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
統信軟件于2019年成立,公司主要從事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的研發與服務。成立時受到了市場的普遍關注,該公司成立時定下的目標為“打造中國操作系統創新生態”,而其前身深度科技則從2004年開始從事相關操作軟件研發。
統信軟件是中國操作系統國產化諸多嘗試中的一個樣本。近年來,國家不斷強調自主創新,在這個時間點上,一批國產軟件企業的摸索進一步打開了對公市場的空間并提升了國產化成功的可能性。
統信軟件高級副總經理、CTO張磊解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公市場更關注安全建設,包括網絡安全與供應鏈安全等問題,而團隊對用戶的需求更敏感,產品也在相應領域從體系設計、開發過程、操作系統自身安全、應用治理、使用環境的動態安全、內網管理、軟硬協同以及伙伴協同安全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因此公司有了現在的市場規模。
對于未來桌面操作系統國內產品和國際的格局,張磊認為,未來的桌面操作系統,包括在終端操作系統等多個操作系統領域內,國內與國際都會有兩個主要選擇,一個國內操作系統廠商的產品,另一個是國際操作系統廠商的產品。在與安全攸關的領域,我國自主產品會占據更大優勢,因為我們對市場與用戶的理解更深入。除了安全方面之外,我們的產品還具備更好的開放性,并建立在開源社區與開源技術的基礎之上,成為開放的國際化社區以及開源產業中重要的一員,從而成為全球操作系統的一個新選擇。
張磊介紹,統信UOS家庭版已經在個人電腦市場上啟動,因此個人電腦市場也是我們的目標之一,盡管它仍處于較早期階段。
在對公和個人市場之間,統信選擇了對公市場做為操作系統的突破口。張磊表示:“因為個人電腦市場面臨的冷啟動問題與生態建設問題更大,從有局部優勢的對公市場開始,能引導生態從小到大啟動,起到一個較好的杠桿作用。正如macOS,雖然與Windows差距仍然較大,但是大量的軟件廠商也愿意進行開發投入。此外,產品積累了一定的用戶與生態,在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之后,也可以為爭取更大的市場打下基礎。
盡管在張磊的敘述中,從Windows遷移到統信UOS,實際是軟件的遷移,只需要點一下就可以。但是,因遷移驗證包含的內容比較多,還要考慮到數據的安全性等。除了之前備份的驗證以外,還有業務驗證,比如遷移前一天可以做10 000筆交易,遷移之后是不是一天還可以實現?
張磊表示,統信在10多年深度社區與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首先于2015年將上游發行版從Ubuntu升級到Debian,再于2022年從De-bian升級到自有的deepin,更大程度地確保了開源供應鏈的安全。而統信系統的遷移平臺在桌面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以及終端管理系統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張磊認為,統信能將用戶原來的系統平滑遷移到統信UOS上,而且能支持用戶的多種業務場景需求,如安全更新支撐、不更換硬件平臺的遷移、更換硬件平臺的遷移、基于云平臺的遷移等,因此可滿足CentOS停服背景下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為用戶提供安全接管、系統調優、業務轉換等多個功能。
統信早在2009年就發布了第一個版本的自主系統。但是張磊認為,缺芯少魂是中國操作系統這些年來一直面臨的問題,這既約束了國內信息技術體系與系統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也存在網絡安全方面的風險,而操作系統又是軟件的基座,因此,擁有自主操作系統可以從基礎上解決產業與生態的網絡安全問題,也可以進一步推進整個產業團隊、產品、技術、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的升級與發展。
張磊說:“中國的操作系統處在規模化發展的早期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質量建設、工程能力建設以及產品技術創新等幾個問題。質量建設是指我國操作系統原來主要面向開源社區以及項目化運作的市場,因此缺少規模化產品開發的經驗,導致產品兼容性等相關的能力較弱。兼容性不僅包括產品自身的前后向兼容,也包括與存量軟硬件平臺的兼容,統信正在通過自有的統信遷移平臺組合解決。對于未來,在面對更開放的個人市場方面,統信可以基于在當前市場上發展起來的產品、技術與生態參與競爭,這個市場將是數億臺終端的量級,如果考慮到海外市場,那將更上一個數量級,因此統信操作系統的未來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不過相對來說,目前中國操作系統生態相比國際領先廠商差距還是較大,如果就支持的軟硬件生態而言,可能會有一個數量級或者更大的差距,因此在產品和生態建設上,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