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信息化時代對領導干部提高網絡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信息化推動治理現代化趨勢下,領導干部面臨信息化環境、信息化群體、信息化技術等挑戰,需最大可能地克服“本領恐慌”,提升黨務管理能力、媒介交流能力、意見表達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
領導干部的黨務管理能力,是網絡治理能力的組織基石。時代發展要求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推進黨務管理向信息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實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精準管理。在培育信息素養方面,領導干部要適應新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具備相應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知識,熟悉掌握信息管理技術,這方面的能力直接影響其黨務管理能力的強弱。在優化工作方式方面,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激發黨員高度責任感的同時,要盡可能滿足黨員的政治需求和加強對黨員的人文關懷,既發展黨內民主,又加強政治引導。在構建信息平臺方面,要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網絡黨建,將黨員和黨組織的信息進行數據采集錄入,建立全覆蓋的信息數據庫并實現全國聯網,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理論宣傳教育、在線知識學習、黨員群眾交流、黨務公開監督等事務,以豐富的網絡黨建形式,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
網絡空間作為領導干部開展宣傳教育的新場域,它的開放性使信息獲取更為便捷,教育的主客體關系也會發生轉換,教育的環境也會隨之產生深刻變化。這些都對領導干部提升媒介交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領導干部的宣傳教育活動要調動教育對象的積極性,實現教育主體和客體的情感共鳴。一是要使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有共同的利益訴求,缺乏建立利益一致性的認知,往往較難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二是要使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有真實的情感溝通,沒有感情基礎,很難產生心理的共鳴。三是教育主體和客體要基于平等的交流學習狀態,只有構建平等的教育溝通,才能弱化現實媒介交流中主體和客體的身份確認。在開放的網絡虛擬空間里,媒介交流是通過廣泛分布的網絡民眾實現的。領導干部要善于通過網絡與包括普通黨員干部在內的廣大網民進行溝通,以此提高使用媒介的能力。
領導干部提升媒介交流能力,要發揮媒介的宣傳工具作用,要暢通信息的傳播渠道,努力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工作,實現信息的互通,及時反映民意民情,培育、塑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領導干部要適應媒介多角色扮演的變化趨勢,提升應對媒體的方式和能力水平,增強和形成在媒體的監督下開展宣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信力的意識和習慣。對網民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要及時和被教育者開展雙向互動,平等交流溝通,找準雙方的契合點,引發與對方的情感共鳴和價值默契,增加教育的實效性。
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的形勢下,增強領導干部網絡意見表達能力,是提升網絡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在虛擬網絡空間中,領導干部的聲音要被網民聽到、理解并接受,尤其是在網絡活動主體話語表達方式多元化的形勢下,需發揮好領導干部“意見領袖”作用。領導干部要尊重個體差異性,解決問題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原則的堅定性與政策的靈活性相結合。堅持依法辦事、陽光辦事,推進政務公開,接受網民監督,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領導干部需不斷提升網絡空間的意見表達能力,以實現對網民的思想引領。一是增強意見表達的解釋力,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對網絡輿情背后的利益訴求作出正確判斷,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引導網民處理好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二是提升意見表達的親和力,建立理性的沖突化解機制,以法律為準繩,以道德為約束,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三是強化意見表達的組織力,加強手機信息平臺建設和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依法對不良信息加以管控,對錯誤言論進行批判澄清。四是擴大意見表達的影響力,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壯大主流聲音,做好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

不斷提升網絡治理能力
當前,網絡空間治理環境日益復雜化,對象日益多元化,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化。網絡時代的新特點和新變化,對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做好網上群眾工作,已經成為領導干部提升網絡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
做好互聯網時代的群眾工作,必須依靠群眾、了解群眾、關心群眾,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里。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運用網絡語言和群眾開展交流,通民情知民意,回應群眾關切之事,不斷密切與群眾之間的聯系。遇到矛盾時,需強化責任意識,善于發現問題背后的本質,把握群眾工作的主動權。要依靠群眾智慧,學習群眾經驗,提高問題解決的實效性。要用好互聯網的開放性,深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要表達組織的人文關懷,彰顯組織的政治關懷,進而夯實領導干部開展群眾工作的政治基礎。
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必須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需求,運用開放平等的互聯網思維開展群眾工作。一是增強法治思維,在法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依法開展工作。二是強化平等觀念,領導干部在開展工作時,需要調整工作中的主客體關系,虛心向群眾學習請教,提高群眾工作能力。三是樹立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各類黨建網站,讓群眾認識并了解各級黨委部門的工作開展情況,并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不斷改進自身工作方式方法,切實增強聯系群眾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