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億祥
(廣東中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廠,廣東韶關 512123)
AV50 風機透平機組使用時間超過19 年,系統存在控制邏輯落后、設備故障率高的問題,近年來系統在正常運行時頻繁進入“安全模式”,嚴重影響高爐生產,需對控制系統進行改造。
(1)控制系統軟、硬件使用年限較長,硬件產品老化嚴重、故障率較高,軟件及操作系統版本較低,部分PLC 及儀表設備硬件廠家因升級換代而停產,無可靠的備件保證。
(2)控制系統設備組成復雜,高壓系統最先設計為電機定子串水電阻降壓起動,后改為磁控軟起動器起動,靜葉控制由PLC、手操器、伺服控制器、伺服閥組成,控制設備過多,增加了設備的故障點。
(3)防喘振控制算法落后,當運行點越過防喘線時,防喘振PID 未能從當前閥門開度進行調節,存在死區;防喘閥打開后,由于沒有進行預先調節,防喘振PID 增益調節不合理,一旦防喘振調節功能激活,閥門開度過大,直接將工況點風壓、風量拉低,導致后端工藝生產極不穩定。
(4)風機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在外界條件無任何明顯變化,且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風機靜葉發生關閉,導致進氣流量減小,工況點越過喘振線進入不安全區域,控制系統聯鎖觸發進入安全運行模式,導致風機放風,影響高爐正常運行生產,監控系統采用大量腳本語言進行編制,存在軟件漏洞的風險,需要進行修改糾正。
(5)風機在送風過程中,送風壓力隨熱風爐切換而出現送風壓力波動,對高爐生產造成影響。
(6)撥風系統集成于AV50 機組控制系統內部,兩個系統的接口部分不夠清晰,撥風控制邏輯需要進行完善,提高撥風系統運行可靠性。
風機正常時,靜葉出現自動關閉至22°,導致風機直接進入安全模式。
通過解讀程序,在操作人員無操作失誤的情況下,控制系統程序不會發出靜葉關閉指令,此處操作失誤特指將靜葉控制模式由自動模式轉為手動模式,因程序不具備無擾切換功能,所以當工作模式發生改變后,可能出現靜葉關閉或打開的情況。通過現場分析,風機進入安全模式時,靜葉控制模式在自動模式,故操作人員操作失誤的可能性不存在。
靜葉控制設備是由PLC、靜葉手操器、靜葉伺服閥(伺服控制器、電液伺服閥)組成。手操器和伺服控制器出現故障可能性相對較小,經停機及在線試驗,以上設備動作可靠,電液伺服閥出故障可能性不大。
機組配置為電機+變速箱+軸流壓縮機,控制系統由PLC、低壓電氣系統、高壓電氣系統、勵磁系統、潤滑油動力油控制系統、靜葉控制系統(靜葉手操器、靜葉伺服器)組成(圖1)。

圖1 AV50 風機控制系統
靜葉控制信號由PLC 通過靜葉手操器、伺服控制器控制電液伺服閥動作,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存在受到電磁干擾的可能,經查AV50 風機PLC 系統為單獨接地,接地電阻<1 Ω,符合國家標準,故障時周圍設有電焊設備工作,故信號干擾造成系統故障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控制系統軟件可能存在漏洞,因控制靜葉開關按鈕采用腳本語言進行編制,結合腳本程序的執行周期和監控軟件的通信狀態異常,原因可能為畫面軟件經過多次升級,西門子編程軟件從STEP7v5.0 逐級升級到STEP7v5.6,畫面程序由WinCC6.2 逐級升級到WinCC7.4,腳本語言升級過程可能出現問題,控制系統軟件可能存在漏洞,極有可能是控制系統內部故障,造成靜葉出現自動關閉至22°,導致風機直接進入安全模式的原因。
