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深圳出差,返京時在貴賓室休息候機,突然聽到廣播里叫我的名字,到前臺才發現我手機落在餐廳了,她們費了番力氣才查到是我的手機。我連說幾聲謝謝,回到座位。過了一會,一個服務員走過來,遞給我一張小紙條,輕聲跟我說:不好意思打擾了,曹先生,能否麻煩你給這上面的客服打個電話,表揚一下剛才撿到你手機的那個服務員。
雖然充滿謝意,但這樣被要求“打電話表揚”,心里還是略有點別扭。她顯然看出我的小別扭,解釋說:請曹先生諒解,其實我們也不愿意提這個要求,不過我們挺缺少這種鼓勵和表揚的。我們的態度稍有讓乘客不滿意,服務稍有不周,乘客就會吐槽和投訴;可如果我們的服務讓乘客很滿意,比如像剛才這樣替你收好手機,很少有人打電話感謝和表揚。其實滿意的乘客遠比不滿意的乘客多很多,但因為人們愛投訴,卻不愛表揚,讓我們有時承受很多壓力和委屈。
幾句話讓我感到很羞愧,立刻給客服打了一個感謝的電話。是啊,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欠著別人很多這種表揚。以前聽說“求求你表揚我”的故事時都不是太能理解,聽了服務員這段話,我理解了她們的無奈。
登機后,剛坐下,就聽到鄰座一個大叔打電話大聲地投訴:你們太過分了,我是你們尊貴的白金卡客戶,剛才辦登機牌時我要第一排的座位,你們說沒有了,我現在上來了,明明第一排還有空位。別解釋,別解釋,告訴我你的工號?!@大叔可能誤解了,第一排空著的那個位置其實是空保坐的。確實,人們太愛投訴了,稍微遇到一點兒不爽就憤怒地投訴。
乘客下飛機時乘務長一般都會站在艙門口,一邊鞠躬一邊對每一個經過的乘客說:感謝您的乘機。有人做過統計,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會說一聲“感謝你們的服務”,甚至連起碼的眼神回應都沒有,大家都覺得這好像是應該的。我們覺得花錢買機票,享受這些服務天經地義和心安理得,卻沒有意識到,我們的關系是平等的,花了錢并不是大爺,感到滿意了就應該說聲謝謝,就應該打一個表揚的電話。要形成一個健康的服務生態,絕不只是服務者的笑臉,也需要被服務者的體貼理解和善意的回應。
我們太習慣把“維權”掛在嘴上了,缺少一分同情的理解;動不動就打電話投訴,卻吝于說一聲謝謝,吝于打一個表揚的電話;要求服務人員時刻保持笑臉,自己卻板著一張臉,意識不到微笑其實應該是相互的。我們在服務員面前,把自己的缺乏耐心和缺乏尊重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人的素質體現在他對服務人員的態度上(還有人說,男人婚前對待服務員的態度就是婚后對待老婆的態度),我們很多人習慣了對服務人員提各種要求,習慣在服務人員面前頤指氣使,還沒有學會怎么尊重服務人員,沒有學會怎么做一個禮貌的、得體的被服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