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新 李俊峰 任 璐
(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吉林通化 134000)
A鋼鐵企業(以下簡稱A鋼)國有改革后,經營狀況有所改善。2021年末,A鋼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5.83%,凈利潤同比增長114.07%,鋼鐵銷量同比增長2.59%。A鋼目前正在逐步推動綠色轉型,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相關部門的考核要求。A鋼現有主要廢氣處理設施38套,主要廢氣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29套,均與環保部門掛鉤,不定期上傳監測數據,并按照最新環保標準排放有毒物質。2021年該企業排放煙粉塵污染物總量9564噸,低于要求標準19噸,污染物總量滿足排污許可證要求。A鋼已經完成4#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等5項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建設,目前正在推進5#焦爐煙氣脫硫脫硝、3#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焦化VOC處理、燒結礦C3除塵等工程。
通化市綠色貸款規模不斷擴大,能夠更好地服務A鋼綠色轉型升級。截至2021年末,通化轄區綠色貸款余額15.36億元,較年初增加4.06億元,同比增長35.89%。中國人民銀行通化中心支行主動牽頭通化市8個政府單位及5家銀行機構組織召開了“促進綠色金融發展、助推經濟綠色轉型座談會”,印發《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關于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工作方案》,制定了25條具體措施,整合調動金融資源,建立以創造和共享綠色鋼鐵需求為導向的機制,監測和引導轄內金融機構的金融政策由單純的壓迫壓縮向積極支持轉變。并且成立人民銀行A鋼數據監測分析小組,設置專人負責協調溝通,按月監測分析該企業財務經營情況。
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鋼鐵企業必須不斷實施最低排放和節能技術轉換,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維修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迫切需要經濟幫助。截至2021年底,全市金融機構當年向A鋼發放貸款2100萬元,貸款余額13.33億元。為A鋼加快技術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及時輸送血液。一是降低融資成本。通化農商行于2021年向A鋼發放2095萬元信用貸款,貸款期限10年,貸款利率僅為3.85%,低于同期全市加權平均貸款利率3.02個百分點,顯著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二是創新產品。全市銀行機構積極創新鋼鐵產業信貸品種、服務方式,除傳統的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保函、承兌、票據貼現等常規品種外,針對鋼鐵產業特點,創新推出保理、物權擔保等新業務產品,較好地滿足了A鋼多元化金融需求。2021年末,轄區金融機構共向A鋼發放88.23億元保理融資,2800萬元物權擔保貸款。
債轉股是A鋼盤活資產求生存的主要途徑,2019年開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對該企業開展債轉股,幫助企業去杠桿,推動A鋼國企改革與綠色轉型升級。截至2021年底,轄區金融機構幫助A鋼將43.28億元債務轉換為股權。重整后新成立的A鋼,按照重整方案,定期每季足額支付留債部分的利息,企業財務包袱大額減少,職工工資待遇有所提升,生產積極性和活力增強,產能穩定,經營向好,各項財務指標有所好轉。
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將金融發展與鋼鐵產業轉型深度對接,推動全市銀行機構在圍鋼產業轉型升級項目上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采用新型供應鏈融資方式,服務鋼鐵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到2021年底,全市金融機構重點圍繞A鋼原材料供應商,累計為A鋼8家上游企業提供信貸資金1.3億元;圍繞A鋼下游產品綜合利用,為6家下游企業提供信貸資金1.97億元,共建銀企綠色生態系統。
全市金融機構為A鋼綠色發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全力支持A鋼轉型升級。農行通化分行省、市、區三級聯動,定期走訪A鋼,宣傳人民銀行綠色信貸支持政策,大力宣揚節能減排的綠色通道;吉林銀行通化分行對A鋼綠色轉型專門開辟了轉型綠色通道,安排專責客戶經理以及專項資金,為A鋼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務;中行通化分行為A鋼委派一名董事,按照公司章程參與現階段A鋼整體公司治理工作,參加A鋼召開的各項重要決策會議,會議中對A鋼提出綠色轉型升級的各項議案認真研究,積極表態,以股東的身份大力支持A鋼綠色轉型發展。
1.差別化信貸政策難落實,向A鋼發放貸款受阻
盡管人民銀行一直強調鋼鐵行業要因地制宜實施“扶持調控”的差異化貸款政策,但現實中產能過剩行業限制政策較多,同時對兼并重組、轉型轉產的企業缺乏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這使得整個鋼鐵行業很難籌集到資金。A鋼貸款余額由2017年末的50.54億元下降至2021年末的13.33億元,下降73.62%。一是缺乏明確細化的政策性操作細則。雖然近年來中央出臺多項支持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文件,但明確細化的政策性操作細則較少,不利于基層金融機構向A鋼提供金融支持。二是A鋼被金融機構認定為“兩高一剩”。各行貸款審批規定中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向這類企業發放貸款,拖累對A鋼貸款審批的進度。三是A鋼被列為黑名單企業。前幾年各金融機構均向A鋼發放了大量信貸資金,但由于經營不景氣,大部分貸款形成逾期,存在貸款不良記錄,金融機構無法向其發放新貸款,即使有新發放的貸款也用來償還舊貸款。四是部分金融機構對A鋼的授信權限上收,需經總行審批通過才能對其授信,地市一級金融機構無法靈活向A鋼提供貸款支持。
