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省南通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任德國
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聚焦公路核心主業,及時、系統、全面總結公路好故事、好做法,主動發聲,主動發好聲,實現了全市公路新聞宣傳工作的穩步發展,為核心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輿論方面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公路新聞宣傳工作以服務建設高規格普通公路網絡、高效能公路管理體系、高標準公路養護能力、高品質出行服務能力為目標,注重數字公路、智慧公路、平安公路、綠色公路、美麗公路建設等方面及時反映亮點舉措。
在2021年江蘇省公路系統和南通市交通運輸系統新聞宣傳工作排名中,南通公路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始終名列前茅,多次季度考核位于第一名次。《南通海永鎮高標準農路讓孤島變金礦》《江蘇如皋:農村公路+托起鄉村振興主軸線》等4篇文章入選南通交通“好新聞”,“四好農村路”建設方面11篇文章入選“學習強國”平臺。
圍繞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市,南通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開展了系統化宣傳工作。中心與電視臺合作拍攝了“脈動江海·南通好通”專題片,制作了脈動江海圖冊,出版了圖書《情滿江海路放彩》,拍攝微電影3部。農村公路科被評選為全省“最美交通人提名獎”、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有功集體,中心榮獲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稱號。
扎實開展全系統學習教育活動,同步展現學習活動相關成效,制作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慶祝七一與黨史學習專題片,多篇黨史學習思想成果在《南通日報》“學與思”、南通市交通運輸局專報、江蘇省廳黨史學習教育等平臺刊發。“四季春風”講堂、學院課堂、青馬學習小組、懷念英烈等多項活動被市級主流媒體報道,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具體實踐活動“民生實施工程”更是引起高度關注。
隨著新進人員不斷加入,中心開始嘗試使用微博、微信、快手、美篇等宣傳平臺,圖片、微視頻數量和形式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抗風防臺的過程中,微信短視頻制作成為宣傳主流,搶先在南通發布、紫牛新聞、新華日報等平臺迅速發出,搶出新聞及時性。
隨著大時代變化、自身行業變化等新形勢帶來行業新聞宣傳工作新的特點。
媒體大融合,融媒體時代到來。技術無限突破帶來了“融媒體”的變革。所謂“融”媒體簡單說是打破傳媒業舊有邊界,資源重新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融合媒體對公路行業宣傳方式提出了新的變化要求。
繼“兩微一端”宣傳方式后,抖音、快手等新的宣傳方式不斷出現,對于圖片、短視頻需求越來越急切,新的宣傳方式和宣傳形式要求公路部門宣傳必須要“活”。
如何迅速抓住宣傳重點內容,快速吸引社會關注,并形成社會影響力,特別是面對社會輿情的情況下,快速反應、快速處置、快速反饋的要求更高。
面對新形勢,如何在首先保持真實的前提下,突出新聞宣傳的創新、精致,在海量新聞報道中,脫穎而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更是對新聞宣傳的考驗。
在新聞宣傳新特點、新形勢、新要求下,新的要求和行業發展新的特點給基層公路部門新聞宣傳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
紙質媒體不斷萎縮,以南通公路行業投稿而言,《江蘇交通新聞》《江蘇公路通訊》《中國公路文化》等雜志已經全部取消。地方紙質媒體投稿需要經費,傳統紙質媒體發稿壓力變大。
根據融媒體發展要求,地方公路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客戶端全部取消,融入地方交通運輸局系統平臺,發稿量和時間要求相對不自主。
新媒體時代推崇圖片和短視頻,需要高倍攝影及無人機拍攝,但公路行業專門從事這方面拍攝人才較少,后期視頻制作、圖片拼圖等技術多需依靠外力。
公路系統每年撰寫大量的“豆腐塊”新聞,存在就事論事缺少長遠規劃考慮的情況,或者缺少短期系統宣傳的主題,只是將平時工作小事件陳述,事件小、日常性工作、記述簡單,缺少影響力。
公路部門在轉型中宣傳報道主要針對業務工程范圍,對于繼續拓展職能的路網、應急、服務設施等范圍傾斜較少。對于單位黨建、文化等缺少系統關注。
平臺在變、主業在變、形勢在變,對于公路行業新聞宣傳要求也在變,如何應對新形勢,考核督導、激勵措施必須要變化,才能更好推動,特別是在寫稿稿費取消的情況下,如何更好激勵成為重要課題。
如何念好“融”字訣,這是基層公路部門新聞宣傳工作的考驗。
“承”就是要繼承傳統優勢和力量,把重視宣傳理念發揚,在傳統官方媒體上繼續深耕細作,主動發聲,擴大在政府部門之間的影響力。要加快創新節奏,主動適應融媒體環境,聚焦融、聚焦視頻、圖片等宣傳形式,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及時、真實發出公路好聲音。地方宣傳部門要主動參與新平臺、融入新平臺,用好圖片新聞、用好視頻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中更好展示。
新媒體新聞宣傳近期來看,存在人員和設備難以應付新媒體宣傳需要的問題,要充分利用設計公司力量,參與宣傳工作。在立足“近”的同時要謀劃“遠”,加強規劃設計,研究有針對性指導意見,形成統籌指導力。加快青年人才培養,提升青年寫作能力、策劃能力、宣傳能力,加快新設備購入,組建自身的新聞宣傳核心力量,盡快形成核心戰斗力。
在新媒體宣傳上,更要處理好“形”和“核”的關系。新媒體下宣傳形式多樣,特別是視頻展現形式上創新,充分利用網絡庫資源優勢,倒敘、插敘、圖形結合,在展現形式上更加新穎、更加突破。要緊緊圍繞“核”這個主題,緊盯核心業務、核心主體,圍繞公路養護、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這一系列主題,多從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服務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服務國家,以及省市地方戰略發展角度入手,展現公路擔當、公路作為。
新聞宣傳要做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保證數量可以擴大新聞宣傳范圍、提高知曉范圍,并在省市上級考核中確保考核成績。在確保量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質”,專門組建專項議題宣傳小組,抽調宣傳和業務骨干,專門對于宣傳主題開展研究,集中攻關,形成高質量文稿。聯合相關媒體,利用大型平臺,開展集中性的宣傳,形成社會影響力,起到服務中心業務工作的作用。
宣傳的媒體在變化、宣傳的方式在變化、宣傳的核心業務在發展,考核激勵的標準同樣需要變化。把握好“考”和“激”的關系,在考核中激勵,用激勵代替考核。調整考核標準,調整傳統媒體考核比重,提升新媒體考核分值。要目標導向,關注自媒體和新媒體宣傳點擊量,樹立社會影響力的方向;要提升宣傳考核在個人績效評價中的比例,提升全員宣傳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