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紅軍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果,這為各行業的生產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尤其是水利行業抓住機會,在經濟的推動下,不斷擴大規模和數量。水利工程的應用,也釋放了大量的效益,推動了當地的經濟建設,為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近年來,國家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的資源不斷擴大,在資金、人力方面都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但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仍然是我國水利工程長遠發展中的短板。如果不重視工程管理和養護,會增大工程維護成本,工程使用壽命也大大縮短。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質量迫在眉睫,是推動水利工程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水利工程發揮作用,主要是由幾方面提供支持,即水庫、水閘以及堤壩。為了保障水利工程正常運轉,持續輸出經濟效益,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中,重視這三方面的管控。
首先,水庫是水利工程最主體的部分,其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水庫的功能多種多樣,最主要的就是蓄水防洪,同時還提供調節水流大小的功能。如果水庫管理存在漏洞,會直接影響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用水,也可能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在進行水庫管理和養護時,要把排查安全隱患作為常態化工作。安全排查必須全面,對水庫中的各個部位、設施進行詳細的檢查,確保水庫的整體正常,各設施按部就班地運行。此外,部分水庫還設置了泄洪間,對這類水庫更要加大養護力度。尤其是泄洪間的閘門,更要安排專員著重檢查。相關的電機設備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修。由于水庫暴露在室外,其中的發電機等設備,容易遭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例如白蟻蠶食,不僅會毀壞電力元件,更有可能引發漏電事故,威脅到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其次,水閘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設施之一,關乎著水利工程能否正常運行。一旦水閘出現故障,水利工程的整體功能都會受到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水庫無法正常的排水、蓄水,防洪功能無法保障。可見,水利工程各部分的養護是緊密相連的,都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水閘控制已經由人工轉變為智能設備控制。精密的電子儀器和可靠的自動化操作系統,提高了水閘控制的效率和精準性,也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但這意味著水閘設備的日常維護,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水閘設備的養護,主要體現在對機電設備的定期檢修上。這要求檢修人員具備相關的儀器操作知識,能夠及時發現水閘機電存在的隱患,并采取措施排除安全隱患,保障水閘開關的正常。
最后,提防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提防穩定,意味著水利工程整體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如果提防工作未落到實處,引發了水利工程的故障,則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可能危及到周邊居民的安全。提防工作對檢修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管理人員不但要樹立較強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更要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日常提防工作,能夠細心地排查各個部位,確保堤壩工程的安全穩定。堤壩的各個部位緊密相連,共同發揮作用,任何部位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堤壩整體,因此日常管理工作要重視細節。此外,護堤林的栽培,能夠起到良好的提防作用。但要注意樹木周圍的淤泥,堆積過多會影響地方效果,要定期進行清理。
水利工程消耗成本較大,為了滿足社會生產需求,近年來施工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水利工程涵蓋的項目眾多,不同環節應用的施工技術、材料都存在差異。這不僅要求施工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性,也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耗費的人力、物力不斷增長,意味著水利工程需要更加豐厚的資金予以支持。水利工程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前期耗費的成本也是不小的數目。部分施工單位面臨的窘境是,施工過程中常常出現資金匱乏的問題。除了投資力度不足,其自身的資金管理體系也存在缺陷。由于資金管理體系不健全,即使前期投資充足,到了施工后期也可能因為成本管理不合理,而面臨建設資金緊張的情況。尤其是在工程管理和養護方面,預留的資金就更加有限了。養護資源不足,是限制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質量提升的首要因素。
