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寧欣
故土是什么?是我無論走到哪里都心心念念的家鄉,是無論怎樣都離不開的熱土,是我踏在這片熱土上心里才踏實的地方。回想起十多年前,我孤身一人在浙江溫州任教時那種深入骨髓的寂寞,才更覺家鄉的溫暖。
我曾寫過一篇日志《奔波的鳥》,里面有這樣一段文字:“我是一只不停地四處飛翔,卻永遠不知自己棲息的枝頭在哪里的鳥。我飛到南國,卻常想著北方家鄉的人情民俗,常把自己比作淪落天涯的斷腸人,幻想著有一天回到家鄉的欣喜與愜意。我飛越大洋彼岸,站在自由女神雕塑下,感受著異域的風情,呼吸著異國的氣息,吃著熱狗、意大利菜、印度咖喱飯,卻懷念著家鄉的羊肉泡饃、牛肉拉面、辣子雞。我走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卻覺得還是我們銀川的街道更寬廣更干凈。唉!能夠讓我的心寧靜的枝頭在哪里喲?”現在想來,那就是一種深深的割舍不掉的鄉情。
那時候,我常常在夜晚寂靜的宿舍里懷念著家鄉,思念著親人。甚至看到標有銀川老大樓字樣的塑料袋,都倍感親切,舍不得扔掉。偌大的溫州城,我感覺自己踽踽獨行,一種漂泊感縈繞心頭。當我步履匆匆行走在熱鬧繁華、燈紅酒綠的五馬街時,卻覺得自己走在無垠的荒漠里,心無所依。那種深深的孤獨、濃濃的鄉愁啊,一直繾綣于心縈繞于懷,揮之不去。
我回來了,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落到了屬于自己的枝頭,那種歸屬感令我格外踏實。我大口呼吸著熱土的空氣,看著銀川的碧水藍天,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我想我不會再離開它了。
遠在美國的女兒多次說要給我辦綠卡,勸說我到美國和她們一起生活,但我知道我去了那里,會很不習慣的,也會很孤獨的,因為我的朋友同學都在這里,父母的葬身之處也在這里,我的根在這里。這里有我習慣了的生活,習慣了的鄉土,習慣了的風土人情。我舍不得離開。我親愛的女兒啊,請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