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娜 游希

[摘要]目的:比較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與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方法:按照隨機數字法將2017年6月-2018年6月筆者醫院行種植義齒修復的30例(125顆種植體)牙列缺損患者分為A組與B組,A組患者16例(67顆種植體),B患者14例(58顆種植體)。A組患者采用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進行種植體植入手術,B組患者采用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進行種植體植入手術。比較術前種植體設計植入位置與術后種植體實際位置之間的口腔錐形束CT(CBCT)數據,測算兩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結果:A組種植體的頸部水平偏差、頸部垂直偏差、根端水平偏差、根端垂直偏差及中心軸線角度偏差分別為(0.863±0.504) mm、(0.787±0.442) mm、(1.608±0.947) mm、(1.301±0.599) mm、(3.992±2.601)°,B組種植體的頸部水平偏差、頸部垂直偏差、根端水平偏差、根端垂直偏差及中心軸線角度偏差分別為(1.057±0.518) mm、(1.023±0.610) mm、(2.396±1.385) mm、(2.279±1.446) mm、(7.439±3.621)°,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對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明顯低于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提高種植體的成功率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牙種植體;種植窩;種植導板;植入精度;錐形束CT
[中圖分類號]R782.1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2)01-0133-03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Two Kinds of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on Implantation Precision of Dental Implant
LIU Mengna, YOU X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 40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 effect beween improved whole-course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and pioneer drill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on implantation precision of dental implant. Methods? 30 cases(125 cases of implants) of dentition defect patients were planed to carry out implant prosthese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ooup B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There were 14 cases(67 cases of implants) of dentition defect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16 cases(58 cases of implants) of dentition defect patients in group B. The patients were carried out implant surgery under the improved whole-course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in group A and the patients were were carried out implant surgery under the pioneer drill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The buccal cone-beam CT(CBCT) was compared between preoperative implant placement design and the actual position of postoperative implant,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neck,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root, center axis angle deviation of implant was calculat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neck,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root, center axis angle deviation of implant was (0.863±0.504) mm, (0.787±0.442) mm, (1.608±0.947) mm, (1.301±0.599) mm, (3.992±2.601)° in group A, respectively an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neck,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iation of implant root, center axis angle deviation of implant was (1.057±0.518) mm,(1.023±0.610) mm,(2.396±1.385) mm, (2.279±1.446) mm,(7.439±3.621)° in group B, respectively.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mproved whole-course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ioneer drill navigation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on implantation precision of dental implant, it had positive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success rate of implant.
