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文

濱海鹽灘建綠洲—— 勝大公司生態林場
近期,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名單,中國石化勝利油田、中原油田和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獲此殊榮。
長期以來,中國石化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部署要求和國務院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持續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指導企業將綠化管理與綠色企業創建有機融合,扎實開展綠化工作,不斷加大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
自“十三五”以來,中國石化積極開展“互聯網+義務植樹”、上線中國石化塞罕壩生態示范林項目,義務植樹盡責率不斷提升;在林草重點工程建設、林草增匯減排、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恢復和荒漠化石漠化防治等方面,加強與地方交流合作,助力森林質量、碳匯能力提升;積極開展碳中和林試點示范建設,探索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打造一體化產業鏈試點示范項目。目前,中國石化先后有49家企業和單位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75人獲得全國綠化獎章、勞動模范及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鎮海煉化引來各種鳥類繁衍生息
勝利油田勝大分公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清潔、高效、低碳、循環”為目標,全面夯實綠色低碳管理基礎,提升綠色核心競爭力,建成中國石化首個“碳中和”林示范點。
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大力推廣苗木種植。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擴大苗木種植和林地面積,實現環境綠化的可持續提升。依托2.5萬畝國家白蠟良種基地,建設科研基地,篩選出一大批優良耐鹽堿林木良種,加強新品種繁育,提升鹽堿地苗木繁育技術,滿足市場對耐鹽堿林木良種的需求。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園林綠化品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和高標準發展戰略,開展高質量林木種苗生產和高水平林場建設,先后承擔國家白蠟良種基地建設、山東省適合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適生林木品種選育及關鍵生產技術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努力打造園林綠化品牌。發揮自有苗木優勢,推動綠色產業鏈延伸,積極開拓油地綠化工程市場,工程質量深受好評。勝大銀杏開發中心以特色資源和農業產業為依托,拓展農業休閑、旅游文化,為東營市民打造一個觀賞、采摘、旅游特色休閑園、“網紅”打卡地,被評為“山東最美銀杏文化園”。
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綠色產業升級。借助東營市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有利時機,推動農林業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大局和綠色產業升級。與東營市園林局合作建設黃河三角洲容器苗基地,產品成功應用于東營市園博園及市政綠化工程建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黃河三角洲容器苗基地先后被評為“全國十佳苗圃”、山東省“林業龍頭企業”、山東省“現代化示范苗圃”。勝大河口生態林場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配合東營市河口區政府“三年增綠”城區生態防護林工程,為東營市河口區的綠色生態發展作出貢獻。
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勝大生態林場占地面積近3萬畝,種植著100多萬株種類繁多的樹木,年抵消碳排放量1萬噸,“碳匯”資源豐富,具有“碳中和”產品開發潛力。近年來,勝大分公司把植樹造林、生態治理作為實現碳中和、碳減排的重要途徑,與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將林場產生的碳匯用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大型活動、會議或相關單位碳排放的抵消與中和。自2012年至2021年,林場共計產生碳匯量12.3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于節約用電1.2億度,助力勝利油田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原油田普光氣田天然氣凈化廠

鹽堿地上的花園工廠——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廠管理區
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原油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廣泛開展綠化美化活動。目前,中原油田綠地總面積208萬平方米,綠地率32.8 %,綠化覆蓋率41.1%。油田先后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300佳單位”“全國部門綠化400佳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兩次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保障上突出“強”。設立綠化委員會,設立綠化專項資金,各單位每年都會投入一定的綠化費用。中原油田物業服務中心作為綠化“主力軍”,組建1個園林技術服務部和20個綠化項目部(班組),共有專職技術人員316名,為綠化工作提供了人才隊伍保障。
規劃上突出“實”。中原油田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協調美觀”的指導思想,編制出臺綠地系統規劃和“十一五”至“十四五”綠化規劃。各二級單位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就辦公(生產)區種什么樹、植什么草、喬灌花草如何搭配等,組織綠化技術人員和員工代表進行現場論證,編制年度綠化規劃方案。公共事業部組織綠化專家對規劃方案進行審查,確保合理可行、經濟實用。
實施上突出“精”。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在生產廠區實施增綠補綠、豐富觀賞植物品種、優化綠化布局,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打造了一批“花園式”廠區。在各二級單位辦公庭院區域采取大綠量、多層次、多色彩的形式美化環境,營造一區一景、層次分明、各具特色的綠化美化效果,打造了一批“園林式”庭院,有26家單位被評為省、市級園林(花園)單位。
管理上突出“細”。制定《中原油田綠化管理規定》《綠化操作手冊》等相關制度和標準。公共事業部采取“現場督查+技術指導”模式,督導各單位加強綠化日常管理,及時做好觀賞植物抗旱澆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雜草清理、冬防保溫等工作,確保樹木花草長勢好、姿態美。
動員上突出“廣”。充分發動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事業,共建“美麗油田”。據統計,中原油田2022年有2.9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盡責率達97.6%;約1.26萬人參與“中國石化塞罕壩生態示范林”互聯網+項目捐資盡責,捐資額在中國石化系統所屬油田企業中排名第一。
作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鎮海煉化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始終不忘建廠初期“保護好舟山漁場,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承諾,深化推進綠色低碳生態發展戰略,持續打造“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綠色石化基地。
依托自然,因地制宜建設園林工廠。由于建設用地多源于圍海造地,土壤鹽堿貧瘠,鎮海煉化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生產區以耐鹽堿、抗污染的鄉土樹種為主,辦公區、重要路段等區域客土回填并打造喬、灌、草結合的園林景觀,廠前區則注重色彩、形態、季相變化有特色的花草樹種。四十七載滄海桑田,昔日蘆葦叢生的灘涂,如今已打造成為一個生態美好的園林式工廠,展現出現代生產、生活環境、綠化建設融為一體的新格局。中央大道香樟路、未名園等象征著老一代煉化人的艱苦奮斗;鎮海基地銀杏大道、白鷺園、綠化數字地圖的開發,更是新一代煉化人保護生態、敢于創新的碩果。目前,鎮海煉化綠地總面積近200公頃,生產區綠化覆蓋率27.2%,廠前區綠化覆蓋率59.6%,栽植樹種100余種,累計植樹近43萬株。
生態優先,保護物種多樣性。鎮海煉化廠區茂密的植被、優良的水資源和濱海魚蝦,吸引大批白鷺到廠區筑巢繁衍。他們在寸土寸金的廠區用地內對該區域裝置設施重新規劃整合,騰出更多空間營造適宜白鷺棲息的生態環境。由最初僅2000平方米的小樹林到如今1.5萬平方米的白鷺自然保護棲息地,極佳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白鷺在此繁衍生息。
專業管理,科學規范辦實事。鎮海煉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將綠色生態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前提,綠化工作扎實推進,綠色石化基地建設不斷完善,設立綠化專業隊伍,設立綠化專用款項,確保綠化資金強力保障。部署數字化戰略研發,綠化電子地圖已成功運行,實現廠區綠化數據實時查詢、更新、維護。近年來,鎮海煉化還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綠化管理與綠色企業創建有機融合,推進“大綠化”民生實事工程、廠區主要道路改造綠化提升等項目,1987年以來連續舉辦了36屆主題菊花展覽,多次榮獲寧波市、鎮海區金秋菊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