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相年
煤礦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發揮最佳的效能,無論是安裝階段還是運行階段均要做好質量控制。目前來看,在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中已經積累了較多成功經驗,尤其是掌握了較多安裝工藝、調試工藝和拆除工藝,可以很好的確保安裝質量,對煤礦事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不過與此同時,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也存在些許尖銳問題,比如常出現螺絲連接問題、設備開關問題,均可以較嚴重的影響到最終的安裝質量與運行安全。為此,非常有必要更進一步探究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要點和注意事項,并全程做好質量控制。本文較系統的探究了煤礦機電設備安裝的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措施,現作如下的總結和綜述。
在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過程中,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的技術,包括設備選擇、基礎驗收、基礎放線、安裝工藝細化和調試檢驗。
在設備選擇這方面,所要安裝的煤礦機電設備必須確保精密性和質量可以達到要求,消除所存在的風險因素。為此,技術人員要合理選擇煤礦機電設備,綜合分析設備的型號和性能,做好全面的質量檢查和調試,最終選用的煤礦機電設備應具備經濟性、精密性、節能性、安全性。在基礎驗收這方面,要堅持做到煤礦機電設備的驗收工作,其表面必須保證平整和清晰,不能有空洞、裂紋出現。按照要求對地腳螺栓進行質量檢驗,重點檢查不同位置所存在的雜質,確保整體質量。在基礎放線這方面,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時,要對硬件設備安裝施工圖紙做好分析論證,明確安裝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透徹硬件設備安裝施工圖紙,確保后續的安裝施工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基礎放線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水平儀這一設備,測試煤礦機電設備安裝的標高,整個過程中要做好放線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及時處理放線中的問題。在安裝工藝細化這方面,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較為復雜和專業,對作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安裝工藝均有非常高的要求,前期必須做好規劃,制訂出詳實可行的安裝工藝方案,確保后續的安裝活動可以有效進行。細化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工藝時,要預先做好分析評估,確定各種安裝工藝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在此基礎上將安裝任務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建立責任人制度,為質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在調試檢驗這方面,煤礦機電設備安裝前必須進行調試檢驗,確保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調試檢驗過程中重點分析評估煤礦機電設備轉軸在運行狀態下的靈活性、可靠性。調試檢驗過程中發現轉軸部位存在異常時,要立即對每一個安裝環節和煤礦機電設備進行整體性的檢驗,確定所存在的風險點或故障,針對性的解決,切實保障好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前,對設備的性能、工作方式做好分析研究,借助安裝說明書明確安裝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優化安裝流程,確保科學合理,并制訂安裝方案,避免出現盲目性的一裝到底的情況。需要認清楚一點,即煤礦機電設備的性能和結構各有不同,安裝時勢必存在一定的差異,不能執行同樣的安裝流程和方案。所以,煤礦機電設備安裝前做好全面的規劃安排,重點確定安裝規范、安裝流程和技術要求,設備的安裝類型、安裝位置均要重點分析,做好詳實的驗證分析。安裝過程中發現預設位置與實際安裝位置存在出入時,及時分析原因和做好調整。在此過程中要重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應用,借助可視化、模擬性的優勢建構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模擬圖,動態分析和評估安裝工藝方案的科學性,盡早發現安裝位置所存在的差錯。安裝過程中發現安裝流程圖無法有效滿足煤礦生產要求時,要及時與生產廠家、設計單位做好溝通,解決所存在的問題。總而言之,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作業中,必須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安裝流程,各個流程之間既要獨立,也要相互聯系,避免出現交叉安裝。除在人為方面做好安裝流程的設計與優化,還應重視技術手段的應用,增強安裝流程設計的信息化和科學性。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的整個過程中,均要做好質量控制,及時發現安裝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并按照要求做好處理。