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岑
我產假剛結束,單位缺人手,催我上班,我就把婆婆請來幫我看孩子。婆婆不識字,看不了書,但嗓子好,每天操著方言給我兒子唱歌謠。一天我下班回家,聽見婆婆在唱一段很露骨的民間小調,我提醒她:“給孩子聽這個不好吧!”婆婆卻說:“他又聽不懂!”我說:“胎教都能起作用,何況他現在這么大了,就算聽不懂,潛意識里也會受影響。”婆婆一撇嘴:“我不懂什么胎教,也不懂你說的那個什么意識,但我照樣把我兒子養得很好。你們年輕人就是講究多,越講究孩子越遭罪。”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我只好隨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
兒子1歲時斷了奶,婆婆提出帶孩子回老家,理由是在城里悶得慌,老家也有好多事。我盡管舍不得兒子,但沒辦法,只好接受。
婆婆走后一個星期,我回老家看兒子,發現兒子已經被婆婆改造得面目全非。我在老家住了一晚,兒子開始不肯親近我,我臨走的時候卻抱著我哭鬧。婆婆對我說:“小孩子就怕這樣分分合合的,你這次走了我得哄好幾天。以后你盡量少來招惹他。”婆婆說的有幾分道理,我忍住對兒子的思念之苦,一個月后才再次去看望兒子。
這次兒子的變化讓我震驚:剛學說話的他,張口就是國罵;吃飯的時候,兒子竟然因為我拿錯了他的碗筷抬手給了我一巴掌。我惱怒發火,婆婆卻還在笑。我說:“媽,孩子罵人打人,你怎么不管教他?”婆婆說:“樹大自直。這么大點兒的小孩兒懂什么道理!”
從婆婆家回來后我憂心忡忡,不禁對兒子的未來擔憂。考慮再三,我決定辭職自己帶孩子。得知我的決定,雙方父母都反對,但老公支持我:“我小時候就是被我媽忽視的,我不想我兒子再被我媽不當的教育方式禍害。你放心在家帶孩子,錢的事我解決。”
我快速辦理了辭職手續,把兒子從老家接了回來,按照我往日所學和不斷汲取的新知識,悉心教育兒子。好在,兒子小,可塑性強,一些壞習慣很快被我糾正。
兒子3歲時進了幼兒園,老公和我商議想生二胎,我欣然同意。如今,我兒子已讀小學,閨女即將上幼兒園,我依然在家陪娃。老公很努力也很優秀,一個人的收入保證全家衣食無憂。
我常對別人說:“我是全職媽媽,我很自豪,因為我也有事業,我的事業就是做媽媽,這個事業同樣偉大。”這是我的真心話,因為其他事業都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隨時起步,而陪伴孩子長大卻必須把握時間節點,因為孩子的成長不可逆,時光不會倒流。
《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家長“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我完全贊同。
點評:對于有條件的夫妻來說,把親自帶娃當事業是個可選項。而對于甘愿放棄事業的寶媽來說,做媽媽真可以稱得上一項偉大事業。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