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6年,美國醫生愛德華·胡美在長沙創辦了湖南省第一所西醫醫院雅禮醫院。盡管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也會用西醫創造“奇跡”來感化信眾,但是,在胡美身上,才真正體現出西醫與中醫的系統性沖突。
西醫進入中國必須依賴的路徑
1906年的長沙,依然是中醫的天下。找外國醫生看病,在當地一度被認為是“犯忌”。有人看到醫生的白大褂,大驚失色,以為醫生是在為自己送終。
雅禮醫院開業時,整個湖南省都還沒開辦主要的外科手術,中國朋友建議胡美一定要慎重,循序漸進。此前,有傳教士醫生為病人做手術,必須在室外開闊地帶,方便大家觀看,這種觀看其實就是監督,因為常有傳言,外國人是來“偷器官”的。這樣的警告當然是出于好心,胡美決定延后開展手術業務。
但是,第一位外科病人提前到來,是一個大腿中彈的黃姓土匪,是地方長官正在大力搜尋的歹徒。腿上的傷勢,使他很容易暴露。幸運的是,一位愛爾蘭外科醫生剛好到達這里,胡美請他來參加手術。他們找到一塊棄用的門板放在一些包裝盒上,算是臨時的手術臺。麻醉用的是氯仿。手術很順利,胡美取出了一枚舊式子彈。
土匪在出院后的兩周內,每天都來診所檢查傷口,他怕官兵追捕和檢查他,如果他們在他的大腿上發現傷疤,就會懷疑是子彈造成的傷口。最終,他痊愈了,沒有留下很明顯的傷疤。
沒過多久,長沙出現針對外國人的騷亂,這個土匪是隊伍中的一員,他阻止了同伙對雅禮醫院發動的襲擊。這是中國最傳統的報恩故事,也顯示了西醫進入中國必須依賴的路徑;通過難以置信的奇跡,來取得人們的信任,同時也傳遞了現代醫學的威力。
胡美與名中醫的同臺競技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雅禮醫院的影響力仍越來越大。當時,長沙的官員和當地有勢力的鄉紳,都是把中醫請回家看病。有一次,長沙的財政主管梁先生病倒了,派轎子來請胡美,當胡美抵達時,他發現長沙最好的中醫王老先生也在。
在長沙,這是第一次把最有名的中醫和西醫請到同一個病人家里,在中國歷史上,這也是十分罕見的事件:中西醫同臺競技,現代性十足。
王先生坐在病人床左邊的椅子上,面對著病人凝視了很久之后,才開始檢查他的頭部:臉部和脖子有腫塊,脖子上有靜脈震動。他問病人:病了多久?這是第一次發病還是反復發作?……
輪到胡美了。他按照西醫的檢查方式給昏迷的病人檢查,感覺脈搏,檢查瞳孔、舌頭、反射,使用聽診器和溫度計,測量血壓……
這次同臺競技,算是打了個平手。西醫的診斷結果和中醫相同,病人得的是腎病和心臟病。病人幾天后不治而亡。而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診斷結束后兩人的對話。胡美強調的是實驗,而王老先生強調的則是傳統。兩人都清楚,對方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話語體系。中醫追隨的是經驗,西醫依靠的是實驗。而胡美來華的目的,就是要開辦一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醫學院,也就是“現代醫學院”。
湘雅醫院的國有化
1905年胡美初到長沙時,根本不敢馬上開醫院。他先花了一年時間學習漢語。等到醫院開張時,他已經會問病人“貴姓”“貴庚”。胡美建立現代醫學體系的過程,同時也是融入中國文化的過程。
1909年,妮娜·蓋妮珍小姐來到長沙,幫助胡美開辦護士學校。1911年學校開張之際,她選擇了“護衛專家”來作為“護士”的替換詞,用來吸引當地的家長。在當時的觀念中,根本不能接受女孩子去照顧外面的男人,這個學校對當地的女孩來講是個驚人的創新。不過,事實證明她們能夠成為很好的學生,她們很快就精通了包扎等基本技能,漸漸地,她們的父母也認同了自己的孩子做化學和物理實驗。
1914年,雅禮醫院終于發展為集醫院、醫學院、護士學校為一體的湘雅醫院,董事會中不乏長沙本地的大佬,他們大都找胡美看過病,痊愈后與之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系。其中最關鍵的是湖南都督譚延闿,他的肺炎被治愈后,“完全被現代醫學折服了”,他勸說士紳們同意湖南省與美國耶魯大學使團合作,開辦現代醫學教育。
1926年,蔣介石率北伐軍進駐長沙,此時,他正遭受牙疼的折磨。湘雅醫院的醫生為蔣介石檢查了牙齒并拔了牙。之后,美國醫生請求蔣介石成為湘雅醫院的資助人。其時恰逢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蔣介石希望教育部選擇一組醫學院,進行國有化。他對西醫進行了一種新的政治化:西醫不再是西方的、洋人的、充滿陰謀的,而是中國的、現代的、日常的。幾年后,教育部確立了湘雅醫學院的國立性質,同年,胡美辭去了在中國的管理職位。
隨后,抗戰爆發,長沙陷入敵人手中,湘雅醫院被迫西遷。同時,湘雅醫學院在中國已經有著第一流的聲譽,他們為前線組織各種醫療小組,已經完全本土化了。(摘自《看歷史》 黃小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