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 梁雪云

2021年12月26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撰寫的《新聞評論實戰教程》亮相上海新華書店日月光店“全國新書發布廳”。他說:“我的評論寫作可以說就是我的人生,多年來,評論寫作成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寫作過程就是人生展開的過程。我喜歡這份事業。”
米博華從事新聞評論工作近30年,5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特別獎,是第五屆范長江新聞獎得主。《新聞評論實戰教程》基于其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對新聞評論做了系統的理論梳理,既闡明新聞評論的基本理念,又涵蓋評論業務的重要環節,并結合具有示范性的作品,以黨報評論員的視野和立場,多角度呈現評論寫作的規律與技巧。
新聞評論是復雜而艱苦的思想勞動,《新聞評論實戰教程》從評論要素、文體類型、基礎訓練、職業修養四個維度,歸納總結了評論寫作的八個關鍵要素:從基本要求來看,立場是根本、論者是主角、見解是關鍵、思考是基礎;從寫作環節來看,包括選題環節、結構環節、表達環節和修改環節。八個要素是道與技的辯證關系,既是評論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評論寫作的根本原則。
新聞評論又是最講政治的一種寫作形式。書中提出,“因時因事而變,是政論家最重要的品質”,“評論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從事評論工作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對政治理論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同時對社會生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不論時代如何變化,新聞評論的硬核都是對社會現象的認知和準確鮮明而又恰如其分的表達。
2017年受聘擔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從新聞實踐者轉型成為新聞教育者,米博華在教學中發現,新聞評論類教材多理論而少實務,深感著述新聞評論實戰教程的必要性?!缎侣勗u論實戰教程》采用一節一案例、講透一種方法或闡發一個道理的敘述結構,小角度切入,而又不局限于案例本身,探討問題,突出實用,既是一本方法論,也是一本實操手冊。書中不只有評論寫作技巧,還有邏輯思維理性表達的方法,有助于啟發評論思維,培養正確、公允、理性的評論素養,對新聞評論從業者、傳媒院校師生及評論愛好者都有參考借鑒價值。
米博華曾在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崗位工作10余年,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重要歷史事件,用評論的方式見證時代前行、社會進步。書末以拉頁形式呈現的《人民日報》評論修改稿影印件,頗具史料價值。
在眾聲喧嘩的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如何評論成為一門必修課?!斑@是一本專業書,也滲透了個人對生活的體會?!痹诿撞┤A看來,能讓讀者喜歡、信服的評論,必然有微妙的共情之處,“但凡我寫到心悸、心動甚至流淚的段落,讀者也會怦然心動”。評論,并非煽動情緒,特別是進入社會公共寫作領域、擔負社會責任的評論,首先要把道理說清楚、說明白,其次才是文采與氣韻。
在米博華眼中,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三個“實”:“扎實最可貴——新聞工作藏不了拙,騙不了人。文章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文字駕馭能力,記錄著學習歷程,檢視著工作態度。踏實最可靠——干新聞工作,思想越豐富、反應越機敏越好,但工作本身則是越單純、越專心越好。老實最可貴——不管時代怎樣變化,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