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卡角,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端,也是整個歐洲大陸的最西端,被人稱為“歐洲之角”。從地圖上看,葡萄牙的國土好比一張人臉的側面,羅卡角的位置就是他的鼻尖處。而這個鼻尖處自然也是整個歐洲大陸最先聞到大西洋氣息的地方。大西洋的兼天涌浪,激情滿懷,呼嘯而來,一路勢不可擋。直至到了羅卡角,無拘無束的波浪不得不停下歡騰的腳步,開始探頭探腦地打量著橫亙在它們面前的這一塊塊巨巖峭壁,幾經試探之后,它們終于明白,這里,已經是浩瀚大洋的最后疆界。羅卡,葡萄牙語的意思就是巖石。140米高的巨巖,挽手把臂,站成一道懸崖,威嚴而冷峻。羅卡角,是這塊大陸的疆界,是人們駐足眺望大海的地方。于是,有人在羅卡角的山坡上,豎立起一塊頂上鑲有十字架的石碑,上面鐫刻著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的名句:“陸止于此,海始于斯。”
? 這富含哲理和詩意的句子,確實令人著迷。五百多年來,游人們大多是奔著卡蒙斯的詩句來的。他們都想親眼看一看這陸地的盡頭和大海的起點是什么模樣。自然,還想沐著大西洋的海風,聽著海浪的吟嘯,來感受一番當初那些勇于弄潮者的心情。
? 其實,只要站在羅卡角開滿黃色野花的山坡上,眺望面前藍色無垠的大西洋,心里自然會涌起一種激情,渴望駕一葉輕舟,乘長風破萬里浪,無遮無攔、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海天之間。
? “海草滿頭,海鷗在肩”,是葡萄牙詩人對羅卡角深情的描述。這群生活在半島西部,與大海為鄰的居民,從來不乏詩人的浪漫和想象。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被稱為大航海時代。這期間,造船術和航海術日漸發(fā)展,面海而居的葡萄牙人,自然更想知道浩瀚波濤的彼岸,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 羅卡角的建筑物不多,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矗立于山頂?shù)臒羲w壑t白相間的顏色,就像一個戴著頂紅色氈帽的葡萄牙老人,挺胸翹望著大海,孤獨而驕傲。這就是航海界無人不曉的羅卡角燈塔,在過去的200年間,曾為至少140萬艘在大西洋航行的大小船只指明坐標。在離停車場不遠處有一座紅瓦黃墻的房子——羅卡角郵局。說是郵局,但它不承擔郵政業(yè)務,它的功能只有一個,就是向前來羅卡角的游客出售羅卡角明信片、羅卡角特種郵票和羅卡角登臨證書。郵局里有一位上了年紀的業(yè)務員負責在證書上蓋上火漆大印。老人動作遲緩而態(tài)度極其認真,當他舉起圓形的銅郵戳要往證書上蓋下時,那種專注而肅穆的神情,讓人不由心生敬意。
? 這里是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也是世界走向海洋的起點。羅卡角上這座孤獨而堅定的燈塔,見證了人類向海的勇氣和意志。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1.12黃文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