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確定了2022年加快社會經濟發展、迎接國內外挑戰的計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同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會議稱,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制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總結了2021年的經濟管理工作,強調了國家在經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科技發展、產業鏈韌性、社會福利和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的進展。
北京冬奧會將采取比東京奧運會更加嚴格的“氣泡式”閉環管理,阻斷奧運相關人員與外界的接觸。本屆冬奧會將有超過2.5萬名選手和相關人員參加,奧運相關人員將陸續開始入境。他們從抵達機場的一刻起即進入“氣泡”內,將乘專用巴士前往其他地方。出境手續同樣在“氣泡”內進行。作為相關人員唯一的出入境口,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將用隔板隔出涉奧人士專用區域和普通區域。賽場周圍也設置了圍欄,除相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出。
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并迎來2022年之際,中國公布了改進版的產業政策藍圖。中國政府部門的規劃人員去年12月底公布了為期5年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讓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中國現在將把重點放在打造并擁有工業機器人,同時升級制造業所使用的設備與工藝上。在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的情況下,中國升級龐大的工業制造業和周邊生態系統,以便鞏固自己作為全球供應方的地位,這樣的想法是精明的,并且有著先見之明:中國會在它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上表現得更進一步。
經過降低煤炭消耗量、減少交通工具尾氣排放并搬遷重工業企業等多方面努力,中國首都北京2021年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2021年全年,北京市空氣中懸浮的危險細顆粒物PM2.5的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3微克,首次達到35微克的中國二級標準。與2013年相比,北京市民享受的藍天數量多了將近4個月。2015年,北京市承諾利用主辦2022年冬奧會的契機來推動城市環境的改善。此后,北京市和周邊的河北省努力改用更加清潔的天然氣,并且種植了大量樹木。此外,兩地還出臺了嚴格的新能源汽車標準,并強制要求鋼鐵廠和其他工業設施安裝用來控制排放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