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二級巡視員 沈小平
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
3小時(講課2小時,討論1小時)。
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認識和深刻把握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的重大意義,及其深刻內涵,進而把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落到實處,努力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全社會開展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強調全黨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是為了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對于我們全面認識歷史進程,深刻把握歷史規律,豐富黨的歷史智慧,主動掌握發展前途,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圖:鞠鵬/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進一步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發展的歷史都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治理好我們這個大國,堅定我們黨的歷史自信、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弘揚敢于斗爭精神至關重要。一百年來,我們黨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天下為公,人間正道,這是我們黨具有歷史自信的最大底氣。只要全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我們就能夠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可以說,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新的征程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就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能不能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統一,具不具備毫不畏懼、奮勇向前、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個關鍵當口,容不得任何停留、遲疑、觀望,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鼓作氣、繼續奮斗。這就要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在總結歷史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黨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特別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強調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歷史定力,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團結奮斗,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先后組織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偉大社會革命不停歇,偉大自我革命就不能止步。當前,黨正在帶領人民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進軍,與這場偉大社會革命相比,黨的自身建設上還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適應的地方。全面從嚴治黨遠未大功告成,自我革命松懈不得。為此,要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時刻,筑牢歷史記憶,繼續發揚徹底的革命精神,保持“趕考”的清醒,切實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更有力量,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引領新的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以學習全會精神為重點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進一步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達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的。”我們要準確把握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堅定歷史自信,汲取奮進力量。要堅持唯物史觀、正確黨史觀,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滿懷信心地向前進。

2021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圖:謝環馳/新華社
放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程。我們黨領導人民,以百年奮斗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歷史雄辯地說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就和貢獻,不僅是歷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我們黨領導人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些前無古人的創舉,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既是對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斗精神的自信。”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回望百年,我們黨什么樣的困難沒有經歷過,什么樣的挑戰沒有遇到過?但是我們黨在人民的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修正錯誤、走向光明,可以說是幾度絕處逢生、幾度柳暗花明。正是在這樣的千錘百煉中,我們黨愈益強大和成熟起來。學習和總結黨的歷史,就要從中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善于在總結歷史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是我們黨的成功經驗。黨的團結統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團結統一。”我們要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推動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
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兩者精神同源、內核同質、目標同向,做到“兩個維護”就是堅持“兩個確立”,堅持“兩個確立”根本是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的結合上深刻認識、強化認同,不斷增強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反映、體現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利益與愿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制定和執行的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團結統一,必須把民主集中制這一重要法寶堅持好、運用好。要堅持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領導制度,善于運用民主的辦法匯集意見、科學決策,善于通過協商的方式增進共識、凝聚力量,同時善于集中、敢于擔責,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要堅持群眾路線這一基本領導方法,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改進和創新聯系群眾的途徑方法,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匯集民智民力,善于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自覺行動。領導干部要自覺堅持集體領導,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嚴格按程序、按規矩辦事,彈好民主集中“協奏曲”,通過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真正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的團結統一,要求全黨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是純粹的、無條件的,不能打折扣、耍小聰明搞小動作。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的忘我奮斗和無限忠誠。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忠誠黨和人民,忠誠黨的理想信念,忠誠黨的初心使命,忠誠黨的組織,忠誠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增強“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對黨忠誠要體現在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體現在日常言行上,自覺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理想堅定、紀律嚴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黨真正的優勢,也是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所在。政治紀律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準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不準公開發表違背黨中央決定的言論,不準泄露黨和國家秘密,不準參與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不準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黨員干部不準搞封建迷信,不準信仰宗教,不準參與邪教,不準縱容和支持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及其活動。黨的各級組織必須擔負起執行和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責任,對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要堅決批評制止,不能聽之任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要總結運用好黨積累的偉大斗爭經驗,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航船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就要求我們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要牢牢把握正確斗爭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堅持同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作堅決斗爭,同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作堅決斗爭,同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作堅決斗爭,同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作堅決斗爭,同危害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作堅決斗爭,對于一切可能沖擊危害正確斗爭方向的風險挑戰都要旗幟鮮明地進行堅決斗爭,真正做到不避兇險、不勝不休。
