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時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以及中華傳統美德,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時代楷模事跡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響廣泛深遠。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這就是“時代楷模”的力量。
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你可以通過發短信至 17611610721 的形式,或在《意林》雜志官方微博#寫給時代楷模的小字條#話題下留言,致敬時代楷模,讓我們共同傳承榜樣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致劉永坦
我是一名清華學生,精儀系碩士在讀。在我心里,劉院士取得成就毋庸置疑,最高科技獎也實至名歸,1991年和2015 年兩次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中國整個雷達體系新的突破,八十歲高齡仍奮斗在科研一線。這是我們每個搞科研的學子心中的標桿,希望劉老師身體康健,一切順遂。
人物事跡:劉永坦是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始終致力于我國對海遠程預警技術研究和裝備發展,為祖國筑牢“海防長城”;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率先在國內開展新體制雷達研究,帶領團隊成功建成了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他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
致王紅旭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師,看了王紅旭老師的經歷,我的內心頗受震動。我自問如果遇到同樣的情況,能否和王老師一樣勇敢呢?我不知道,也許面對那樣的情境,每個人的選擇會有不同。但是,王紅旭的選擇,值得我們從事教育事業的每個人認真銘記。
人物事跡:王紅旭以德立身、潛心施教,在基層小學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關心學生健康成長,關愛學生學習生活。他胸懷大愛、見義勇為,2021年6月1日,在重慶大渡口長江邊勇救兩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獻出了寶貴生命,用短暫一生詮釋了為人師表、行為世范的深刻意義。逝世后,他被追認為中共黨員,追授“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
致吳蓉瑾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這位叫作吳蓉瑾的老師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愛——愛別人,愛自己。我們總是著手于孩子們卷面上的成績,卻經常忽略了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愛的教育。謝謝這樣的老師,她讓我們看到教師這個職業更多的可能性。
人物事跡:吳蓉瑾本來是個平凡的人,任職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教師。她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紅色傳人,依托中共一大紀念館,十余年來累計培養了近千名小學生黨史講解員,在學生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種子,堅定了他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她扎根基礎教育、潛心教書育人,矢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創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護學生身心健康,有力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致福建省“漳州110”
我們從小就知道一句話:有困難找警察。那些穿著制服的人,好像天生就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們既可以戰勝邪惡勢力,也可以解決生活問題。童話里總有無所不能的超人,可是生活不是童話,但是謝謝你們,你們的守護,讓我們的生活里多了好多童話。
人物事跡:福建省“漳州110”全稱為“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1990年引領全國建立110報警服務臺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功能的有效整合,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高度信賴,被百姓親切地譽為“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推動“110”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志性品牌。
致彭士祿
1971年7月1日,我國潛艇第一次實現了核能發電;8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駛向藍色的大海。作為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我們都好奇,您當時心里在想什么?2021年的春天,您離開了,不知道在另一個世界,您會不會見到龍華落英繽紛的桃花,見到您那永遠年輕的父親,還有愛您的母親?
人物事跡:彭士祿是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20世紀50年代,他響應黨中央號召,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貢獻。曾任原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原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科技顧問,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21年3月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