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富
股市中,新手與老手有很大的差別,入市前三五年是一個學習證券、金融、財務知識時期。炒股前五年,勤奮者基本上都能將這些基礎知識學完,若是特別勤奮者,在此之上還可能自己有了方法總結。
投資者入市五年甚至十年,如果還沒有找到自己適合的交易方法,實現較穩定的賺錢模式,那么就必須深度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了:
以上幾個問題并不復雜但至關重要,這其實就是認識自我的幾個問題。如能就這幾個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那么就能解決許多交易中出現的障礙。
譬如,“我適應市場,還是市場適應我?”這個問題。如果你深度思考就會知道,交易必須遵循市場表現去操作。看錯了就要認,該撤就要撤。有些人總認為市場經常與自己作對,認為自己運氣不好,這是典型認知問題,市場不可能來適應你,做得不好只有在自身上找原因,并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又譬如,如果你不清楚知道自己是什么類型選手,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投機與投資是兩種交易方式,他們之間并不矛盾,但在策略上區別甚大。分清個人屬投機者還是投資者后,投機的就專門去投機,投資的就專門去投資。別想著一會投機一會投資。
再譬如,“多年交易實踐自己是什么風格。很多人對自己屬于哪一類風格是沒有嚴格定義的。短炒、波段、中長線持股等交易策略有很大差別,策略不同交易就不同。如果不能好好理解和明白這點,短炒變長線,中線變短炒,這些行為反復上演就會出現患得患失狀態。操作風格中,短炒、波段、中長線都兼有的混合型者,大部分很難取得好成績。混合型交易者一定會有更多的交易出現短、中、長混淆。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都沒能很明確了解自己,那么你就不太可能在多年交易實踐中形成一套有規律的交易模式,因為這里面存在必然因果關系。
一套有規律的交易模式,它實際相當于現代化工廠中的一條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其最基本的特點是:各個工序都是經過設計的,具有標準化,可數據化的特征。股票市場中,一套有規律的交易模式,選股、買、賣、倉位、風控等等環節,都是可明確數據化的。這樣才能形成有規律的交易。形成了規律才能穩定,穩定才是長期賺錢的根本。
如果一個人在交易上,時而以投機去交易,時而以投資去交易,一會短炒,一會做長線,試問何來標準化?不能形成規律化的交易,就是散兵游勇打游擊,見機行事,事事不穩。混合型交易者在市場環境較好時也能實現盈利,但不存在長期較穩定獲利的基礎。
就以上四個問題,凡是屬于混合型的99%都得做自我改變,否則離成功很遙遠!混合型中,大部分投資者知識面較廣,看似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但交易結果大都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未能做到專一!混合型中有1%也很成功,那是天才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