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趙秋利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研究意義】在全球經濟迅猛發(fā)展的同時,工業(yè)污染也日益嚴重,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已然成為全球環(huán)境問題之一。鉛污染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了不良影響,危害到人類健康。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是將螯合劑、酸/堿/鹽溶液、絡合物、表面活性劑等與水或沖洗劑一起注入到污染土壤中,通過相關化學物理反應達到降低土壤重金屬的目的[1-5],治理鉛(Pb)污染對環(huán)境凈化意義重大。【前人研究進展】淋洗劑的濃度[6-7]、淋洗時間[8-9]、復合淋洗固液比[10]、淋洗溫度[11]、淋洗次數(shù)[12]等對鉛污染的淋洗效果均存在差異。草酸、氯化鐵、草酸-FeCl3復合劑對Pb的淋洗效果依次遞增[13-15];淋洗劑濃度相同條件下,土壤鉛的淋洗效果EDTA-Na2最好,檸檬酸次之,蘋果酸最低[16-18]。FeCl3-檸檬酸在不同溫度、pH條件下,通過其對土壤中Pb淋洗機理和動力學特點的研究[19],淋洗過程可分為快速增長、緩慢增長和解吸平穩(wěn)[20]3個階段,隨淋洗時間延長,Pb淋洗效果逐漸增大。通過對比檸檬酸、FeCl3、EDTA 3種對環(huán)境產生副作用低的淋洗劑,F(xiàn)eCl3淋洗過的土壤酸性最高,EDTA淋洗過的污染土壤中容易殘留EDTA,導致后期土壤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21]。一些學者通過研究淋洗后土壤的滲透指標和各項力學指標[22],得到處理土壤再次利用的參數(shù)依據(jù)。【研究切入點】目前,采用的化學淋洗方法眾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淋洗效果好、成本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二次污染小的方向發(fā)展。【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常見的幾種淋洗劑在濃度、溫度、pH、復合配比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析,以期優(yōu)選淋洗劑并提出后期研究的主要方向,為鉛污染土壤恢復提供基礎依據(jù)。
1.1.1 供試土壤 供試土壤采自云南省蘭坪鉛鋅礦區(qū)周邊農田土壤,采用蛇形布點法采集表層(0~20 cm)土壤樣品。供試土壤為中性黏壤土,土壤Pb含量為102.95 mg/kg。土樣經過自然風干,剔除雜物,研磨后過2 mm尼龍篩,裝存?zhèn)溆谩?/p>
1.1.2 洗滌劑 采用6種不同土壤淋洗劑,分別為草酸、酒石酸、氯化鐵、檸檬酸+EDTA、鹽酸和乙酸,均為分析純,試驗溶液均采用超純水配置。
1.2.1 淋洗劑濃度 稱取5.00 g土樣放入250 mL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0 mL溶液:1) 濃度依次為0.05 mg/kg、0.10 mg/kg、0.25 mg/kg、0.50 mg/kg、1.00 mg/kg的草酸溶液;2) 濃度依次為0.25 mol/L、0.50 mol/L、0.75 mol/L、1.00 mol/L的酒石酸溶液;3) 濃度依次為0.40 mg/kg、0.80 mg/kg、1.20 mg/kg、1.60 mg/kg的氯化鐵溶液;4) 濃度依次為0.50 mg/kg、0.75 mg/kg、1.00 mg/kg的檸檬酸溶液;5) 濃度依次為0.01 mol/L、0.05 mol/L、0.10 mol/L、0.15 mol/L、0.20 mol/L的鹽酸溶液;6) 濃度依次為0.10 mg/kg、0.20 mg/kg、0.40 mg/kg的乙酸溶液。在25℃、200 r/min條件下恒溫振蕩6 h后,3 000 r/min離心15 min過0.45 μm濾膜,收集濾液,并用蒸餾水定容至50 mL。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濾液中Pb含量,并計算Pb的淋洗效率,每個處理重復3次。
