新型設備,從根本上提升工程質量,并培養工人可以自己發現作業中或工序上的問題,加以解決。
對于材料選購人員也應開展培訓,保證材料采購人員的專業性,確保采購人員在進行購買時能夠買到合乎工程標準的建材,并讓其學會相關質量鑒定方法,避免工作人員出現以次充好或分辨不清好壞產品的問題,更大限度提升工程作業的品質。
在進行防水路基面的施工工作時,為保證工作的有效性與準確性,必須注意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加強對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規模的考慮。根據目前交通保障環節所制定的標準方案來及時養護路基項目,確保后續的維護工作與排查工作的有序進展,使路橋工程整體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在保障人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對排水系統及相關管道進行檢查,降低施工環節所帶來的影響,提高施工部門對防水基面施工的關注,構建出安全的運行體系并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各項問題,以提高路面施工工程的總體質量。
首先在排水設施的位置選擇方面,應詳細勘察施工地區環境,結合周遭環境妥善布置排水設施進行考慮,保證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可在此期間順利開展,維護工程實施期間操作人員的個人安全并對此制定全方位的規劃方案,加強前期路橋施工設計方式,重視此期間歷年來的雨水狀況、污水結構及地震強烈度,可充分將路面結構和交通飽和設計結合,保證道路主干線的構建完全,避免外界因素對此工程造成過多的影響,充分利用施工地形與各項自然環境來掌握實施的交通狀況,清理地上、地下的障礙物并拓寬工程實施區間,以加快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工程進度。同時可加強對現場的勘察力度,讓工作人員在執行操作期間可具備良好的水電供應,保證臨時占地手續、材料存儲區域及設備投放含量的充足,避免施工隊伍在工作執行期間辦公生活區域搭建不足,完善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進而減少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期間人力、物力、財力的損耗。這樣可落實員工的崗位職責所在,使工程實施區域的勞動力的充足,通過組織進場的技術執行方案來加強員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以方便后續的路基面養護、維修及調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次在進行排水溝渠的工作時,應結合相關的農田設施及水利工程設施,全方位考慮溝渠布置與設施安全性能并執行相應的技術準備計劃,保證路橋施工項目防水工作的有效性,讓現場管理人員加強對施工環節的監督,以滿足項目開展期間的技術標準,規范施工團隊的個人行為,保證運用技術滿足工程建設所需,合理調動內部各環節數據并結合路橋施工區域的實際狀況進行思考,規劃出完整的施工圖,讓施工人員有據可依劃分出各部門操作所需時間,將預算工作納入施工設計環節,進而實現監管審批工作中的順利開展,加強編制工作的進行速度并在項目開展前期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保證預制構件的穩定性并強化加工方案,測量交接柱等檢查工作可順利開展,以達到提高設施的防水年限的目的。
最后應針對具體施工,對施工周圍的地質情況與水源環境進行考慮,制定路基面測量方案,加強預算編制工作的開展方式,增加網點測設計劃,以保證監管審批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為路基面施工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這樣可使現場測量、道路中線測定、用地紅線的運行狀態能夠在此期間展現出來,以保證測量方式的完整性并對特殊地形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證防水設施總體項目的順利開展。
結語:綜上所述,路橋工程中的防水路基面是一項重要工作,其可以直接對整座橋梁的安全與穩定性能造成影響,良好的防水路基面可以更好地抵抗環境侵蝕,有效延長設施的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對設計方案不斷優化,對施工技術不斷改良,并對施工中的所有流程進行質量把控,保證路橋結構完整,并滿足人們的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