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修傳
裝配式建筑由預制和裝配兩個部分共同構成,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節能環保等多項優勢,這是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主要趨勢。裝配式建筑施工期間采用的施工技術會對最終建設工程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由此可見,在新時期裝配式建筑施工期間,需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探討,做好相應把控作業,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整體質量。
近幾年,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設建筑工程可以像生產機器一般成套成批制造。從整體情況來看,裝配式建筑與常規概念下的建筑工程主要區別在于,裝配式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各項預制構件都在工廠內生產,在建筑工程建設時,將事先預制好的建筑工程構建運輸到施工現場,在施工進行拼裝即可完成建設,裝配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如圖1所示。

圖1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現場
在二十世紀初期人們就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進行探討,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得以實現。裝配式的建筑建設具有成本低、建設速度快等多項優點,因此,在涉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隨著技術的成熟,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初期的裝配式建筑外形較為單一,后來人們針對裝配式建筑設計進行了合理改進,這使裝配式建筑更加多樣、靈活,豐富了裝配式建筑的樣式。
隨著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裝配式建筑技術成為了一種新性建筑施工技術,并且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整體應用效果良好。從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的建設情況來看,通過對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合理應用,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降低建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第一,在建設成本上,因為裝配式建筑建設中采用的多數構件都由工廠直接制造,而工廠通過產業話方式完成對各種構件的生產,這能夠大幅度降低生產構件的具體費用,減少整體經濟投入。第二,從裝配式建筑的整體建設情況來看,由于整體建設流程相對簡單,因此,投入的人力較少,由于大量的工作都在工廠內進行,在施工現場只需要投入少量人力即可完成裝配式建筑建設工作,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只需要負責吊裝、固定預制件即可。第三,從時間成本來看,施工流程簡單,能夠縮短工程建設工期,縮減了成本投入,能夠減少施工期間的各項風險,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2)減少資源消耗量,提高建筑工程抗震性。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與常規建筑施工技術相比,前者依賴工廠通過批量方式生產各項構件。在工廠內采取批量方式生產各項構件,這能夠大幅度提高各種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現象的發生。例如,在水資源上,裝配式建筑施工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能夠節約30%左右。通過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情況進行長期觀察可以發現,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抗震性優勢顯著。裝配式建筑采用的原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為核心,合理應用新材料,這能夠大幅度降建筑構件自身重量,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注重加固各項部件,這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整體穩定性,使建筑工程具有良好抗震性,滿足應用需求。
(3)減少建筑垃圾,保護生態環境。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理念成為了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人們重點探討的一項話題,在此基礎上,國家也針對建筑了排放制定相應的政策。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工程相比,前者的規范更加標準,管理生產工程實施起來更加容易,在工廠內采取批量方式進行生產,能夠大幅度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減少噪聲污染以及建筑垃圾的生產。除此之外,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流程簡單,標準化的流程也能夠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裝配式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雖然存在許多優點,也存在一定缺點,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工作十分復雜,考慮到裝配式建筑工程大部分工作都在工廠內開展,而在工廠內制造預制構件,需要以設計圖紙為依據,因此,對設計圖紙中各項細節和可行性要求都較高。
(2)施工現場對施工工藝要求高,由工廠生產的各種預制構件在被送達到施工現場前,在施工現場要做好組裝各項構件的準備工作,需要在對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基礎上,做好空位預留,以及基礎框架構建等各項工作。
(3)將預制構建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后,要對其進行吊裝與加固,從大量施工經驗來看,在吊裝期間,預制件容易遭受到破壞,因此,在施工開展期間,需要對采用的工藝進行全面探討,確保采用的工藝合理。
建設裝配式建筑工程期間,要全面發揮自身具有的簡單、靈活等多項優勢,實現對預制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工期的調節與控制,從而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標主要包括質量、進度、成本三項要素,各項要素聯系緊密,缺一不可。要想通過調整裝配式構建與功能等方式達到縮短工期目的,需要滿足的條件如表1所示。

?
