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小刺
隧道就快修建好了,洪翼舟要求再做一次超前預報,工人挺惱火的,畢竟做一次要浪費很多時間,他們夜以繼日地趕工,就是為了隧道能早日建成。可他們不知道,更大的麻煩還在后面——透水了。
人員緊急撤離、斷電加引爆,好不容易勉強終止了事故,沒有人員傷亡,洪翼舟卻發現,他們修建隧道的云蕩山時刻都在發生變化,這種地質大變動會引發山體滑坡。
為了給工程部數據,洪翼舟不顧“蜀道之難”,去翻山越嶺。他預測得沒錯,對面山上出現了一道裂縫,居民區也發生了地陷,大地“轟”一聲綻開大坑,人群和車輛都直直地砸進去。
洪翼舟的爸爸作為一名老鐵道兵,第一時間沖去救人,再次遇到落石后,和一群人被困在了洞里。
洪爸揪出衣服里的羽毛測風找路,終于在頭頂上發現了出口。他想爬過去,但巖洞太陡峭了,繩子把他掛住才沒摔死。
他們要繼續找路,卻出現了分歧,洪爸要順著風走,洪翼舟說,現在外溫低,風向是反的,堅持讓大家跟自己走。而山還在震動,他們身后的路塌了,徹底沒有了退路,但前方出口被突升的水位堵死了。
洪翼舟對水有心理陰影,沒法探下去。因為小時候,有次等不來正在工作的爸爸,媽媽又著急去醫院,年幼的他便去載媽媽,沒想到遇到了事故,媽媽掉進水里淹死了。而他和爸爸的關系,也正因此變得微妙。
此刻工程部的人也不好過,為了防止隧道被損,他們需要炸掉一部分山體,形成阻攔以保護隧道,時間迫在眉睫,但模擬了幾次,都沒找到合適的爆破點。
探測儀還在記錄,且為他們提供了新地點,只是需要疏散人群,洪翼舟他們也因此等到了救援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總工程師很快發現,有一部分百姓根本來不及撤退,巨大的難題擺在了他們眼前:犧牲那些百姓,還是炸毀修建了10年就要竣工的隧道?為了這條隧道,有人犧牲,有人摔碎了髕骨,耗資無數,更何況百姓就靠這條隧道去往外面啊!
工程師下令炸隧道,所有人的心都在滴血時,洪翼舟緊急連線他們,說他發現云蕩山后有一座小山,很適合炸毀攔截。但那里巖壁太軟,炸藥無法傳過去,洪翼舟決定在暴雨中徒手攀巖運送炸藥。
所有人都知道,他這趟不一定能活著回來,洪翼舟卻很堅定,只是沒想到,自己第一次腳滑時,爸爸拖住了自己,爸爸也跟上來了。
而最后一段山程,因為實在太陡峭,洪翼舟只能把爸爸當落腳點,躍上目的地,然后眼睜睜看著爸爸落下山崖。好在任務圓滿完成。
觀后感:鐵道兵誕生于1948 年,承擔修建了中國鐵路大動脈過程,以及大批公路、機場等國家重要設施。成昆鐵路、襄渝鐵路等的修建,平均每一公里就犧牲一個鐵道兵,很多隧道出口的山坡上布滿了陵墓,他們是和平時期傷亡最大的部隊。
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可能更多的是對修鐵路、隧道更完整的認知,能清晰看到鐵道兵們的血和淚,學識和堅韌。讓我也很想成為一位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