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宋毅
“我要購買的新能源車型是在2021年12月確定的訂單,由于補貼政策,退坡,當時這款車已經有漲價跡象,現在價格較當時已經上漲近1萬元。”苦苦等待新車的張先生2月10日這樣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車市的現狀。一方面財政支持正在逐步退出,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價格上漲,不少國內車廠上調車型價格,令消費者面臨“加價等車”的局面。
政策退出與成本上漲
張先生告訴記者,在2021年7月獲得家庭新能源指標后,他原計劃在今年春節前購買電動車回家過年,但是超過2個月的提車等待時間沒能讓他如愿,“汽車銷售給我的最新答復是可以保證在2月底之前提車。”
張先生的購車經歷引起許多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共鳴。記者發現,目前己有多家國內外新能源車企提高車價。特斯拉在2021年末開始上調報價,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后輪驅動版車型售價分別為26.57萬元和30.18萬元,分別上漲1萬元和2.1萬元。1月21日比亞迪上調多款汽車價格,并表示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坡影響,將上調王朝系列、海洋系列電動車的官方指導價,上調幅度1000-7000元不等。
有行業機構研究人員2月9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一些熱銷車型已出現供不應求、提車等待時間較長的現象,令車企有底氣上調報價。
自2009年以來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2022年進入全面退出倒計時階段。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按照《通知》 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正式終止。除財政補貼到期外,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從2014年開始施行,歷經2017年、2020年兩次延續,也將于2022年底到期。
專家:新能源汽車前景樂觀
對于新能源汽車提價,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漲價,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上升。而補貼在汽車整車價格中的權重占比并不局,影響更多的是心理層面。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補貼退坡政策的發布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全面進入了市場驅動階段。他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增強,即使新能源汽車補貼全部退坡,國內還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產業發展。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最新預測,隨著新能源產業鏈的規模翻倍提升,降成本能力提升,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2%左右。
對于新能源汽車在2022年的發展態勢,賈新光表示,目前業界普遍看好整個產業的發展,信心較高。且多個機構預測今年的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臺,增速接近50%。
傳統車企仍被 供應鏈困擾
據《日本經濟新聞》9日報道,豐田公司當天發布的少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1財年(2021年4月-71??年3月).銷售收入預期為29.5萬億日元(約合1.62萬億元人民幣)。豐田公司2021財年汽車預期產量從此前的900萬輛下調至850萬輛,銷量預期也從此前的855萬輛下調至825萬輛。豐田公司表示,汽車產量和銷量預期的下調,主要在于芯片短缺和供應鏈問題所致。
日本其他汽車廠商也受到芯片短缺和新冠疫情的掣肘。日產公司8日公布2021財年第三財季(2021年10月-12月) 財報顯示,當季銷售額由上年同期的約2.225萬億日元下跌至2.207萬億日元。日產公司負責人稱,銷售額的下降主要是受芯片供應不足影響。
對于汽車行業缺芯問題,賈新光認為,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缺芯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不過,如果汽車產量繼續迅速增加,芯片的供需整體矛盾仍將存在。▲
環球時報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