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北公安機關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等六部門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和公安部“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作部署,堅持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虛開騙稅和騙取留抵退稅等違法犯罪,集中資源力量強化破案攻堅。
行動中,湖北警方不僅將打擊鋒芒對準團伙化、跨區域虛開騙稅犯罪,而且依法嚴打為騙稅犯罪提供服務的地下錢莊等其他犯罪,對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波次打擊,堅決打掉窩點、斬斷鏈條,摧毀犯罪地下產業。
8 月8 日,湖北省公安廳聯合湖北省稅務局等六部門發布通告,聯合開展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省公安廳發揮300 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包聯基層派出所的工作優勢,將任務分解到包聯干部,帶資源、帶手段指導各地運用數據化情報導偵手段深挖拓線,加快案件偵辦,全力摧毀犯罪網絡。稅等六部門合作,聯合研判涉嫌騙取留抵退稅犯罪線索,重點案件警稅同步上案、合力攻堅,加強行刑銜接,依法果斷查處,維護實體企業合法權益。

宜昌警方清查犯罪證據
截至8 月12 日,湖北公安機關共立虛開騙稅案件55 起,破案30 起,在偵25 起,其中立案偵辦涉嫌騙取留抵退稅案3 起。武漢警方偵辦了一起共計16 家公司虛開價稅7.2 億元的大案。隨州警方偵辦某煤業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案,查明相關公司接受虛開價稅1651 萬元,騙取留抵退稅80 余萬元。
借用他人身份證大肆注冊成立空殼公司,并以此辦理稅務登記和對公賬戶,從稅務機關領取發票,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對外虛開增值稅發票從中牟利。經過公安機關縝密偵查,這一盤踞在湖北荊州、擾亂國家稅收秩序的虛開發票團伙被繩之以法。
湖北各地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將專項行動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力抓手,與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雷火2022”專項行動結合,深化警

