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儼炯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4)
國家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對職業教育的專業適應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以實踐教學為基礎,而實踐教學條件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基礎[1]。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實訓室規模、設備數量不斷擴大,實訓室管理人員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對實訓室開放、共享的需求與實訓室的規范、安全管理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
目前,對實訓室開放、共享式管理方式,主要為實訓室管理員管理或門禁系統授權管理。人力管理的方式成本過高,并很難做到“開放期全程監控”“課余學習時間全程開放”,另外,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有風險的人為因素;門禁系統授權方式,管理的最小單元是實訓室,很難估量一間實訓室同一時段合適的授權量,也無法監控和管理前一時段和后一時段不同申請者的設備使用權,無法保證實訓室有序開放。
本系統基于華為的OceanConnect物聯網平臺,針對實訓室的特點和智能化需求,定制綜合型的智慧實訓室解決方案。OceanConnect平臺擁有接入無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彈性伸縮、能力開放等特點,可以大大節約項目開放的周期,節約項目成本,適合特殊功能定制。通過OceanConnect平臺的賦能,智慧實訓室可以實現安全、高效的開放與共享,讓實訓室利用最大化;讓實訓室設備資產管理更智能;經后期開發,可以利用OceanConnect平臺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功能,為改善實訓教學效果提供數據支撐。
基于OceanConnect平臺的智慧實訓室,可以通過分級授權門禁系統,實時監控,Openov視頻識別,保障開放有序。通過感知層的煙霧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采集設備,進行全天候采集數據,并上傳至平臺層完成數據的分析,對異常情況在管理員終端進行遠程報警,保障智慧實訓室安全的開放與共享。由于OceanConnect平臺接入無關的高兼容性,可確保感知層的設備接入種類和數量,讓智慧實訓室無數據盲區和死角。OceanConnect平臺接入方式多樣,如重要參數設備可以直連場景接入OceanConnect,數據簡單設備可以用智能網關的方式接入OceanConnect,普通實訓設備可以通過間接方式接入OceanConnect。智慧實訓室接入OceanConnect平臺的最小單元是儀器設備,使用者可以通過應用層在終端平臺隨時查看、隨時預約,確保智慧實訓室高效的開放與共享。通過RFID電子標簽的方式,為實訓室的設備建立電子臺賬。通過非直連的方式數據接入OceanConnect平臺。每個設備都有唯一的ID,可以實現設備的定位空間,標記資產,高速盤點。智慧實訓室利用感知層充分采集學習者及設備的各項數據,在OceanConnect平臺層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再通過應用層反饋、推送給教學者和學習者,為教學者提供有利于改善實訓教學的學情分析。為學習者建立并提供實訓檔案,提供與其他學習者的橫向比較數據,激勵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智慧實訓室網絡拓撲圖如圖1所示。

圖1 智慧實訓室網絡拓撲
系統感知層主要進行實訓室的各種數據的采集,將物理信息轉換為電信號。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各種傳感器、攝像頭、RFID標簽、門禁系統、電源系統等。上述設備組成了一個感知網絡,如果是多個實訓室,就有多個感知網絡。在感知網絡里面,采取WIFI、ZigBee、RS485等通信方式,實現區域內的短距離通信。
系統傳輸層是將感知層的數據,通過遠距離傳輸到物聯網云平臺,常用的通信方式有Internet、2G、3G、NB-IoT等,為了提高傳輸效率和處理實效,系統利用物聯網網關對實時數據進行預處理,從而實現感知層和應用層數據高效對接。