2.僅靠綠色金融無法滿足A鋼不斷變化的需求
一是通化市綠色金融發展起步較晚。通化屬于四線城市,經濟不發達,主要依靠鋼鐵、冶金、醫藥等制造行業,綠色項目較少。在過去的幾年里通化綠色金融的發展才剛剛起步,沒有專門的綠色金融服務機構。二是綠色金融產品欠缺,大部分仍然為簡單的信貸投放。綠色信貸是當前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主要方式,A鋼綠色低碳轉型貸款在綠色貸款認定程序上更是困難重重。對A鋼授信支持方式亦多為綜合授信、項目貸款、并購融資等傳統融資產品,綠色債券、PPP、綠色保險等創新綠色產品通化尚未開展。
3.銀行面臨不確定性風險、風險敞口大
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標準是成本和收益間的權衡,在碳減排技術缺乏關鍵突破的情況下,銀行支持A鋼綠色低碳轉型面臨不確定性風險。一是市場風險。2020年以來,鋼鐵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比如廢鋼、焦炭、煉焦煤等,推高了企業生產成本,導致鋼材價格大幅波動,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二是抵押品風險。郵儲銀行通化分行反映為A鋼發放貸款的融資抵押品包括高爐等專用生產設備,額度較高。但設備價格很可能因改裝或拆除而下降,這將導致銀行抵押品的價值下降。
1.A鋼自身經營困難,阻礙綠色轉型進程
一是A鋼屬于老體制下建立的老工業企業,管理體制和生產流程等方面的發展都滯后于新型企業,技術落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減弱。二是利潤微薄。盡管近兩年來實現了持續盈利,但是利潤的取得更多是市場帶來的。另外,為落實國家去產能任務,A鋼主動去80萬噸鐵、60萬噸鋼,雖然產能減少,但對應負債依然由企業背負。加上冷軋、塔東等閑置資產多,進一步制約了企業生存發展。三是資金鏈依然十分緊張。A鋼歷史包袱重、財務費用高,噸鋼財務費用400元,比行業平均費用140元高260元。加上需要按照國家環保新標準,繼續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資金運行依然十分緊張。四是法律糾紛較多。由于企業資金緊張,欠付供應商貨款,A鋼面臨的法律糾紛較多,查封銀行賬戶時有發生。
2.鋼材綠色標準提高,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鋼鐵企業面臨結構調整。由于鋼鐵行業污染程度高、能耗高,加之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轉變,部分地區使用的鋼材已經被環保新材料所取代。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逐步發展,對于產品綠色達標的要求不斷提高,而A鋼生產的鋼材質量異議處理較為粗放,鋼鐵產品與國際標準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技術裝備水平遠低于國外企業。缺乏對鋼鐵行業市場需求的系統研究,產品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3.企業更注重利潤最大化,綠色低碳理念缺乏
綠色發展成為大趨勢,鋼鐵行業進入新階段,在這種情況下,鋼鐵企業的經營者不得不發展綠色低碳的新理念。通過調查A鋼企業網站,只是對于現有環保監測數據及國家標準數據進行了公示,滿足國家現有環保指標要求,而對于綠色發展,未有提及。在相關年度總結報告中,也未對綠色經營意識進行宣傳,企業管理層對于樹立綠色意識觀念較為淡薄,以至成為阻礙A鋼綠色轉型的重要因素。
政府應加快研究鋼鐵產業低碳發展路線,對A鋼等鋼鐵企業低碳路徑、政策措施、預期目標等進行深入研究。應及時出臺支持A鋼及鋼鐵行業碳減排的可行性方案,積極協調各單位各部門,加強合作溝通,確保各方行動一致,形成合力,明確負責單位、負責部門和具體負責人,并聯合審核制定相關措施。政策制定后,要持續跟蹤監測,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加快實現綠色轉型。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A鋼等鋼鐵企業碳減排的資金支持,打造綠色金融體系,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行業傾斜。引導和推動金融資源用于綠色創新項目、鋼鐵低碳項目、環境改造項目。認真貫徹落實再貸款、再貼現等專項碳減排支持工具,加大綠色信貸專項規模保障,保障先進實用綠色技術和綠色產業項目供需精準對接,幫助A鋼連接綠色科技。運用綠色產業項目和綠色金融打造環保金融產品,滿足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鋼鐵行業的去產能是收縮產能過剩,而不是扼殺整個鋼鐵行業。因此各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對鋼鐵行業的信貸限制不能搞“一刀切”,在總信貸政策框架內強調信貸支持和容忍計劃。對于滿足環境保護、能源使用、質量、安全和技術等國家標準的鋼鐵企業,即使暫時遇到一些困難,也應給予必要的支持。同時,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避免因某一家金融機構退出鋼鐵產業貸款而導致整個金融系統資產快速下降和風險增加。
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金融風險具有復雜性,表現出新舊風險交織出現的特征,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資產價值下跌,影響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各金融機構要嚴格按照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指引,加大對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項目的信貸支持。同時,銀行應增強控制風險的主動性,加強“碳達峰、碳中和”信貸風險壓力測試,強化風險監測和研判,提前制定風險防控預案,保障金融資產穩定安全,提前化解存量貸款風險。
通過多種宣傳、組織活動,出臺激勵約束制度,使鋼鐵企業對綠色低碳轉型產生足夠的重視,樹立綠色理念和意識。加強支持資助,如果綠色轉型效果較好,給予企業物質和精神鼓勵。通過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方式,對企業所需的綠色金融產品給予相關的政策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