1.2.2 淋洗時間 稱取5.00 g土樣放入250 mL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加入100 mL濃度為1.0 mol/L的酒石酸、檸檬酸溶液及0.2 mol/L的鹽酸溶液。在25℃、200 r/min條件下,將酒石酸恒溫振蕩1 h、3 h、5 h、7 h;將檸檬酸恒溫振蕩2 h、4 h、6 h、8 h;將鹽酸恒溫振蕩2 h、4 h、6 h。在3 000 r/min離心15 min過0.45 μm濾膜,收集濾液,并用蒸餾水定容至50 mL。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濾液中Pb含量,并計算Pb的淋洗效率。每個處理重復3次。
1.2.3 淋洗液溫度 稱取5.00 g土樣于250 mL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加入100 mL濃度為1.0 mol/L的草酸溶液和氯化鐵溶液,在25℃、35℃、45℃溫度條件下,以200 r/min振蕩6 h后,3 000 r/min離心15 min過0.45 μm濾膜,收集濾液,并用蒸餾水定容至50 mL。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濾液中Pb含量,計算Pb的淋洗效率。每個處理重復3次。
供試土壤利用T濃硝酸∶T濃鹽酸=1∶3的王水-高氯酸進行消煮,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土樣中Pb含量。
采用Excel 2010和Origin Pro 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
由圖1可見,草酸濃度在0~0.1 mol/L過程中基本呈線性增加,0.1~1 mol/L趨于平緩,其中濃度為0.5 mol/L時Pb的淋洗效率最大為74.06%,大于0.5 mol/L后,淋洗效率略有下降;土壤Pb的淋洗效率在酒石酸的濃度增大過程中逐漸升高,依據(jù)酒石酸濃度從低到高,Pb的淋洗效率依次為1.88%、23.82%、34.00%、38.31%和41.36%,且在濃度為1 mol/L時淋洗效率達最大值;氯化鐵在濃度0~1.2 mol/L對Pb的淋洗效率最高在90%以上,且一直保持增長趨勢;檸檬酸在濃度0~1 mol/L淋洗效率逐漸增長,但增長率低,由0.25 mol/L時的13.31%增至1.00 mol/L時的22.81%;鹽酸在0~0.2 mol/L,淋洗效率隨著鹽酸濃度的增加迅速線性增長且達最大69.35%;乙酸濃度在0.1~0.4 mol/L淋洗效率同樣呈現(xiàn)先增后稍降的趨勢,當濃度為0.2 mol/L時淋洗效率最大,為12.2%,整體淋洗效率最低。
由圖1可見,淋洗效率依次為草酸>鹽酸>酒石酸>檸檬酸>乙酸。在濃度為0~1.2 mol/L時,淋洗初期,不同淋洗劑淋洗效果均出現(xiàn)急劇增長并達到最佳淋洗濃度,隨后淋洗效率趨于平穩(wěn)且增長緩慢或基本無增長,隨著濃度增加后期出現(xiàn)小幅降低趨勢。淋洗劑濃度對草酸淋洗效果影響程度最大,乙酸最小。達到最佳淋洗效果的草酸濃度最低,酒石酸和檸檬酸濃度相對較高。

圖1 不同濃度淋洗劑對土壤Pb的淋洗效率
由圖2可見,在酒石酸最佳淋洗濃度(1 mol/L)條件下,不同時間對土壤Pb的淋洗效果存在差異。淋洗時間為2 h、4 h、6 h和8 h時Pb的淋洗效率依次為12.76%、16.17%、23.10%和28.48%,重金屬Pb的淋洗效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且在時間為7 h時達最佳淋洗效果;不斷增加檸檬酸淋洗劑對土壤的淋洗時間,土壤中鉛的淋洗效率在2 h內急劇增至9.50%,適用檸檬酸淋洗劑8 h后去除率達18.15%,與2 h內相比,土

圖2 不同淋洗時間對土壤Pb的淋洗效率
壤鉛的淋洗效率顯著增加;鹽酸的淋洗效率在2~6 h內淋洗效率也隨著淋洗時間的增加而增大,而且淋洗效率整體較高,因此鹽酸在2 mol/L,6 h對Pb的淋洗效果最好。
從0~8 h內,隨著時間的增長,淋洗效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且接近線性增長,各淋洗劑的淋洗效率依次為鹽酸>酒石酸>檸檬酸。
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氯化鐵和草酸分別在35℃和45℃時淋洗效果最佳,分別達58.00%和67.72%,但相對于氯化鐵、草酸在此溫度區(qū)間內的淋洗效率整體更高一些,淋洗效果更好(圖3)。

