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時學
若干年前,一位美國學者感嘆:如果提出“門羅主義”的美國前總統門羅看到今天中國、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在拉美的存在,他必定會“在棺材里打滾”。
近日,美國共和黨籍議員馬特?蓋茨在批評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時聲稱,中國與阿毛在核能等.方面的合作是對“門羅主義”的直接挑戰,美國必須更加關注中國茬拉美的存在,否則會難以逃脫“衰落大國”的命運。
1823年12月2日,時任美國總統門羅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提出美國外交政策的三點原則:不再.殖民,不干涂和“美洲體系”。這三點原則被后世稱為“門羅主義”,它試圖通過鼓吹“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抵御歐洲在西半球的擴張,確保美國的自身利益不受外來力量的挑戰。當然,“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際上就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由此可見,“門羅主義”是美國維護西半球傳統勢力范圍、干涉拉美國家內政的一種具有霸權主義特征的外交理念。如今,“門羅主義”攻擊的目標也早已發生變化,從歐洲變為中國、俄羅斯、伊朗及所有美國“看不順眼”的非西半年國家。
奧巴馬政府曾為善美拉關系而表示要放棄“門羅主義”。2013年11月18日,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曾在美洲國家組織的一次會議上說,“門羅主義”一去不復返了,獲得拉美國家與會者的長時間掌聲。豈料特朗普入主白宮后,“門羅主義”再度借尸還魂。2018年2月2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訪問拉美前夕表示,“門羅主義”沒有過時,美國不會放棄它,因為“中國與拉美走得越來越近”。
不管美國政客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還是有意裝聾作啞,“門羅主義”早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美國與拉美國家的關系不應以“門羅主義”為基石,更不該以r“門羅主義為武器,來攻擊中國與拉美國家的關系。
美國政客聲稱中國與阿根廷合作挑戰“門羅主義”,事實上,無論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的國家主權原則,還是全球化趨勢的巨大動力,都尊重各國在自愿、自主、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他國發展關系。深化中阿合作既是雙方民心所向,也是兩個主權國家作出的外交選擇。
一方面,中阿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會損害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美國個別政客的警覺和擔心是多余的?另=方面,中阿合作也不會受任荷尊三方的影響,不會因門羅“在棺材里打滾”而停滯不前,因此,美國個別政客的焦慮和恐懼也是徒勞的。
中國愿意與阿根廷共享麥展機遇,力所能及地幫助阿才艮廷克服目前的經濟困難,繼續繇力阿根廷擴大出口和產業升級。可以預料,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國家也不會因“門羅主義2,死灰復燃而不再與中國發展關系。正如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所說,阿方將繼續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深化貿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阿投資合作。阿方愿在國際多邊框架內同中方密切配合,踐行多邊主義,為促進拉共體同中國合作發揮更大作用。
2017年5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來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阿根廷時任總統馬克里時說,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福。中方愿同拉美加強合作,包括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實現中拉發展成略對接。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阿根廷與中國于近日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這說明,阿根廷已充分了解到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預拜,“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助于振興阿根廷經濟。一個擺脫經濟蕭條的阿根廷,其積極影響將向更廣闊的美洲大陸輻射,美國大可不必將阿根廷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挑戰。
中阿合作主要包括元首外交、政黨和議會交往、雙邊貿易、直接投資"金融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等。中美關系同樣包括這些內容和形式,難道這也是對“門羅主義”的挑戰?
總而言之,積極拓展同發展中國家務實合作,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合作會成為踐行這一外交理念的“抓手”。不論門羅是否會“在棺材里打滾”,中國與拉美國家的關系都會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繼續穩步前進。▲(作者是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環球時報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