Key words: dental implant; implant hole; implanted guiding plate; implantation precision; Cone-beam CT
近年來,由于具有效果優越、外形美觀、患者舒適等優點,使支持式種植體義齒修復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牙列缺損的首選方法[1]。隨著“以修復為導向”種植理念的提出,不僅要求種植體具有良好的骨結合,而且要求后期修復的美觀性[2]。無導板引導的種植入手術已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的需要,所以,對種植體進行精準植入已成為口腔醫學研究的熱點。
傳統壓膜式的種植導板存在操作難度大、具有一定可變性、準確度不高以及精度不夠等缺點,在臨床上已經逐漸被拋棄[3]。近年來,隨著CBCT的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及3D打印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種植導板得到快速發展,具有種植體的植入位置準確,手術時間及術后并發癥少的優點[4-5]。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全程導航導板及先鋒鉆導航引導種植手術的實施,兩種種植導板對種植體植入精度的研究報道比較少見[6]。因此,本研究通過比較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與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牙列缺損患者進行種植義齒修復的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6月-2018年6月筆者醫院行種植義齒修復的30例(125顆種植體)牙列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50.43±9.22)歲。按照隨機數字法將30例(135顆種植體)患者分為A組與B組。A組患者16例(67顆種植體),其中男8例,女8例,平均年齡(50.16±9.87)歲;B組患者14例(58顆種植體),其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齡(50.72±9.4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單冠或固定橋的修復方式;②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較好;③有一定文化基礎,初中學歷及以上;④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牙周疾病者;②伴有嚴重心腦肺血管病及全身性疾病者;③存在牙種植禁忌證者;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⑤精神異常者。
1.4 方法
1.4.1 術前模擬植入數據的準備:采用硅橡膠對患者上下頜的印模進行制取,使用超硬石膏對模型進行灌注,模型的的厚度足夠(最薄處≥10 mm,邊緣寬度為3~5 mm),模型沒有斷裂、缺損、翹動,咬合正確。制作同樣標準的石膏模型兩副,工作模型一副,導板制作一副。上下頜模型用同樣方法制作。根據咬合關系設定模型的上頜框架,利用患者最大咬合接觸面積制作蠟模。蠟牙雕刻在石膏模型上完成的。采用硅橡膠對缺失牙區進行局部印模、蠟模和周圍牙體陰模。取出蠟模,將分離劑涂布于石膏模型表面,硅橡膠陰模中倒入調拌好的義齒混合物,石膏模型復位,然后加壓。假牙材料固化后,將多余的材料打磨干凈,在沿牙長軸方向的義齒頜面中心進行標記打孔(直徑約2 mm),標記孔要求能夠穿透義齒的全長。在義齒模型上采用壓膜法進行硬質牙合墊的制作,將義齒準確戴入患者口并固定,無不適后進行CBCT拍攝,獲取相關數據。
1.4.2 種植導板的制作:采用“六維齒科牙種植設計軟件”對患者的上下頜骨與義齒的CBCT數據進行分析,三維重建后可以對義齒、牙齦、骨組織的相互關系及完整信息及逆行獲取。采用軟件標示頜骨解剖結構,提取下鄰牙根、上頜竇底、牙槽神經管的解剖結構,根據CBCT三維視圖重建模擬種植環境,將牙槽骨條件、義齒咬合情況、神經分布、鄰牙及對頜牙情況等進行結合,對種植體植入位點、三維角度與深度進行精確設計。將軟件生成的導板數據導入至SLA快速成型機中,使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術進行三維打印,從而制作成為種植導板,經過消毒后備用。
1.4.3 種植手術:術后,兩組患者的面部使用2%碘伏溶液進行消毒并漱口,平臥位。進行常規麻醉以后,將經過消毒后的種植導板固定就位于患者口內。A組利用改進的全程導航工具,將壓片放入種植牙的導套中,將備份鉆放入壓片鉆的套中。由于壓板具有控制深度的功能,所以鉆頭是直接預備到尾的,在此期間,應不斷更換壓板和備用鉆孔機,并在種植導板的指導下進行種植套的準備工作,在極限鉆預備前,取下導板,切開溝嵴黏膜并翻瓣,用極限鉆制作種植巢,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沖洗干凈以后將種植窩旋入種植體直至牙槽嵴頂下1 mm處,選擇與牙處種植體直徑及牙齦厚度合適的愈合基臺在種植體上進行安裝,擰緊以后對切開的黏膜進行嚴密縫合。對于骨量不足或植入物暴露于骨外的患者,可能根據種植體的骨缺損范圍進行人工骨粉或者自體骨屑的植入,覆蓋膠原膜,復位牙齦黏膜骨膜瓣,縫合開放黏膜。
B組采用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工具,將與鋒鉆配套的壓板放入到種植牙的導套內,將先鋒鉆放入壓板鉆套內進行引導孔的制備,在制備結束以后將導板進行去除,切開溝嵴黏膜并翻瓣,用極限鉆制作種植巢,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沖洗干凈以后將種植窩旋入種植體直至牙槽嵴頂下1 mm處,選擇與牙處種植體直徑及牙齦厚度合適的愈合基臺在種植體上進行安裝,擰緊以后對切開的黏膜進行嚴密縫合。對于骨量不足或種植體暴露于骨外的患者,可能根據種植體的骨缺損范圍進行人工骨粉或者自體骨屑的植入,進行膠原膜覆蓋,將牙齦黏骨膜瓣進行復位,對切開的黏膜進行嚴密縫合。兩組患者均由一名口腔醫師進行操作完成,術后口服抗生素,囑保持口腔衛生。在術后完成即刻進行CBCT拍攝,獲取相關數據。
1.5 評價指標:比較術前模擬植入數據與術后口腔錐形束CT(CBCT)數據,測算兩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
采用“六維齒科牙種植設計軟件”對術前模擬植入的CBCT數據與術后即刻的CBCT數據進行重疊匹配,對術后種植體實際位置與術前種植體設計植入位置之間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進行測量。測量3次,取平均值,保留3位有效數字。