水利工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夠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各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但水利工程前期投入巨大,而且所產生的效益并不是立刻體現的。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環境相對惡劣,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許多施工單位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工程建設上,盡最大的努力保障施工的順利。卻忽視了同樣重要的工程管理和養護,在這方面投入的資源極少。但水利工程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損耗,出現質量問題也是情理之中。如果對這些問題不管不問,質量問題出現的范圍會不斷擴大,最終影響到整個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的收益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因為管理和養護不當,而造成使用年限縮短,就是得不償失了。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較長,而且施工環境遠離市區,施工條件比較惡劣。這樣的工作環境對于具備高水平的專業人才而言,顯然缺乏吸引力。而且水利工程并不能提供長期、穩定的工作,這使得施工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養護人才缺口較大,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亟待提升。擔任水利工程管理職位的人員,通常是年齡較大、施工經驗豐富的人員。雖然其具備多年的施工經歷,但由于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年齡過大學習能力下降,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時,往往缺乏前瞻性和計劃性。管理知識的欠缺,使得管理團隊無法滿足水利工程管理要求。尤其是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各種管理技術和知識日新月異。如果管理團隊不能快速學習,就會落后于時代。此外,施工單位在職人員培訓工作不到位。在這方面的投入過少,管理人員沒有機會學習到先進的管理、養護手段和知識,專業水平得不到穩定提升。
當前,水利工程管理以及養護的過程中,通常強調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借助人力資源的支持,完成復雜且繁重的管理工作。上述方法,雖然能夠幫助減少農田水利工程的風險,但是同樣存在缺點。首先,人工管理具有成本浪費嚴重的問題,工程需要為大量人力資源付出成本,從而導致工程效益空間被壓縮。其次,借助人力資源落實管理工作,會導致管理存在疏忽,工程中所出現的部分微小問題,難以通過人工的方式發現。久而久之,微小的問題將會擴大化,導致水利工程性能受到影響。最后,采用人工的方式管理,信息的傳輸容易出現阻礙。當管理人員發現水利工程中的問題后,無法立即在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維修人員,維修人員也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問題的全部信息,從而對工程進行處理。上述情況,嚴重延誤了水利工程的維護時間,對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就目前的情況看,水利工程管理以及養護的過程中,各項機制依然不完善,具體體現在水資源價格制度,以及灌溉制度兩方面。從價格方面進行分析,當前各個區域依然缺乏統一的定價,長此以往,可導致管理混亂的問題發生。部分區域雖然已經定價,但是由于價格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不相符,導致農戶無法接受此價格,體現了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從灌溉制度方面進行分析,當前,農戶的灌溉手段不科學,大水漫灌導致水資源嚴重浪費,增加了水利工程的負擔,且灌溉效果與其他先進的灌溉方式無二。由此可見,從水資源價格以及灌溉兩個角度出發,對各項機制進行完善,具有一定必要性。
當年,水利管理管理工作與養護工作,依然出于未分離的狀態。將兩者相互結合,容易導致責任制無法充分落實。管理人員與養護人員,難以真正明確自身的責任,并做好責任范圍內的工作。當發生問題時,同樣難以對責任進行追究。另外,由于管理與養護未分離,養護人員同樣來源于工程本身,其養護能力可能不達標,因此,養護效果同樣難以得到提升。由此可見,為了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與養護質量,將養護與管理相互分離較為關鍵。
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不是一時的,而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這就要求管理制度的全面合理,以及要真正地貫徹落實。只要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水利服務質量才能進一步提升。首先,要進行管理人員職責劃分,管理內容具體到個人。當工程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找到負責人,并得到及時的解決。以免出現責任不明晰,工作人員互相推諉的情況。要實現培訓工作常態化,提高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防止個別人員管理態度懈怠,因為管理不得當造成水利服務質量的下降。其次,結合實際對管理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從工作中的不足找準問題,進行制度的查漏補缺,使得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貼合實際。建立群眾反饋機制,能夠認識到當前管理中的不足,并采納合理的改進建議,促進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質量的不斷提升。可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水利服務穩定高效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因此要把制度健全提上日程。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所需要的資金,主要還是來源于水資源銷售。為了給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提供充足的資金,可以適當的調整水價。但水價的調整不是隨意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合理靈活的規劃。水價關乎著民生,與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情況。水利工程的管理和養護,說到底還是為了拉動經濟,造福人民。如果因為開展管理和養護工作,而不顧實際地提高水價,無疑會損害人民的利益,也與水利工程的建設初心南轅北轍。除了提高水價,還可以擴充其他的資金來源。例如,可以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發展勢頭更好的水利企業。這樣能夠激發水利企業的競爭意識,不僅能夠吸引到投資,還能夠促進水利行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