本系統利用物聯網應用構建器OceanBooster,進行系統應用層的開發。OceanBooster是華為物聯網針對物聯網應用提供的應用開發平臺,可涵蓋物聯網行業的核心應用場景,集成了Web在線開發、微服務開發等便利物聯網開發工具,可以快速構建應用,大大加快開發進程。
本系統設計物聯網網關,網關支持傳統設備和傳感器節點等大量傳統設備通過WIFI、ZigBee等通信方式安全地連接互聯網或云端,可以將原本獨立的終端,組成感知網絡,并將傳統設備接入OceanConnect平臺。物聯網網關還能對傳感器節點進行管理與控制,能夠進行邊緣計算,將多個服務進行集成,避免因數據傳輸造成的延時,也避免將大量的數據傳輸到云端,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本系統的物聯網網關系統由主控制器、ZigBee、NB-IOT模塊、485接口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網關系統
本系統網關采用STM32L431RCT6為主控制芯片,該芯片為ARM Cortex-M4內核,在80MHz頻率下能達到100DMIPS的性能,具備ART AcceleratorTM高效讀取閃存技術,具有FlexPowerControl技術能對功耗進行靈活管理,使得其具有超低功耗、高性能,內部資源豐富的特點。
2014年5月,華為聯合沃達豐提出NB-M2M技術。2016年,第一款商用的NB-IoT芯片完成測試。全國范圍內的NB-IoT網絡基站將近150萬個,預計2025年達到300萬個,連接數達到12億。
本系統選用NB35-A通信模塊,模塊為華為海思Boudica150的通信模組BC35-G,支持IPv4/IPv6/UDP/CoAP/LwM2M/Non-IP/DTLS/TCP/
MQTT等通信協議[2],具有低延時、低功率、性價比高等特點。
本系統用到的傳感器種類眾多,有MQ-2可燃氣體傳感器,當實訓室有可燃氣體時,傳感器電導率將發生變化;紅外傳感器用于檢測實訓室的窗戶的關閉情況,通過485通信接口連接網關;溫濕度傳感器、霍爾門控傳感器,通過ZigBee網絡將數據傳遞給網關。
本系統提供ZigBee通信方式。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標準的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3]。在物聯網網關中作為內網的通信方式的一種,實現感知層設備的短距離組網。ZigBee的網絡拓撲結構可以組成極為復雜的網絡,具有自組織、自愈等功能。
485通信接口是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接口方式,可以通過有線的方式實現SPI、I2C通信協議的感知層設備與網絡層的連接。485通信傳輸速率可達10Mbps,距離可達3000m,可以滿足系統的要求。
本系統選用LiteOS輕量級操作系統。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是華為公司為IoT領域構建的操作系統,其大小為10KB。具備零配置、自組網、自發現等能力,讓使用LiteOS操作系統的物聯網設備能快速、自動接入網絡。LiteOS系統是為物聯網系統量身定做的操作系統,具有很強的實時性、穩定性、可裁剪性,主要包括任務管理、內存管理、通信機制、中斷管理、隊列管理、事件管理等操作系統基礎組件。
本系統利用物聯網電源線的方式,讓需要單獨授權、監控使用情況的特殊設備接入物聯網。現有電源控制器不夠智能和便捷,無遠程控制功能。物聯網電源線包括電源輸入端,電源輸出端、微控制器、物聯網通信模板、電能檢測、繼電器、電源模塊。市電進入輸入端后供給電源模塊,該模塊完成降壓、整流、濾波后給微處理器、物聯網通信模塊、電能檢測模塊、輸入輸出指示燈供電。繼電器控制市電是否輸出。初始狀態繼電器為斷開即輸出端無市電輸出。物聯網通信模塊接收到指令和傳遞數據,指令包含供電、斷電、供電時長等,數據包含設備使用時長、電流、功率等。微處理器處理物聯網模塊的命令與數據,控制繼電器的開斷,從電能檢測模塊采集數據,將數據發送給物聯網通信模塊。電能檢測模塊采集供電數據,包括供電時長、電流、功率數據,圖3為物聯網電源線的系統框圖。

圖3 物聯網電源線系統
本文基于華為OceanConnect平臺,提出了智慧實訓室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可以實現實訓室的智能化管理,從而實現實訓室的開放與共享。投入實際使用后,可利用感知層充分采集學習者及設備的各項數據,在OceanConnect平臺層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再通過應用層反饋、推送給教學者和學習者,為教學者提供有利于改善實訓教學的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