斗爭精神是一種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也是一種如履薄冰、謹慎清醒的趕考狀態。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捉矢于未發,才能牢牢把握斗爭主動權。既要有憂患意識,科學預判潛在風險,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始終心懷憂患、高度警覺,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又要能見微知著,以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敏銳意識和高超能力,準確研判事物發展的趨勢性、規律性,洞察苗頭性、傾向性矛盾與問題,及時消除繁榮背后隱藏的隱患和危機,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同時,要善深謀遠慮,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對風險挑戰做到心中有數,既要謀劃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制定化解危機的高招。
我們不怕風險,怕就怕承平日久,缺乏斗爭意志,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當前,面對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化,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險灘暗流,靠“溫良恭儉”是化不開矛盾沖突的,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理論清醒、堅定政治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下定決心、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奪取偉大斗爭的新勝利。堅定斗爭意志不是好斗,而是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我們骨頭要硬,不能膽怯、不能當逃兵,要敢于出擊、敢戰能勝,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
善于把握規律,是我們黨領導推動工作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提高斗爭本領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在各種重大斗爭中,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對領導干部來說,要謀子之前先謀勢、著眼全局看局部,同時決斷和行動要又快又準,精準把握斗爭進程、判斷出招時機,找準靶心、一擊即中。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
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最為關鍵的是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堅定歷史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切實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理論上清醒堅定,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才能堅定執著。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明了實現人民自身解放的理想社會的正確途徑,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理論基礎。黨員干部要把理論武裝作為終身必修課,使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成為不斷強化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黨員干部砥礪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最好教材。要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多讀原著、勤學原文、深悟原理,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科學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真正讀出“真理的味道”,悟透“活的靈魂”,學到“看家本領”,夯實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思想根基。通過學習文本、體會情懷、浮現畫面的結合,不斷加強主觀世界改造,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根本問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正確黨史觀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過程中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黨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規律,及時總結經驗,凝聚共識,化為行動力量的科學觀點和方法。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只有堅持正確黨史觀,才能夠把黨創造的百年輝煌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爭取更大光榮的精神力量。如果黨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堅持以我們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及時總結經驗,善于把握發展規律,順應時代潮流,回應人民要求,勇于推進改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歷史自信、團結統一、斗爭精神,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光榮傳統,是黨的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核。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碼。紅色基因根植于共產黨人的血脈之中,成為共產黨人的遺傳因子。黨的歷史上紅色資源燦若繁星,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種革命精神,都是進行紅色教育的鮮活教科書。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從黨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歷史經驗中,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通過講黨課、看展覽、聽報告、紅色體驗、儀式教育等方式和新媒體手段,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引導黨員干部讀出貫穿其中的“理”“信”“德”“行”,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認識,進一步增加歷史自信。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充分發揮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因庫的教育功能,激勵黨員干部永葆政治本色、堅守精神家園、增強斗爭精神。要向先輩先烈先進學習,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和英烈的家國情懷,深化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宣傳活動,更好引領黨員干部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黨員干部必須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審視自己、要求自己、檢查自己,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見成效,堅定而自覺地做到知行合一。要堅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做“兩個維護”的忠誠踐行者,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體現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上,體現在對黨絕對忠誠老實上,體現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上,體現在敢于堅決同各種違背原則、違反黨紀國法、損害黨中央權威的現象作斗爭上。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偏離“兩個維護”的錯誤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決不允許對黨中央陽奉陰違做“兩面人”、搞兩面派、搞“偽忠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實踐經驗,特別是缺少在重大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的經歷。”黨員干部要努力增強斗爭本領,就要加強政治能力訓練、政治實踐歷練和實踐鍛煉,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中淬煉政治靈魂,在投身重大斗爭實踐中積累政治經驗,在嚴格紀律規矩中強化政治操守,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的敏感因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癥”。要提高風險處置能力,防止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要注重涵養專業精神、提高專業素養、掌握專業方法,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部署,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努力成為兼收并蓄、融會貫通的通達之才。要多接幾回“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螞蟻”,多在急難險重任務和嚴峻復雜形勢特別是改革發展穩定最前沿等生動實踐中,勇挑重擔接地氣,真刀真槍練膽魄,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

1.如何充分認識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的重大意義?
2.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把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