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森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山東濰坊 262200)
諸城市林家村鎮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東部,地處諸城、黃島、膠州三區市交界。薛館路橫穿鎮區,向東直達膠州灣海底隧道,連接西海岸新區,青蘭高速公路途經北部,直通膠州灣跨海大橋,連接膠州市、紅島與青島城區。鎮駐地到黃島港、董家口港、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青島西站火車站均在50km 以內,規劃建設諸青城際鐵路,屬青島1h 通勤圈。全鎮面積321.29km2,轄167 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6,915 人(2017 年末),18.4 萬畝耕地,鎮駐地建成區面積2.6km2。
林家村鎮老百姓一直有飼養生豬的傳統,從以前的生產隊養豬,到大包干以后的家庭養豬,再到現在新希望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大好河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及部分規模化養豬場的發展,林家村鎮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諸城市養豬大鎮,截至2021 年12 月底,全鎮共存欄生豬18.14 萬頭,其中母豬存欄2.84 萬頭,2021 年,全鎮共出欄生豬31.68 萬頭。目前規模化養豬場32 個,養豬專業戶325 個,散養豬戶590 個。
林家村鎮歷年來是諸城市畜禽養殖大鎮,畜牧業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深入推進林家村鎮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畜牧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林家村鎮著力增強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綠色發展機制、延伸畜牧業產業鏈,使畜牧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開展,為了加快畜牧業新舊動能的轉換,逐步淘汰零散、落后養殖模式,該鎮立足實際,養豬業由原來的家庭養殖逐漸轉變為規模化養殖、企業化養殖,畜牧業龍頭企業不斷涌現,其標準化專業化養殖模式逐步形成畜牧產業新格局,秉承擴生產,促發展的路線,扶助大場進駐,扶持中場擴產,指導企業防疫生產,鼓勵大廠進駐,企業合作式建廠,農戶代養等養殖模式,以期進一步達到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促進全鎮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大好河山在諸城市建成并投產2 處,分別是2019 年在諸城市桃園區石河頭村投資2 億元建成投產年出欄10 萬頭生豬養殖項目;2020 年在桃園區上崔家溝村投資2 億元建成投產年出欄12 萬頭生豬項目。
諸城項目總占地4,000 畝,其中養殖用地500 畝,消納用地3,500 畝,主要建設現代化洗消中心、配送中心、繁殖豬舍,配套隔離區、生活區、辦公區等,按照集團最新建設標準打造科技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新一代養殖基地。同時帶動周邊部分養殖散戶和種植戶增收。另外養殖場的糞污經過無害化處理后產生的有機肥和沼液可直接提供給周邊種植戶使用,既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同時也改良了周邊土地質量。
環保措施:三大現代手段確保項目高效、綠色、環保:①通過“氣樓式、全漏縫地板、免水沖”等現代養豬工藝,達到節水、減排的目的;②采用養殖廢棄物集中收集、菌種添加制成生物有機肥,通過種養結合模式實現農業生態循環,達到養殖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標;③通過在飼料中添加微生物益生菌,提升養殖效率,減少氨氮排放,實現生態養殖。
發展模式:①以提供綠色、安全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項目打造集種源供應、生態養殖、飼料加工、精品種植、帶動農戶為一體的產業鏈模式,以生態、循環、安全為目標,實現循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②打造濰坊市優質安全農產品直供模式,通過產業融合、資源整合、生產規范、標準統一的有力推進和大好河山集團的優勢品牌引領,打造成為濰坊地區安全、優質農產品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基地。
山東大好河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獲得了山東省2020 年生豬規模化養殖建設補助項目。項目中央補助資金100 萬,自籌300萬;分別新建了污水處理中心,燃氣中心,豬舍地面改造等工程。目前項目已建成投產運行,中央扶持資金已全部到位。
大好河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以“為人民養好豬,做中國好農業”為根本宗旨,秉承“一件事,一幫人,一輩子”的核心理念,堅持在技術與管理上不斷探索、完善和創新,構建了豬場建設、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才管理、運營管理等獨特的現代化養豬管理體系,為群眾吃上安全營養放心的平價肉而不懈努力!