1.6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醫學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分別為(0.732±0.273) mm、(0.713±0.251) mm、(1.528±0.524) mm、(1.351±0.690) mm、(4.397±0.690)°。兩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均明顯小于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P<0.05),種植體頸部水平及根端水平偏差均明顯大于種植體頸部垂直及根端垂直偏差(P<0.05)。A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均明顯小于B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術前資料的收集及合理的手術設計不只是種植手術所需要關注的內容,如何將種植體精確地植入到患者口中將是更加值得研究的問題。傳統壓膜式的種植導板種植體的植入位置進行了限制,而且對種植體直徑、方向及深度等沒有限制,因此。傳統壓膜式的種植導板對于頜骨條件不理想的患者存在一些局限性,故在臨床上逐漸減少使用[7-8]。
數字化種植導板是將虛擬信息導向為現實信息的一種載體,是利用導向套管對種植鉆頭進行引導而進行種植窩制備的一種技術。數字化種植導板能夠對鉆頭的角度、深度效果進行控制,根據術前設計好的位置引導種植體進行準確植入,能夠提高手術安全性。導板能夠對重要解剖結構進行避讓,可以預見性地降低手術的風險。數字化種植導板的出現,能夠為種植體的植入定位提供新方法,將數據導入至種植規劃系統后進行三維重建,可視化得到實現,能夠對鄰牙牙根、神經管及上頜竇底等解剖結構進行標記[9-10]。種植方案在進行設計時,能夠對種植思路進行直接反應,同時具有可預見性,種植方案可以進行反復觀察、討論及修改,方案得到確定以后,以導板多為載體,能夠對種植體進行精確復制,為患者制備出精準、個性化的種植導板[11]。數字化種植導板是牙種植體植入手術的重要輔助工具[12]。全程導航系統是利用全程導航工具盒,通過更換不同直徑的套管在窩洞全程預備,包括種植體的植入全程使用導板;先鋒鉆導航系統僅在使用先鋒鉆預備窩洞時使用導板并進行植入位點和大致深度的確定[13]。目前,在種植臨床應用中,關于先鋒鉆導航和全程導航數字化導板的優劣尚無定論,究其原因,病例的具體情況以及醫生的技術水平都會影響最終種植的效果[14]。
本研究以CBCT作為檢查方法,比較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與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牙列缺損患者進行種植義齒修復的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兩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均明顯小于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頸部水平及根端水平偏差均明顯大于種植體頸部垂直及根端垂直偏差。A組的種植體頸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種植體中心軸線角度偏差均明顯小于B組,可以說明改良式全程導航種植導板對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明顯低于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提高種植體的成功率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改良式全程導航導向模板對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控制明顯優于先鋒鉆導航種植導板,對于牙槽嵴條件不佳的患者及臨床操作欠佳的口腔科醫師比較適合,但是受到種植系統的限制;先鋒鉆導航導板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對位置及定位效果進行反復確認,要求臨床操作者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及操作技能。因此,在數字化種植導板的選擇上,應當對患者條件進行綜合考慮,有限選擇改良式全程導航導板用于牙列缺損患者的種植義齒修復。
[參考文獻]
[1]陳桂玲,艾毅龍,余興華,等.關于正畸微種植釘在前牙植入位點的系統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5):389-394.
[2]鄧文正,劉艾芃,鐘凌,等.數字化種植手術導板技術在上頜前后牙區植入精確度差異的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8,34(1):41-43.
[3]郭磊,楊倞,王遠勤.上頜后牙區數字化導板引導下傾斜種植精確性研究[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7):435-438.
[4]欒麗麗,肖慧娟,劉輝,等.SurgiGuide數字化黏膜支持式導板全程引導牙種植術的精確度研究[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9):575-581.
[5]吳英浩.數字化3D打印導板在上前牙種植中的精度評價[D]. 青島:青島大學,2017.
[6]袁治,陳一暉.數字化快速成型牙種植導板輔助修復上前牙種植:12個月隨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7):987-992.
[7]時光輝,任春富,楊中銳,等.數字化快速成型種植導板在上前牙區種植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9):534-536.
[8]林臻彥.先鋒鉆導板與全程導板在上前牙種植手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C].長春:全國牙周病學學術會議,2014.
[9]楊晶,王慶福,王艷穎,等.先鋒鉆導航和全程導航導板在前牙不翻瓣即刻種植手術中的精確性比較[J].天津醫藥,2017,45(10):1083-1087.
[10]李宇,吳鵬,高承志.牙支持式先鋒鉆種植手術導板指引下種植體植入偏離情況[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5,16(2):85-88.
[11]袁治,陳一暉.計算機輔助設計導板修復上頜后種植體頭部和角度偏離不影響種植體的植入精度[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20):2933-2939.
[12]李志剛,劉寧,郝智莉,等.牙種植手術全程導航技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2):70.
[13]劉喆.兩種數字化牙種植手術導向模板在牙種植中的臨床應用對比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7.
[14]趙璟陽,樊林峰,王艷輝,等.數字化導板在口腔種植臨床應用中的精確度評價[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5,13(6):508-514.
[收稿日期]2021-03-23
本文引用格式:劉夢娜,游希.兩種種植導板對牙種植體植入精度的影響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1):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