在水利工程管理與維護中,需要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1)構建規范制度體系,能夠對水利工程各項環節實施有力約束與規范,制度體系囊括的管理內容需要全面、具體,例如:管理內容、管理對象、管理注意事項等,切實確保管理與維護工作的高效落實;(2)工程管理制度不僅需要確保科學性,還需確保管理制度的實用性,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管理制度,確保管理制度實用性與科學性并存;(3)加大執行力度。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對于不按制度辦事的管理人員,需要給予嚴厲的處罰,必須切實落實管理制度。專業的管理團隊是水利工程高效實施必不可少的環節,需要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可以通過講座、線上培訓等方式,不斷優化管理人員知識體系,提升實踐管理能力。
水利工程管理與養護的過程中,提高相應技術水平較為關鍵。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管理期間,不僅有利于減輕人力資源需求量,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同樣能夠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保證工程中存在的異常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及時溝通,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例如:工程可引進管理信息化系統,在該系統中,設置不同模塊。系統與傳感器連接,由傳感器對水利工程中的各項設施運行參數進行采集,并經網絡傳輸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收集數據后,可將其與設備的正常運行參數做對比,在允許出現誤差的情況下,如發現參數異常過于嚴重,則表明存在故障。此時,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提醒維護人員,對故障進行排查以及處理。除此之外,系統同樣具有數據存儲的功能,且可通過學習的方式,持續性提升對故障的識別以及判定效率,對水利工程管理以及養護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機制建設,針對水利工程的具體實施內容、管理原則、注意事項等進行全面規范與管理,立足行業整體,嚴格把握工程細節,嚴格按照標準做事,修訂不完善的制度,并對水利工作進行定期的考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在制定水價時,需要將民生問題擺在首位,對水價進行統一規定;在農業用水方面,需要對農田灌溉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充分利用水資源,高效灌溉農田,做好節約用水。
就水利資源價格問題而言,工程不得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定價,而是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考慮當地農民的水資源需求量等多種因素。定價應當以保證民生為前提,保證農田用水不會對自身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定價同樣需要統一,避免出現不同農戶定價不均的情況發生。
從農業用水的角度進行分析,在農戶采用水資源對農田進行灌溉時,應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以往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進行灌溉,嚴重浪費了資源。對此,建議將滴灌以及噴灌等先進的灌溉方法引入到水利工程中,在保證灌溉效果的基礎上,避免對水資源造成浪費。
應對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予以改變,積極推行管養分離,管養分離即把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業務和養護人員從水管單位中分離出來,也就是管理單位和養護單位都相互獨立。聯合或獨立構建專業化的養護企業,在市場經済的指導下,把市場競爭機制引入,逐漸借助招標方式選擇更佳的維修養護企業,這樣可以使工作效率以及經濟效溢低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切實做到水利工程管養分離,上級單位需提前配好工程管理養護的相關設施設備,方便養護單位將相關工作進一步做好,同時做出合理選擇,不斷豐富管理養護設備,將相關設備配備齊全,如交通通訊工具與運輸機械等國家應及時制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資質標準,而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也需盡最大努力創設好的條件,凈化維修養護市場環境,以此順利實施保管養分離,與市場經濟大環境以及工程管理現代化、信息化建設的需相適應。
水利工程關乎民生、關系著農業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所以應加強對水利工程管理與養護額重視,針對資金短缺、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差、重建設輕管理等問題,具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確保我國水利事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