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營銷”
電商平臺借力潮玩市場的熱潮,推出“圖書盲盒”;出版機構或親自下場,或借助網紅、大V,開展直播帶貨,出版業近期出現的一些“花式營銷”引人關注。對此,有人點贊是行業突圍創新,有人則批評是飲鴆止渴。
目前人們對圖書的心理價位本就不高,那些偏離圖書核心閱讀功能的“花式營銷”不免會貶損甚至消解圖書這一文化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長遠看來并不利于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
“優質點評”
據報道,在一些點評類APP上,醫院也像餐館、游樂園一樣成為被打分的客體。點評平臺上醫院的評分普遍不高。而一些被平臺認定為“優質點評”的評價,內容不乏侮辱性言辭。一些醫務工作者深恐此類APP成為網暴醫生的又一個渠道。
醫院并不是點評不得,只是要看怎么個“點”法。網絡暴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發生,針對醫生的“點評”同樣不能觸碰法律紅線,網絡平臺更不能為惡意差評打上“優質評價”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