建筑工程建設中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時,采用的全部構件都由建筑施工企業通過批量方式生產,然后將各項構件都運輸到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對各項構件進行應用。構件運輸與存放過程中受外界因素影響,可能會遭受破壞,一旦構件遭受破壞,則無法滿足應用需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對各項構件的保護,避免運輸或存儲方式不合理,而導致構件遭受到破壞,降低其性能,無法滿足應用需求,這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延誤工期,導致建筑工程無法在工期內竣工。加強對構件應用前的保護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運輸構件環節,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要保持平穩,不得出現急轉彎、急剎車等情況,以免運輸構件與運輸車輛發生碰撞,避免構件與車輛發生摩擦或碰撞問題使運輸構件遭受破壞,影響其性能與應用。
(2)為了更好保護好施工中采用的各項構件,以免由于運輸構件的路途過長,或者道路顛簸導致構件出現損耗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要將軟木快墊在構件與構件、構件與車輛之間,從而達到保護構件目的。
(3)存放構件時,需要避免疊放構件,而導致不同構件之間相互擠壓而發生磨損問題,對于構件要做好加墊處理,全面保護構件,確保構件不會遭受破壞,性能始終保持良好,能夠滿足應用需求。
裝配式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建筑構件主要有濕式構件與干式構件兩種類型,對于不同的構件,在實際施工開展時,吊裝施工作業流程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吊裝施工期間,施工企業要依據構件的類型,采取符合作業需求的吊裝技術,針對采取的吊裝技術采取不同吊裝流程。
(1)干式構件吊裝作業。
a.針對裝配式建筑自身情況進行放樣作業。
b.依據放樣獲取到的模型,吊裝預制構件,將各個構件全都吊裝在指定位置處,完成拼裝作業。
c.對于構件件存在的各項縫隙,要進行灌注與加固處理,完成上述作業之后,再開展裝配式建筑的中外墻保溫、裝飾作業,完成施工作業。
(2)濕式構件吊裝作業。
a.吊裝作業開展前,要開展放樣作業。
b.吊裝預制構件,澆筑混凝土,基礎吊裝完成后,要對機電施工作業進行加固。
c.完成加固作業后,澆筑各個構件。
(1)剪力墻施工技術。
傳統建筑工程施工彎沉基建作業后,施工人員只需要依據事先制定好的施工計劃,按部就班逐層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即可完成相應的施工作業。而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化施工程序,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開展吊裝作業前,施工人員要對各個構件情況進行檢查,清理構件安裝銜接部位,預先做好相應處理工作,進而為后續吊裝施工作業中各個構件連接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保證最終建設的裝配式結構穩定性與強度都能夠達到預期。除此之外,在剪力墻施工期間,需要確保采用的各項預制構件整體精密度能夠得到預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7]。因此,施工人員可以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完成相應加固作業,從而保證最終建設的裝配式建筑能夠達到要求標準。進行剪力墻預制構件安裝時,需要注意的要點如下:
a.針對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的螺栓,需要預留出一定孔距,這主要是為后續穿插鋼筋之后,能夠合理應用螺栓,將剪力墻與建筑工程的其它部位連接到一起,確保整體連接緊密。
b.確定預制構架連接部位之后,安裝構件,再利用螺栓將剪力墻與建筑工程整體連接到一起。
(2)預制窗戶構件施工技術。
窗體構件是裝配式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結構,其在裝配式建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依據裝配式建筑設計標準與要求,選擇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窗體構件。在安裝預制窗體期間,要采用螺栓固定窗體,安裝窗體時,要依據實際情況,預留窗戶位置科學調整,從而實現對構件的合理連接。
(3)預制疊合板施工技術。
預制疊合板是裝配式建筑施工中一項重要內容,為了確保安裝精準,要科學安裝疊合板,而且要依據預留方案調整安裝位置。一般來說,要選擇與安裝位置0.3m處調整安裝位置與方向。需要施工人員特別注意的是,裝配式建筑工程中采用的疊合板是一種容易損壞的物品,為了避免安裝期間,疊合板遭受到破壞,浪費資源,延誤工期,在外圍需要做好支撐防護作業。進行疊合板安裝前,要做好吊板安裝,保證疊合板安裝有序進行。
防水處理是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項關鍵內容,防水處理效果會對裝配式建筑整體防水性能,以及應用壽命造成直接影響,而且也會影響應用者的居住感受。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工程的防水作業不同,這主要是因為裝配式建筑中采用的各個預制部件之間存在大量接縫,采用傳統建筑工程的表層防水處理顯然無法滿足作業需求。因此,施工企業要針對裝配建筑工程具體情況,采取更加先進的防水措施對裝配式建筑進行處理,常用的處理方式有倒水、排水等,通過對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保證外部進入水能夠被及時排除,避免積水對裝配式建筑造成破壞,延長建筑工程壽命。
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時間相對較短,一些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我國多數建筑企業對該項技術的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只要少數建筑施工企業廣泛應用了該項技術,從而在長期應用期間掌握了理論知識和部分實踐經驗。因此,要想促進我國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發展,這部分企業要分享施工經驗,并且要幫助其它企業。施工企業之間要針對施工技術和施工經驗進行交流,形成成熟應用辦法,然后將先進辦法推廣到建筑行業中,制定出一套標準化工作規范。形成標準化規范后,要將應用規范合理應用在建筑工程中,針對規范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修正,形成新工作規范。施工企業在具體工程施工期間,要不斷向優秀企業學習,對他人的成功、成熟經驗進行借鑒,彌補自身不足。建筑企業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經驗是分享成功經驗的一個過程,而且能夠提高建筑行業的整體施工水平。
我國建筑行業具有永久的歷史,也正是因為歷史悠久導致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愿意接受新施工技術,從而忽視了對施工技術的創新。但是,從我國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創新施工技術是建筑行業發展必經之路。特別是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建筑行業要充分意識到這一技術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的重要性,要適當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全面結合技術特點,合理優化,做好調整工作,從而確保最終的施工技術符合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此外,要注重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將施工技術合理應用在具體工程建設中,通過實際應用效果,對技術是否可行進行驗證,還要加強分析,注重創新施工技術,保證技術的先進性。
建筑行業會朝著節能降噪、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新時期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優勢諸多,為了確保施工技術的先進性,使其作用能夠得到全面發揮,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探究,確保施工技術滿足建筑行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標準,加強對其的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