詳細言之,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涉及較多的環節,有較多瑣碎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的安裝質量可以直接影響到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為此,整個安裝過程中要做好過程控制,詳細記錄安裝過程中的數據,同時安裝人員要做好互相監督,及時發現安裝中所存在的問題,達成過程控制的目標。在以往的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作業中,對過程控制的關注度不足,過于追求安裝的速度,導致安裝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錯誤和風險未能及時發現,影響到整個安裝質量。這一問題要特別注意,對安裝的各個環節做好質量控制,此過程中堅持做好風險管理,分析和預測安裝風險,執行有效的安裝管理措施,確保可以消除安裝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煤礦機電設備而言,必須全程做好質量評估和風險管理,嚴禁出現盲目性的一裝到底的行為,發現錯誤安裝行為立即停止安裝。除此之外,應重視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制度規范的建立健全,主要是責任人制度和監督制度,共同確保安裝質量。比如在健全監督制度時,要強化人為監督和技術監督,實施監督強化管理措施,現場監理員要發揮好自身職能,指導和監督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及時處理安裝過程中的風險和問題。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中涉及較多零部件的安裝,必須做好零部件的檢查,為后續的安裝作業提供有力的保障。具體來說,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作業開始前,對零部件進行規范性的檢查,將人為檢查方式與技術檢查方式有效結合,能進行全面性、有效性的檢查,確保都可以達到安裝的標準。零部件安裝過程中依然要做好檢查,重點檢查型號和性能,避免出現選型錯誤、安裝誤差,整個安裝過程需做到規范性和標準化。以煤礦機電設備的通用部分安裝為例,務必確保設備的外殼無損壞、裂紋、變形的情況,設備內壁要涂抹耐弧漆,確保均勻有效。發現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存在過高的情況時,要及時調整。除此之外,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所使用到的螺母、螺絲、彈簧墊等設備,均要提前準備,并且要進行防腐處理,使用過程中的力度要控制得當,避免損傷螺絲。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要對所對應的安裝位置做精準性的控制,確保安裝位置的正確和有效。為達成這一目標,要在前期做好基礎放線工作,將放線所得到的數據反映在安裝方案中,從源頭上確保安裝位置的正確,同時安裝過程中要做好檢查,發現安裝位置與設計位置存在出入時,立即調整,避免后續出現運行安全問題。總的來說,為確保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位置的正確,要堅持從源頭入手,分析研究說明書和安裝說明書,明確安裝位置的規范標準,在基礎放線環節做好各方面的控制工作,得到最為真實和正確的安裝參數。這一過程中依然可以使用BIM 技術,借助三維模型模擬安裝工作,確定安裝位置參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便及時修正位置參數,始終有效確保煤礦機電設備安裝位置的正確。安裝過程中,應一邊安裝一邊進行檢查,檢查安裝位置的正確與否,實施早期有效的處理,避免影響到后續的安裝質量。有一點應注意,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位置應該有一定的富余,便于后續有效進行維修和檢修。
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過程中,要執行嚴格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將安裝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及時消除。除責任人制度、監督制度外,還應該執行自查自糾制度,煤礦機電設備安裝的整個過程中要做好自查和自糾,強化監督管理。對于現場安裝人員而言,要求他們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整個安裝過程中做好本職工作,按照要求進行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并做到一邊安裝一邊自我檢查,將所出現的質量問題及時上報,以此保障好安裝質量。
除此之外,應執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制度,做好安裝前、安裝時和安裝后的質量管理。以安裝過程中的質量管理為例,全程進行規范化的自檢、互檢,并利用好當前已有的信息技術手段,以求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發現煤礦機電設備安裝問題。比如要對設備的保護裝置、防護設備是否齊全做好檢查,確保一切的安裝質量均滿足要求,避免煤礦機電設備帶病運行。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有較多的細微環節,還有一些屏蔽部位的安裝,其安裝質量均可以影響到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與穩定。為此,整個安裝過程和最終的驗收環節,要對細微之處和關鍵環節做好驗收,避免安裝質量問題的存在。一些不易被察覺的安裝部位或環節要重點檢查和驗收,保證規范性。比如煤礦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易出現螺絲的連接松動現象,若是不及時緊固,則存在很大的隱患,甚至威脅到作業人員的安全,所以整個安裝過程中都要特別注意,執行最為嚴格有效的驗收制度。