勾畫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團伙組織架構,從線索研判到集中收網,僅僅用了一個星期;某增值稅發票專案,15 人先后落網,追繳稅款1000余萬元……
聯合開展執法檢查21 次,偵破涉稅刑事案件32 起,刑事打擊處理49 人,挽回稅收損失3000余萬元,案件處理數較2021 年同期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鄂州市公安局經偵部門與鄂州市稅務局稽查部門通力協作,對涉稅犯罪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主動出擊,亮出“打得狠、退得快、防得準”組合拳,不僅偵破了一批涉稅案件,還創新建立警稅協作機制,打擊涉稅犯罪取得明顯成效。
面對案件涉及地域廣、鏈條長,犯罪分子職業化、團伙化、隱蔽化的涉稅犯罪特點,鄂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對涉稅、涉貨、涉人、涉資金等數據查詢及跨部門取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暢通信息共享渠道,促進各類信息高效集成運用,形成便捷高效的信息互通、取證協作和精準打擊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推進警稅協作工作,今年6 月23 日,鄂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警稅大隊在鄂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正式掛牌成立,共建警稅辦公室,建立起“公安+稅務”一體化深度合作新模式,規范工作流程,堅持信息通報、研判會商、聯合辦案,全面升級警稅協同作戰模式。
圍繞涉稅案件線索,鄂州各公安分局按屬地原則進行核查,同時,稅務部門也對線索涉及的信息資料進行搜索檢查。警稅會商、共同研判,分析稅務進項抵扣情況,大大提高了核查效率。
“加大信息共享和聯合辦案力度是警稅打擊新形勢下涉稅犯罪行為的利器,公安機關對我們移交的案件線索高度重視,深度研判、重拳出擊,我們及時跟進、一同出差、積極協調外地稅務關系,為公安部門提供信息支撐,這種合作機制,實現案件快速反應、聯合偵辦,把警稅協作推向了新的高度。”鄂州市稅務局稽查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圍繞“拒絕虛開發票”“銀行卡不能租售”等主題,鄂州公安攜手稅務部門發放宣傳冊910 份,開展講座7 次,向企業經營者介紹經濟犯罪的特點和經濟犯罪的典型案例,講解常見的經濟犯罪伎倆及其本質,稅務人員介紹虛開發票的法律后果和如何防范虛開發票風險,切實提升人民群眾識別和防范經濟犯罪的意識和能力,有力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服務和保障社會經濟發展。
短短3 個月注冊、購買42 家“空殼公司”,在沒有經營場所,未發生真實交易的情況下,虛開發票近1.3 億元。隨著宜昌警稅聯合破獲“9·23”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李某追抓歸案,至此,一個以張某偉為首的13 名跨省犯罪團伙被全鏈條摧毀。經查明,該團伙在未發生真實交易的情況下,虛開發票近1.3 億元。通過案源擴展引出其他虛開團伙,所涉案件共虛開發票44000 余份,涉案面額超過30 億元,銷售對象遍及全國22 個省、5000 余家企業或個人。
2021年9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宜昌市稅務局稽查局獲悉宜昌某貿易公司存在虛假購進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案件線索,迅速向宜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反饋情況,市局經偵支隊立即會同伍家崗區公安分局成立聯合調查專班開展工作。
通過進一步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利用疫情期間相對寬松的稅收環境,鉆法律漏洞,2021 年以來,短短3 個月時間內在宜昌接連注冊31 家“空殼公司”(實際開票企業21 戶),此外,該團伙還利用同樣手段在重慶、武漢、恩施、深圳等地也大量注冊或購買“空殼公司”領購發票,通過“暴力虛開”非法獲利。
所謂的“暴力虛開”,是指通過設立“空殼公司”,不編造任何“經營行為”,簡單粗暴對外虛開發票,大肆攫取非法利益,這種行為不但造成巨額稅款流失,還嚴重擾亂正常經濟秩序,破壞當地營商環境,性質極其惡劣。
2021 年9 月23 日,宜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伍家崗區公安分局與市稅務局稽查局聯合成立“9·23”專案組偵辦該案。在隨后的近一個月時間內,專案組通過偵查梳理案情,摸清了該犯罪團伙的人員構成、組織架構、運轉模式,詳細掌控了該犯罪集團的信息流、業務流等關鍵證據,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和社會關系。基本明確了以廣東饒平籍張某偉為首的特大虛開發票犯罪團伙。
同年10 月18 日,收網時機已經成熟,宜昌市公安局組織市局經偵支隊、相關部門、伍家崗區公安分局警力50 余名及數名稅務局干部,分赴重慶、重慶市墊江縣、深圳、揭陽、潮州饒平縣、廈門、武漢等四省七地同時收網,一舉搗毀犯罪團伙,當場抓獲12 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7 家公司成套的營業執照、大量公章、電腦、稅控盤、稅務Ukey、空白發票、假發票,以及手機、電腦、打印機以及制作電子發票的軟件等作案工具,扣押現金110 萬元。

經查明,犯罪嫌疑人張某偉發現餐飲、酒店的發票需求量大,為了牟利,安排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在網上發布購買公司的信息,以5500 元左右價格要求徐某在武漢、宜昌等多地注冊空殼公司,徐某安排夏某某在稅務機關領購發票,犯罪嫌疑人張某偉通過QQ 等社交軟件建立大量在線“銷售”群,每日發布其控制企業可虛開的發票區域、數量、金額和品目,將虛開作為其“庫存商品”進行買賣,根據區域劃分建立起多個虛開發票“數據倉”,一旦“客戶”需要開票,犯罪嫌疑人張某偉將開票信息通過QQ 傳給在饒平、深圳同伙大肆虛開發票。同時,專案組對采集123GB 的電子數據進行梳理,“9·23 專案”直接涉案金額8.17 億元,在此基礎上,專案組還順藤摸瓜、順線追蹤,通過案源擴展引出其他虛開團伙,涉案增值稅專票0.18 億元,普通發票28.92 億元,所涉案件,共虛開發票44000份涉及公司5000 余家,涉案總金額超過30 億元。
該案8 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有5 名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
“9·23”案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案成功告破,挽回稅款損失近1.63 億元。這也刷新了宜昌偵辦同類涉稅案件涉案金額、打處人數、起訴罪名(虛開發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出售非法制造發票、持有偽造發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