公司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林家村鎮曲家莊村東,公司在職員工320 人。
諸城市林家村曲家莊村諸城新六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年出欄3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該項目位于林家村鎮曲家莊村村東,項目占地770 畝,總投資3 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2 億元。建設豬舍28 棟,包括12,000 頭父母代+1,500 頭祖代+300 頭公豬站,項目達產后年可出欄商品豬約30 萬頭。現在該場存欄種公豬及母豬1.05 萬頭,仔豬0.85 萬頭,現在該場已配套建設了大型氧化塘4 個,有機肥加工廠一個,將產生的糞污集中收集處理生產有機肥,周邊購置了消納用地800 畝,將產生的有機肥和糞水全部還田,廢物利用最大化,讓養殖場更加生態。
該項目采用“公司+規模化農場”的模式運作建設一體化生豬養殖場,通過循環、綠色經濟項目建設,實現土地改良。同步配套建設種豬場、飼料廠和育肥場,三年可輻射帶動1,200 余家養殖戶發家致富,對加快諸城畜牧業高質發展、推動“三區”共建共享,將發揮重要的龍頭引領作用和示范帶動效應。
甫樂農業緊緊落實中央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構建種養結合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草牧業,打造畜牧業發展新亮點,更好地幫助群眾發家致富。
甫樂農業占地面積2,300 畝,現有600 畝構樹,投資1,500 萬元建設大匯發構樹飼料加工廠一處,主要用于公司生產的黑豬。新建有機黑豬養殖場一處,共有豬舍4 棟,分為母豬舍,保育豬舍,育肥豬舍等,并計劃建設與配套相應的糞污處理設施,制作有機肥,做到了雨污分流。全部用來施肥構樹,免除了化肥應用,節約了構樹生產成本。甫樂有機黑豬現存欄700 余頭。該公司大力發展構樹繁育種植項目,利用構樹葉制作構樹飼料,直接飼喂生豬,構建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把構樹飼料和甫樂有機黑豬交給附近群眾,帶動群眾發家致富,構建高效、安全、節約的現代畜牧產業發展新模式。
該公司利用雜交構樹生長速度快、生物量大、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的優勢,在發展構樹繁育種植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僅推出構樹植物蛋白飼料,更因地制宜,投資建設生態花園式黑豬放養坊,由構樹植物蛋白飼料飼喂的豬肉,經農業部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證明,其膽固醇含量更低,鈣、氨基酸、維生素含量均高于普通豬肉,并且獲得了諸城市第一家生豬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填補了諸城市的空白。這一項目的發展,不僅提供了營養價值較高的植物蛋白飼料,也較好地提高了畜產品的品質,推進現代化畜牧業的更好發展。
久和農牧位于林家村鎮丹家店子社區,改變傳統圈養模式引進大棚養殖新模式,其建設成本低建設工期短,通過集約化養殖降低養殖成本,同時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策號召,針對養殖過程可能產生的污染,防患于未然,棚舍四周加強綠化,配套建設儲糞場沉淀池等糞污處理設施,利用種植優勢將堆積糞便加工成生物肥,以改良種植土壤,提高肥力,提高作物產量。
創新合作模式,農戶零風險入股。依托8 個經聯社成立的合作社,惠及周圍農戶,農戶以土地入股,享受紅利分成,同時企業給予農戶土地補償,經營風險則由企業獨立承擔,消除農戶后顧之憂。種養結合,綜合創收。大棚養豬,棚間種植,雇傭當地農戶種養,解決就業問題,該公司在養殖場周圍種植核桃650 畝,用于消納養殖糞水。目前,該公司已建設養豬大棚35 個,單棟大棚育肥豬存欄1,200 頭,批次存欄生豬4.2 萬頭,年生豬年出欄8.4 萬頭左右,預計銷售利潤2,180 萬元,經聯社以分紅方式獲利可有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社區居民以土地入股分紅和工資方式獲利,以企業銷售收入帶動農戶紅利分成,幫其增產創收,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近兩年來,林家村鎮大力發展規模化養豬場,先后建設了3 個規模化養豬場:青島灝潤建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諸城分公司位于林家村鎮東王家夼社區,該豬場生豬存欄6,000 頭,年出欄生豬12,000 頭;諸城市宜豚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在半邊井子社區建設了一個存欄3,000 頭,年出欄6,000 頭的大型養豬場一個;諸城市沃樂嘉生豬養殖場位于林家村鎮林家村二村社區,該場存欄生豬4,000 頭,年出欄生豬8,000 頭。
