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2021年底,工信部公布了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名單,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眾精工”或“公司”,證券代碼:688097)成功入選,成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最近幾年,博眾精工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進“機器換人”,引進了一批優秀的商端人才,同時博眾精工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約占到全年銷售額的13%。大量的研發投入是基于博眾精工蓄力發展多個應用領域的結果,公司目前在消費電子領域收入接近30億元,已取得業內絕對領先。而公司重點發展的新能源鋰電及換電設備厚積薄發,將于2022年實現翻倍以上的高速增長。此外,公司戰略布局的半導體設備也已經取得了零的突破,取得了較好成績。展望未來,“三極”布局的博眾精工將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裝備制造業世界級企業。
博眾精工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和創新的技術驅動型企業,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以及工裝夾(治)具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同時,公司為客戶提供智能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涵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家電、日化等行業領域。
公司過往產品的核心應用領域為消費電子,主要包括精密組裝設備和產線、精密量測設備、精密bonding設備、精密檢測設備等,已經全面覆蓋智能手機、 平板電腦、TWS耳機、智能手表和智能音箱等。
當前,博眾精工消費電子領域主要客戶為蘋果,且得到了蘋果公司的高度認可,成為蘋果的核心供應商,是蘋果公司官網宣傳的唯一一家制造業公司。
公司與消費電子核心客戶的合作始于2010年,2017-2019年,公司對蘋果客戶及其指定的EMS廠商形成的銷售收入占比超過7成,蘋果公司的產品以“制造工藝難、精度要求高、設計領先性強”著稱,能較好的推動設備供應商技術儲備及迭代能力的提升,和蘋果公司多年合作供應,使得公司在機器視覺、機械傳動、自動化等底層技術方面的能力領先于同行業者,為公司后續的橫縱向產業鏈拓延奠定基礎。與此同時,蘋果對供應商技術研發、規模量產、質量控制和快速響應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核,對公司而言是天然的護城河所在。
本刊記者通過調研博眾精工了解到,公司預計2021年消費電子領域的收入為28億元,隨著蘋果眼鏡的呼之欲出以及iPhone14等產品的迭代,產業鏈預計2022年蘋果有望推出多條新的產品線,且被市場一致看好,其中部分產品有望成長至大單品。因此,蘋果有望于2022年開啟新一輪投資高峰期。博眾精工制定了消費電子領域2022年完成20%增長的目標。
博眾精工并未局限于消費電子領域,基于自主開發的關鍵共性技術和零部件,公司已經橫向切入至新能源和半導體等快速發展的領域,且正開始逐漸發力,新能源鋰電設備方面,公司已能為客戶提供注液機、激光模切機、電芯配對機、涂膠機和pack自動化線等。另外,換電站方面,公司已完成新能源充換電裝備(充電樁、充換電站、控制系統、核心部件)的研發且2021年已完成出貨。未來,隨著新能源領域核心客戶資本開支的不斷加大,該業務有望成為公司的第二成長極。
本刊記者通過調研公司了解到,2021年公司新能源領域設備(鋰電及換電設備)6月份開始放量,截止到2021年11月底相關訂單大約8-10億元,因交貨及客戶確認收入節奏因素,2021年新能源領域收入約3億元。
2022年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制定了20億元收入的目標,目前來看,完成可能性較大。大客戶寧德時代超級線2021年12月開始招標,共79條線,預估總設備投資近300億元,其中2022年完成36條線。而博眾精工在超級線中獲取4個項目的訂單,包括電芯配對機、注液機、包膜機、密封釘焊接機等,其中部分設備已經取得寧德時代的一供地位,公司預計2022年僅寧德時代超級線就將帶來15億元訂單。與此同時,公司還和億緯鋰能展開激光模切機相關合作。
換電設備領域,2021年公司獲得2億余元訂單,共建設100余個換電站。隨著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的大力發展,預計2022年換電站行業將迎來快增長,公司儲備了強大的技術有望獲得高速增長,公司預計2022年將完成建設500余個換電站,對應訂單金額約10億元,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協鑫能科以及整車廠東風汽車等。
展望未來,公司戰略目標是到2025年新能源領域的收入規模達到消費電子領域同等水平,屆時公司將成為新能源鋰電設備的新銳龍頭,相當于再造一個博眾精工。
博眾精工的半導體戰略方向是以視覺檢測技術核心,對整個半導體硅片、晶圓、封測后產品三大制造環節。公司現在具備優秀的軟件算法精密技術團隊,對晶圓檢測的光學技術、算法、軟件架構等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儲備,該領域公司對標海外知名企業如kla、contect等。
本刊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公司的晶圓檢測機預計將于2022年底完成樣機生產。而作為標準化產品的封測檢測設備已經研發成功,單價近300萬元/臺,且于2021年成功獲取1個訂單,客戶為新加坡UDG公司,實現了該業務零的突破,公司預計未來該業務將取得驚人的增長,盡管目前業務基數較低,在公司整體收入中占比仍然很小,但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進程以及高速的成長性,將給提前布局半導體設備業務的博眾精工提供極佳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