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是汽車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直觀反映。
2022年1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 “強化產品召回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專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王贇松介紹到,2021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32次,涉及車輛873萬輛,與2019年召回214批次和2020年召回190批次相比,2021年的召回批次總體較多,召回數量同比增加29%。
據介紹,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產品召回2423次,近5年平均每1.6天發生一次,累計召回汽車9130萬輛,從召回部件結構看,因發動機和電子電器部件存在缺陷召回的,占總數量的84%。2021年我國國內乘用車召回8733735輛,相 比2020年 的6622345輛,同比增長31.88%。這表明企業主動發現問題,通過召回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強化品牌信譽,贏得消費者信任,已成為常態。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召回中,梅賽德斯-奔馳累計實施17次召回,共計2781204輛汽車,位居召回榜第一名;上汽通用五菱的召回數量僅次于奔馳,共計1456677輛;豐田汽車則召回1284896輛,位列第三。
縱觀2021年國內汽車召回,我們可以發現四大新特點。
一是設計原因召回成為最主要因素。從缺陷召回原因看,因制造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15%;因設計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85%。王贇松表示,大部分汽車召回都是產品符合標準,但經使用后發現仍然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這需要企業在設計、生產及售后服務等環節持續進行技術改進與質量提升,并需不斷加強產品安全測試,推動汽車產業鏈質量升級。
二是新能源車召回事件增多。以特斯拉為例,2021年特斯拉全球累計交付車輛高達93.6萬輛,其中國內市場占據51.7%,超過了一半份額。與此同時,其在國內累計進行了 6 次召回,召回占新能源汽車召回總量的絕大部分,共涉及 543811 輛電動車,覆蓋了進口 Model 3、Model S 以及國產 Model 3、Model Y,遠超 2020 年同期水平。
相關數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6%。到2021年底,我國國內累計召回新能源汽車229次,涉及車輛198萬輛。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呈現出新的安全特點:部分車輛出現了電池化學穩定性、再生制動、碰撞兼容性等新型風險類型。

?
第三是機動車排放召回步入正軌。數據顯示, 在機動車排放召回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召回車輛144萬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機動車碳排放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影響。為了減少機動車排放物帶來的空氣污染,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生態環境部制定并發布了《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針對部分車型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還原劑儲液箱、三元催化反應器、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等重點排放零部件加強監管,至此機動車排放召回工作步入正軌。
最后一點是OTA召回成重要手段。以2021年汽車召回“大戶”奔馳為例,其大部分召回并非硬件故障,而是通信模塊軟件問題。奔馳可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車輛免費升級。2021 年,我國汽車市場OTA 召回事件共有 10 起,涉及缺陷車輛 292 萬輛。企業通過遠程升級OTA 方式對已銷售車輛某些功能或性能進行改進、優化,不僅節約時間,還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大部分 OTA 召回在3個月內完成 90%,汽車召回完成率顯著提高。

據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主任王琰介紹,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保持在15%左右,預測2025年市場滲透率將超過75%。根據企業OTA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企業OTA升級涉及數量呈爆發式增長趨勢;2021年企業報告OTA升級351次,涉及車輛3424萬輛,較2020年同期分別上升了55%和307%;2021年新能源汽車OTA升級占比64%,同時傳統燃油車OTA升級也在增加。OTA升級主要涉及娛樂系統、整車系統和信息與數據系統三大主流系統,占比為涉及車輛的86%。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以及OTA技術的普及,OTA逐漸成為汽車后市場車輛安全改進和服務的重要手段,但同時OTA升級理應受到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新聞宣傳處處長唐冀平表示,缺陷產品召回是國際通行的產品安全管理制度,在改善產品質量、維護公共安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完善國內汽車市場召回制度,市場監管總局將從建立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規范OTA技術在召回中的應用、探索推進沙盒監管制度、完善網上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等4個方面實施產品安全監管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