林家村鎮在大力發展規模化養豬的同時,深知面臨的諸多挑戰和不足:①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仍需提高。全鎮生豬養殖散養戶數量占比超過50%,散養比例較高;②散養戶養殖設施設備簡陋。飼養水平不高,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風險大;③生產水平較低。與先進地區的技術水平相比,養豬生產水平差距較大;④資源約束趨緊。林家村鎮土地資源緊張,集約化規模養殖可用土地形勢嚴峻,用地成本不斷上升;⑤從業人員緊缺、素質偏低,從業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后備人員不足,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
以“裝備設施化、養殖規模化、防疫程序化、糞污無害化”為目標,深入開展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加快精細化高效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加強規模養殖場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裝備與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加強“原位降解、墊料還田”“自然發酵,直接還田”“有機肥生產、異地還田”“沼氣工程、綜合利用”等農牧循環模式推廣應用,以及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促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
分批次對林家村鎮現有生豬養殖場基礎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包括糞污處理、雨污分離、消毒、節水欄等設施設備改造,實施自動化環境控制,改進養殖工藝,提高設施化裝備水平。推進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提升,推行“一控兩分三防兩配套一基本”技術標準,提高養殖場設施裝備、科學飼喂和規范防疫水平。“一控”,即改進節水設備,控制用水量,壓減污水產生量;“兩分”,即改造建設雨污分流、暗溝布設的污水收集輸送系統,實現雨污分離;改變水沖糞、水泡糞等濕法清糞工藝,推行干法清糞工藝,實現干濕分離;“三防”,即配套設施符合防滲、防雨、防溢流要求;“兩配套”,即養殖場配套建設儲糞場和污水儲存池;“一基本”,即糞污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2022 年,林家村鎮計劃建設山東潤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10 萬頭生豬種養一體化項目。該項目位于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區東王家夼村,占地711 畝,由山東潤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籌建,總投資2.7 億元。項目主要建設高標準現代化豬舍7 棟,配套建設洗消中心一處。豬場批次存欄生豬5 萬頭,安裝自動環控、自動上料、自動清糞等智能化設施設備。同時,豬場投資680 萬元配套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1 套,年可處理糞污8.5 萬t,生產糞肥1.2 萬t。為周邊500 畝消納用地種植的綠化苗木、中草藥等提供灌溉用水和優質肥料,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的高效循環生產模式。
2022 年生產達效后,年可出欄生豬10 萬頭,實現銷售收入1,000 萬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00 余個,帶動農民增收1,200 萬元,加快推動濰坊市生豬養殖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發展。
林家村鎮現有養殖小區25 個,以前大部分是特種動物養殖,隨著市場行情等原因,大部分特種動物養殖場已經停養,養殖場所已經閑置,造成了資源浪費。未來林家村鎮將陸續出臺相關措施,盤活利用好這部分閑置院落和場所,增加養殖戶收益。
1)通過宣傳引導,對還有養殖意愿的養殖戶,指導他們轉型升級,多發展食草類動物,比如發展養牛、養羊,把養殖場重新盤活利用。
2)對沒有養殖意愿的養殖戶,通過村干部做工作等方式,把養殖場轉讓或者出租給村內部分想擴大規模的養豬戶,讓村內的部分散養戶到養殖小區內飼養生豬,一來擴大了養殖規模,增加了養殖收入,二來減少了村內養殖的污染,改善了村莊內環境,增加了鄰里關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