(1)機組軟硬件升級改造,PLC 模塊更換,軟件升級到最新版本,對控制系統軟件進行版本升級,控制系統軟件采用WinCC7.5+STEP7v5.6 編程。
(2)取消靜葉控制手操器,將手操器功能由WinCC 畫面控制功能進行替代,更換伺服控制器、電液伺服閥。
(3)高/低壓電氣控制系統改造:①磁控軟起動器控制優化;②高壓柜控制優化,與磁控軟起動器一次控制不變,二次信號直接由PLC 控制;③低壓電氣控制系統原樣恢復。
(4)更換勵磁柜,將勵磁柜狀態信號接入PLC 系統,對勵磁控制方式進行優化:①勵磁柜采用恒磁控制,星點柜短接后自動投入;②勵磁柜保證當控制器出現故障時,輸出電流恒定不變,同時報警提示系統故障。
(5)壓縮機控制軟件包進行控制系統程序及監控畫面的重新開發:①防喘振線動態補償算法,應用簡化能量頭和簡化流量平方的防喘線算法,實現喘振線在不同進口溫度、進口壓力下動態補償;②允許工況點貼近防喘振曲線運行,擴大了現有風機運行的工況范圍;③在正常運行期間消除放風量,降低能量消耗;④通過自動精確調節靜葉和防喘振閥的解耦控制,保證熱風爐送風壓力穩定,避免了誤操作的可能性;⑤壓縮機控制軟件重新編制。
在正式起動風機前可以對機組進行試驗,對系統中的油泵可進行備自投試驗、靜葉釋放試驗、勵磁自投試驗,防止起動后靜葉無法打開等故障出現。優化風機起動過程,清晰地顯示起動條件,方便操作人員判斷,起動過程實時顯示各種設備動態數據。
4.1.1 油泵控制
潤滑、動力油泵電機當出口壓力低于閥值時備自投。
4.1.2 機組靜葉釋放功能
在主電機運行后,按下靜葉釋放按鈕執行靜葉釋放動作,靜葉角度由14°釋放至22°,若在規定的時間內靜葉角度沒有由14°釋放至22°,顯示靜葉釋放失敗,復位后重新釋放靜葉。
4.1.3 機組允許加載操作功能
主電機運行情況下,按下允許加載按鈕,則閉鎖標志撤消,放空電磁閥得電,止回閥電磁閥失電。
4.1.4 機組逆流保護功能
在主電機運行,靜葉角度>22°情況下,若風機喉部差壓過低信號持續1 s,系統發出機組喘振報警信號,若在規定的時間內機組喘振報警信號仍然存在,則發出機組逆流報警信號。在規定的時間后,若機組喘振報警信號仍然存在,則發出機組持續逆流信號。機組逆流報警信號和機組持續逆流信號用存儲器位按鈕清除,逆流實驗按鈕閉合,可以模擬產生喘振報警、逆流報警、持續逆流報警信號。
4.1.5 機組安全運行功能
當機組逆流報警或按下手動安全運行按鈕時,機組發出安全運行報警信號,同時進入安全運行狀態。由按下手動安全運行按鈕時,機組發出的安全運行報警信號,可以由存儲器復位按鈕清除。
4.1.6 機組停機聯鎖
當閉合手動緊急停機按鈕、動力油壓過低、潤滑油壓過低、風機軸位移過大、風機軸振動過大、機組持續逆流報警、主電機由運行至停止狀態其中之一發生時,系統發出聯鎖停機信號及機組停機標志,同時存儲器置1。
4.1.7 機組防喘振功能
防喘閥調節采取手動設定與自動控制低選輸出方式,當喘閥調節手動設定為關狀態,并且工況點達到防喘振曲線時,防喘閥自動打開,具有快開功能;當防喘閥調節手動設定為關狀態,并且工況點離開防喘振曲線時,防喘閥自動關閉,具有慢關功能;當工況點未達到防喘振曲線時,手動調節防喘閥,防喘閥開度受手動設定控制。
4.1.8 機組靜葉控制