圖3 不同淋洗劑溫度對土壤Pb的淋洗效率
由圖4可見,當檸檬酸復配比為5︰5,pH值為3時,對重金屬污染土壤Pb的淋洗效率最高,為50.93%;當pH值為3,EDTA和檸檬酸復配比為3︰7時,對Pb的淋洗效率最高,為63.23%。由于EDTA與重金屬的穩(wěn)定系數(shù)高于檸檬酸根離子,隨著EDTA比例增大而淋洗效率出現(xiàn)先增后降的特性。

圖4 pH值和配比對土壤Pb的淋洗效率
淋洗劑對重金屬Pb的淋洗效果與其化學形態(tài)及淋洗劑和土壤的作用機理密切相關。常見的無機淋洗劑多為酸溶液和含氯離子的鹽溶液,如HCl、FeCl3等。酸類淋洗劑可提供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重金屬離子的解離和轉化[23]。WANG等[23]對6種酸溶液的對比發(fā)現(xiàn),HNO3對Pb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最高。HNO3溶液解離大量的H+促進土壤中重金屬的解吸[24]。但強酸型的淋洗劑對土壤環(huán)境的破壞力極強,在導致土壤酸化的同時也會破壞土壤結構[25]。而FeCl3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比強酸要小得多,淋洗效果也很好。FeCl3淋洗效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水解作用形成Fe(OH)3和H+,使土壤pH值降低。草酸通常與重金屬形成難溶絡合物,能夠溶解重金屬的水合氧化物形態(tài),對氧化物結合態(tài)的重金屬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并且在受熱情況下能夠脫酸脫水,生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離子。草酸也可以使土壤中的Pb轉化成可提取態(tài),有效降低殘渣態(tài)Pb離子,改變其存在形式。檸檬酸屬于三元有機酸,淋洗過程可以增強Pb在檸檬酸下的還原能力,同時提升檸檬酸的酸解和螯合能力,且檸檬酸自身屬于低分子有機酸,更是純天然螯合劑,可通過酸溶作用提取大部分酸溶態(tài)下的Pb離子,也可以通過螯合作用提取部分其他形式的重金屬元素。酒石酸則通過非均相擴散過程提取Pb離子。在某些優(yōu)化的淋洗條件下,F(xiàn)eCl3對重金屬的去除率甚至高于檸檬酸,如ALABOUDI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0.5 mol/L的FeCl3對沙質土淋洗1 h,對土壤中Pb的去除率最高達93.79%。原因可能是FeCl3水解過程中產生的酸環(huán)境使Pb等的溶解性提高。通常認為,EDTA是最常用的、對土壤中多種重金屬都具有很強螯合去除能力的化學淋洗劑之一,但因其很難生物降解,在應用方面受到較多限制。EDTA對Pb的解吸能力優(yōu)于檸檬酸,其淋洗機理主要是與土壤溶液中的Pb離子結合形成穩(wěn)定化合物,提高Pb的解吸能力。不同淋洗劑對Pb的淋洗效果相差較大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其與Pb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物的水解程度有關。不同淋洗溫度對淋洗生成物的化學活性不同,導致草酸比氯化鐵淋洗效果更好。
不同淋洗劑在不同濃度下對土壤中Pb的淋洗效果均為初期淋洗效率增長快速,后期趨于平緩,且氯化鐵在濃度0~1.2 mol/L淋洗效率最大在90%以上;草酸達到最佳淋洗效率所需濃度最小。
淋洗時間在0~8 h,隨著時間的增長,淋洗效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且鹽酸的淋洗效率均高于酒石酸和檸檬酸;在20~45℃,草酸比氯化鐵的淋洗效率整體偏高,最高為67.72%。
草酸從淋洗濃度及不同淋洗劑溫度條件下對土壤Pb的淋洗效果較好,也屬于1種天然淋洗劑,處理后期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程度小,優(yōu)勢較明顯。
復合淋洗劑可體現(xiàn)出不同淋洗劑的綜合優(yōu)點,后期研究應該從復合淋洗劑的配比、濃度、淋洗次數(shù)等進行深入研究。天然復合淋洗劑的應用研究更有利于減小土壤的二次損傷,提高生態(tài)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