要將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的控制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建立責任人制度,避免出現“無人管”和“多人管”的問題。通過強化職能分工,可以加強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安裝過程中認真落實到自己的職責,對安裝任務全權負責,所以整個安裝過程的質量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在前期的職能分工中,對于專業性強的安裝環節和任務,應由專業人員全權負責,發揮好人才優勢,相信這對于保障和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的安裝質量是非常有利的。
防爆電氣設備是一種不會引起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電氣設備,可以有效確保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安全與穩定,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失爆。在當前的煤礦井下防爆電氣設備安裝中,主要是參照《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檢查標準五十條》,其中對防爆電氣設備安裝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可以有效保障安裝質量,必須以此為準,認真做好防爆電氣設備安裝作業。詳細言之,防爆電氣設備安裝時,要重點把握外部要求和內部標準。
在外部要求這方面,有八個方面的要點。一是電氣設備必須要上設備架,且設備架距離地面的高度控制在0.3m;二是電氣設備的接地線和接地極均要正確連接,要求電氣設備和接地極之間的距離在5m 以上;三是每一組電氣設備的兩臺設備距離要控制得當,通常兩者間距在0.5m,中間連接電纜;四是對于電纜壓線板的電器而言,在引入引出電纜時,必須要使用壓線板壓緊,且不能出現電纜壓扁的情況;五是考慮到隔爆接合面緊固螺栓的特殊性,應該加用彈簧墊,所選用的彈簧墊規格要與螺栓保持一致;六是如果密封圈的分層側是在接線,則應向內,其內徑要與電纜外徑的配合在±1mm,所使用的密封圈在刀削處理后,必須整齊圓滑,嚴禁出現鋸齒狀;七是喇叭嘴壓緊處理時要留有余量,要求余量不能小于1mm,線嘴要實施平行壓緊處理,兩個壓緊處理的螺絲入口差不能大于5mm,否則便是不完好。
在內部標準這方面,有七個方面的要點。一是電纜護套需要伸入至器壁,且伸入長度要控制在5-15mm,不能超出這一范圍,原因是不足5mm 時屬于失爆,而大于15mm 時屬于不完好;二是接線要確保整齊與緊固,導電性要做好測試,確保導電良好,不能有毛刺出現。待完成接線處理后,要求卡爪或平墊圈不能壓絕緣膠皮,芯線裸露與卡爪的距離不能大于10mm;三是科學控制接線腔地線長度,確保適宜性,通常情況下,在松開線嘴卡蘭拉動電纜后,三相火線拉緊或松脫時,地線不掉便是最適宜的長度;四是無論是接地螺栓還是螺母和墊圈,均不能涂絕緣物;五是接線腔內要進行有效的清潔處理,確保內部無雜物存在,電源板要蓋好;六是防爆面做好清潔處理,確保無雜物存在,且無銹跡存在,要確保光滑無傷痕,按照要求涂凡士林;七是如果線嘴已經全部壓緊,但是仍然未能將密封圈壓緊,則可使用金屬圈來調整,所使用的金屬圈要厚度適當且不開口,調整時不能填充其他雜物,也不能繼續加用密封圈。
在整個起吊過程中,必需安設專人指揮和專人觀看頂板及起吊點狀況,發覺異常狀況要馬上停止作業并采取有效措后方可連續作業,起吊時要勻稱慢拉,防止設備打滑或突然落下。在整個起吊或下放設備及重物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需站在安全位置,起吊作業時,設備下方、可能滾落方向、設備可能搖擺方向及手拉葫蘆可能斷裂彈伸方向嚴禁站人和有人員通過。嚴禁施工人員利用身體任何部位對設備施加作用力來校正設備起吊或下放的方向。在傾斜巷道起吊作業前,必需給設備留繩,方可拆除固定螺栓進行起吊,設備下方及內側嚴禁人員逗留、穿行。
在傾斜巷道中用葫蘆進行設備固定時,除確保葫蘆主鏈與設備、葫蘆與生根處牢靠連接外,必需將葫蘆手拉鏈條牢靠系牢,防止主鏈滑鏈。在傾斜巷道中起吊設備,要對斜巷實行封閉式管理或者設置擋墻,且要對設備留繩,用鋼絲繩、棕繩等將設備固定在幫部,斜巷重物以下嚴禁有人。起吊過程中發覺下列情形時,必需馬上停止起吊放下設備進行處理。(1)起吊時支架變形、撐木折斷、頂板掉矸、鋼絲繩斷絲;(2)葫蘆鏈打滑、松脫,葫蘆卡死、棘爪打滑。如不能將設備放下,必需先將問題葫蘆大小鏈栓死,然后用新葫蘆替換,在起吊鏈帶牢設備確認安全后,才可將問題葫蘆拆除。設備在起吊過程中無特別狀況,必需連續作業,不得中間停止作業,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崗位;確需中間停立刻,葫蘆大小鏈必需系牢,防止滑鏈重物傷人。嚴禁重物起吊停留在空中時進行其他作業。設備起吊到位后,應放置穩固,對重心高的設備應采取防止其搖動或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吊工具。人員需登超群過2 米時,必需佩戴保險帶,且嚴格執行“高掛抵用”原則。登高人員要將隨身工具系牢固,防止掉落砸傷下方人員。使用手拉葫蘆牽引重物時,必需確保葫蘆生根牢固,葫蘆鏈與重物捆綁牢靠,并使用銷釘將系好的扣與葫蘆尾鏈牢靠連接,人員通過時必需暫停作業,待人員通過后再進行作業。斜巷進行重物的牽引時,必需在牽引路段進行拉網警戒且對重物進行留繩,重物下方嚴禁有人,若牽引距離較長,必需使用兩臺葫蘆交替牽引,一臺葫蘆鏈到位后,使用另外一臺葫蘆將重物固定牢固后方能拆除原葫蘆。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要視為重點和難點加以對待,全程做好安裝質量的管控,確保實現最佳的安裝效果。基于當前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技術和研究成果,整個安裝過程中應執行全過程質量管理方案,進行精細化安裝和管理,將安裝風險有效控制。后續要在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控制方面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努力將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結合起來,實施更為嚴格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真正意義上確保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