當機組停機或開機后未進行靜葉釋放之前,靜葉閉鎖至14°。當開機并進行靜葉釋放之后,靜葉釋放至22°。若無停機狀態產生,進行靜葉釋放之后,靜葉角度無法關閉至22°以下。
4.2.1 實時報警查詢
在報警畫面中各種報警發生時,其相應的報警燈會變紅且蜂鳴器報警提示,用戶可在此畫面中查詢報警信息,并在報警紀錄中查詢報警具體時間,然后根據工藝要求做出相應處理。
4.2.2 報警歷史查詢
選擇報警信息文本對話框彈出窗口,會顯示報警編號及信息文本,可實現歷史記錄查詢。
4.2.3 報警音響
當系統發生報警時,PLC 機柜中的報警器將會發出聲音報警,操作人員檢查相應的設備,排除故障,然后點擊報警消音按鈕,暫時消音。此時報警系統的工作狀態為:如果有新的報警點發生報警時,報警器會再次響起警報,若無其他報警發生則無報警音。
靜葉的正常工作角度為22°~79°,調節靜葉將會直接影響喉部差壓(圖2)。根據高爐的要求控制風量,圖中的兩條曲線分別是:最上部的曲線為喘振線,中間的線為防喘振線。正常情況下工況點應該處于中間的曲線以下,當工況點處于中間的曲線之上時防喘閥自動調節,打開一定開度,直到工況點再次下降到線以下,當工況點達到上部曲線以上時,進入安全運行狀態,下部曲線是防阻塞線,只做報警和提示,沒有其他聯鎖,提示操作人員工況點在該線之上運行。

圖2 工況點運行趨勢
(1)定風壓操作控制(自動沖風),可以實現根據工藝風壓要求達到自動調節壓縮機出口壓力,實現在保護壓縮機的前提下,保證工藝壓力穩定,實現在熱風爐換爐時穩定送風。
(2)風機逆流保護功能,保護風機,使風機快速脫離逆流狀態并在嚴重情況下觸發聯鎖停機。
(3)防喘振線動態補償,根據實際溫度和壓力對整條防喘振線進行動態補償,以達到客觀合理的反應風機性能變化的狀況。
(4)重要信號點的斷線保護功能,以保護不致因熱電阻斷線等原因而造成風機意外跳閘。
(5)防喘振信號濾波處理,可以避免由于干擾信號造成的防喘閥誤動作。
(6)防喘振階躍保護功能,提高防喘振安全系數,避免閥門卡阻引起的防喘振調節不及時。
修改撥風系統控制邏輯,根據現場現有的設備情況,優化撥風控制邏輯,提高撥風系統的可靠性。
(1)在事故停機的情況下,由PLC 控制系統發出事故停機信號,首發故障提示,可使維檢崗位快速查出跳閘原因。
(2)正常停機時在歷史趨勢做好停機記錄,計算機系統的報警系統可做出相應提示。
(1)本次對AV50 風機的控制系統高壓部分進行改造,PT 小母線去綜保斷線后,輸出報警信息。
(2)定值方面,風機軸位移進行校正,靜葉喘振曲線試驗、定值設定。
(3)勵磁控制方面,增加保護措施,當勵磁控制出現故障時,出現報警至上位機,主勵磁系統不停機,保護電機正常運行。
(4)人機界面友好,報警信息完善,初始故障明確,操作畫面簡潔。
(5)動力/潤滑油泵實現了備自投功能,保證機組正常運行。
(6)靜葉控制方面,取消了手操器,減少設備,簡化操作步驟,降低人為操作故障概率。
(7)撥風系統用獨立CPU 控制,保證了備用風機換機方便,提高撥風系統的可靠性,同時便于AV50 風機系統的檢修。
(8)AV50 風機系統與外部CPU 的通信采用網絡通信,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減少了維護量。
(9)設備運行穩定。
設備自2021 年10 月20 日投入運行以來,靜葉工作穩定,防喘振線根據實際溫度和壓力,對整條防喘振線進行動態補償,控制程序進行了自動調節調整,避免了風機在防喘振線附近運行,自改造以來未發生無故進入安全模式的故障,為高爐生產穩定供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