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華

中央國家機關第一號古銀杏樹
11月9日下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西峰寺古樹復壯保護工程”——1200年古銀杏樹復壯保護工程正式通過驗收。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央國家機關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綠化基金會、門頭溝區園林綠化局有關同志、古樹專家,以及項目工程管理、監理、施工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驗收。
有“中央國家機關第一號古樹”之稱的古銀杏樹(編號:110109A00180)坐落在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辦公所在地西峰寺院落正中,樹高35米,胸圍8.5米,相傳為唐代所植,已有1200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此樹2000年被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定為一級古樹。由于樹體高大、年代久遠,歷史上這株古樹曾因自然災害出現過三次樹杈斷裂的情況。
2021年,北京綠化基金會多次組織古樹專家勘察現場,對古樹進行了全方位、細致地檢查,并根據專家意見對腐朽空洞的樹干及枝杈制訂了針對性的保護復壯施工方案。

驗收現場
北京綠化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棠主持了此次驗收會。她介紹了項目運行、資金管理及公益參與的有關情況。施工單位詳細介紹了古樹復壯保護施工情況。驗收小組現場查看了銀杏樹的施工狀況和樹木長勢。
北京市古樹專家古潤澤、楊志華評價說,復壯保護工程很成功。這株古樹年代久遠,樹體高大,側枝繁多,樹體內部空洞嚴重,工程施工難度較大。對40多根樹杈采用拉纖保護,采用56根6米長的鋼管搭建成三角塔狀復壯牽拉支撐,保障了古樹整體立地安全;另外,鋼骨架采取仿銀杏木風格與古樹融為一體,效果很好,為今后的古樹支撐軟牽引提供借鑒。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褚洪斌副院長表示,古樹修復后樹葉比原來多了,銀杏果飽滿了,新枝萌發也多了,整體樹勢更加旺盛。
中央國家機關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王國立主任說,這株古銀杏樹復壯保護創造了三個第一:一是中央國家機關綠委辦動員中央國家機關部委通過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個人掃碼捐資盡責募捐的資金首次用于復壯保護古樹,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義務植樹,體現了義務植樹工作的多樣性;二是這株古樹樹齡約1200年,是中央國家機關古樹中樹體最大樹齡最長的;三是古樹施工工程難度大,樹高35米,施工體量大。這也為今后中央國家機關和北京市復壯保護古樹積累了經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司(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潘兵表示,中央國家機關綠委辦敢為人先,通過義務植樹捐資保護古樹的做法值得贊許,同時也感謝中央國家機關綠委辦、首都綠委辦和北京綠化基金會在新形勢下,創新古樹復壯保護形式的嘗試。他強調,要對古樹加強后期管理,加大宣傳力度,要對古樹心懷敬畏之心,把古樹保護落到實處。
驗收小組一致認為,古樹保護工程達到合格標準,施工單位按工序要求和專家批準的方案施工,有關工程資料整理、真實、完整、全面,項目實施全程符合北京市城市建設、綠化施工相關法律法規,北京綠化基金會請項目預算評審公司參與價格評估,資金管理規范,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