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蓉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一番,技術合同成交總額翻一番;力爭實現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和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零的突破……最新發布的《太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提出,太原市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到“十四五”末,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符合創新發展規律、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流創新生態。
實施創新主體增量提質上規模工程。我太原市將重點培育、引進一批“小巨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等掌握自主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產業鏈培育體系。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翻一番,達到4500家,培育發展100家科技領軍企業。
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程。太原市將堅持“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協同破題”,建立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制度,組織國內外優勢科技力量對戰略性、瓶頸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聯合攻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支持以企業為主體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制定一批技術標準,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實施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建設工程。對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設的中試基地、共同實施的中試熟化項目以及共同開展的中試服務,太原市將給予精準支持。到2025年,在信創、半導體、碳基新材料、煤機智能制造等14+N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現中試基地全覆蓋。
實施企業創新要素集聚工程。完善科技創新券跨區域“通用通兌”協同機制,支持中小微企業使用科技創新券,向納入省校合作范圍的高校以及中科院、中關村區域的科研院所、國家級創新平臺購買技術研發、檢測測試等科技服務。
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爭取國家在太原布局建設“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探測大型地基觀測”國家大科學裝置以及國家信創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積極創建動態測試技術、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煤礦智能化技術、先進成形與智能裝備等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跨學科、大協同的創新攻關,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高標準謀劃組建山西省實驗室。
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太原市將引進集聚“高精尖”科技創新人才,孵化培育高科技企業,“十四五”期間,培育發展新型研發機構350家。
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設立20億元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太原子基金。采取股權投資方式,在信創、半導體、大數據、煤機智能制造等領域,支持一批高新技術成果應用轉化及產業化項目。
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開展“企業設備+知識產權”“企業廠房+知識產權”“土地+知識產權”“股權+知識產權”等抵押+質押的混合擔保,支持科技型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方式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對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費用和貸款利息支出給予補助。
探索開展科技保險業務。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產品研發責任保險、保證保險等業務,加大對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將知識產權由“知本”轉化為“資本”。
建立科技金融協調機制。打造“一站式”科技金融示范中心,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務。依托太原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立“線上+線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