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編輯部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后,傳統的文綜,即“歷史+地理+政治”的選科組合(簡稱“歷地政”)還能受到考生的青睞嗎?根據已經實行新高考的省份的選科情況,純文科的選科組合仍然是選考人數較多的組合。本期小編將為同學們介紹一下傳統文科組合——“歷地政”組合的特點以及選考情況。
一、“歷地政”選科組合的優勢、劣勢
1.優勢
(1)對考生未來選擇文科類專業非常友好。“歷地政”這個純文科組合雖然選理科類專業很受限,但報考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門類下的相關專業基本上不受限制,而且這些專業類的學習基本上都需要“歷地政”科目作為基礎。
(2)利于未來考研究生、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如果本科畢業后要考研,政治是必考科目,并且在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國企等公職類崗位時,試題也會涉及大量文科知識,因此現在的文科學習以及能力培養是很有用的。
(3)學科之間關聯度很大。不同于文理科搭配的組合,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都是需要大量的記憶以及文科邏輯思維的科目,在學習過程中也比較好兼顧。
2.劣勢
(1)專業覆蓋率低。“歷地政”組合最大的缺點就是總體專業選擇受限,因為部分高校的某些專業還要求選考一門理科科目,所以一門理科都不選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從上一期的介紹可知,選擇“物理+化學”的組合,在理論上可以選報95%以上的專業(類),而選擇歷史類選科組合的考生,理論上可以選報的專業(類)將不到40%(見下表)。
(2)高分不易拿。由于三個文科科目的學習特性都需要大量的記憶內容,尤其是考前要記憶的內容就更多,壓力也就更大。而且政治、歷史這兩門科目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開放性,考高分還是不容易的,尤其政治還涉及大量時政內容,所以分值浮動可能會較大。
(3)競爭形式并不樂觀。純文科組合專業受限嚴重,但選考人數并不少,甚至超過了很多偏理科組合。在往年選科過程中有很多中下游的考生選考該組合,而在高分段中也占有一定人群的選考比例,且這些人都是學霸級考生。因此,該選科組合高分段之間的競爭也沒有想象中的樂觀。
(4)如大學須學習理科知識,學習難度可能會變大。純文科組合雖然可以“躲開”理科的科目,但如果進入大學選專業,這些欠下的“債”可能還是要還的。不過該選科組合可選的大部分文科專業基本也不怎么涉及“物化生”的內容,因此這個風險大部分時候還是可以規避掉的。
二、專業覆蓋率
根據2021年7月教育部下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 該選科組合報考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門類下的大部分相關專業不受限制。
該選科組合在這8個門類中不能報考的專業,即要求必須選考的物理的專業如下表所示:
三、哪些考生更適合選擇“歷地政”組合?
1.“歷地政”三科成績均有優勢的考生。
2.理科成績很差,且在將來志愿填報時選大學、選專業有明確的目標,如志向是新聞傳播類專業的考生。
3.喜歡歷史,關注社會時政,文科思維明顯強于理科的考生。
4.在各類國學、作文等大賽中取得過優異成績的考生(這類考生往往會在綜合評價中占據一定優勢)。
四、要注意哪些選報誤區?
在“3+1+2”的選科模式下,物理類和歷史類二選一有點“大理科”和“大文科”的意思。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或考生覺得文科比理科更容易拿分,高考也更容易,所以選科的時候會覺得選擇文科要比理科更容易考上大學,這其實是個誤區。
文科科目,往往是得分容易,得高分難。對于成績均衡,各科成績都比較好的學生而言,可能會覺得文科要比理科難,因為理科的科目只要學懂了,就容易考高分,甚至考滿分;而文科的科目就沒有絕對的把握,考滿分更是難上加難。就文科單科而言,這樣的學生甚至不一定比班級中游的學生考得好。相反,對于各科成績都比較一般的學生而言,可能會覺著文科比理科容易,因為文科科目即便是不懂,根據題目的材料和答題模板也能拿到部分分數,而理科科目不會寫就一分都拿不到。所以,同學們選科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不能單純認為這個科目簡單而選擇。況且大學錄取考生看的是排位。比如2021年中山大學在廣東省錄取的物理類最低省排位8332,歷史類最低省排位1453。雖然物理類和歷史類的報考人數有差異,但是也可以看出歷史類的競爭程度并沒有比物理類容易。
總而言之,同學們在選科時不要盲目選擇,一定要從擅長科目、學校開班情況、專業選考要求等多個方面做綜合考量,盡量以自己的意愿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