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云南 普洱 666400)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新媒體應用越加廣泛,電視和紙媒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無法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多元化的新聞內容。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背景下,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媒體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沖擊和挑戰,人們接受新聞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新聞行業想要實現創新發展必須結合時代特征和行業發展現狀將新媒介和傳統媒介有效融合,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才能實現創新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獲取新聞內容的渠道和閱讀信息的習慣產生了重大變化,實現媒介融合可以滿足當代人們多元化的視聽需求,促進新聞行業的創新發展,這就需要新聞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轉變傳統的工作思維,優化和調整新聞編輯模式,明確新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給新聞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戰。
所謂的媒介融合,指的是各媒介實現多功能一體化發展,具體表現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相輔相成,傳統媒介平臺的形式主要有電視、報刊,新媒體的形式主要是以短視頻為主的新聞傳播形式,這兩類媒介實現高度融合。結合新聞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媒體融合可以具體分為以下五種形式:1.折疊媒介融合。折疊媒介融合是同一個集團將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短視頻、網絡平臺融合到一起,實現融合發展,以此提高信息傳播的多樣性。2.折疊策略融合,不同集團的媒介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實現新聞內容的共享,彼此之間分享新聞信息資源,可以有效提高行業內的良性競爭和合作,推動新聞行業的融合發展。3.折疊信息采集融合,在新聞內容報道過程中的新聞工作人員結合用戶的需求和現代人們閱讀新聞信息的習慣采用多樣化的媒體技能,提高新聞內容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以滿足不同群體用戶的多樣性需求,豐富新聞內容的傳播形式,這一形式融合主要是通過利用媒體新技術、新聞生產新理念、傳播新形式實現不同新聞內容的融合傳播。4.折疊結構融合折疊結構,融合的方式和新聞信息采集、分配等形式相關,新聞內容的生產過程中,傳統媒體新聞制作技巧與新媒體時代下新型新聞內容生產制作方式相結合,以提高新聞信息的全面性。這一融合方式需要新聞記者和新聞編輯綜合時運多媒體工具、互動工具和相關技能,表達新聞事實。例如,可以運用新聞直播的方式和新聞短視頻的形式將新聞內容呈現給觀眾。
我國新聞行業媒介融合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主要包括內容融合、多樣化媒介融合和個性化服務等多個方面。內容如融合主要是指傳統媒體要在原有的新聞內容生產模式中實現創新,打破傳統媒體的局限性,提高新聞內容傳播的廣度,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內容融合需要新聞工作人員在新聞內容生產制作過程中創新生產模式、優化生產手段,結合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和新媒體平臺的崛起給新聞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明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之間的優勢和缺點,做到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眾所周知,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在新媒體時代下,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相比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信息傳播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有些新聞事件的發生與傳播幾乎可以實現同步進行,內容的融合是推動新聞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措施。多樣化媒介如何主要是指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撐下,新聞行業工作人員要根據時代背景和行業發展趨勢對相關制度進行優化和調整,保證管理制度、生產制度與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內容的生產、傳播相符合,與之相關的產業也要實現媒介融合。個性化服務主要體現在媒介融和會讓用戶感受到信息一條龍的服務,用戶在信息消費過程中對信息獲取的形式及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融合可以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以提高新聞行業的服務質量。
新媒體時代融媒生態下的新聞信息傳播范圍更廣,與此同時,人們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新聞編輯人員要提高創新思維和靈活應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才能使新聞行業的發展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新聞編輯要時刻強化自己的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新聞主題的創新性。眾所周知,新聞事件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突發性等特征,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新聞事件的核心思想傳播給觀眾,提升新聞事件的關注度,讓新聞編輯人員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生產制作的快節奏,有效銜接新聞信息資源的收集、分析、整理、新聞內容的編輯、發布等流程。媒介融合的深化對新聞編輯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融媒生態下,積極培養既具備新技能又擁有新思維的新聞編輯人才是傳統新聞平臺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
要想實現新聞編輯意識的創新,首先要全面了解新媒體時代融媒體生態的現狀,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從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當下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和閱讀新聞信息的習慣,在新聞內容的生產制作和傳播過程中秉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作為新聞信息生產和傳播的主體,首先要意識到傳統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維存在的局限性,打破固有思維,摒棄老舊觀念,培養自身的現代化意識,成為“現代化”編輯主體。新媒體時代融媒生態下的新聞編輯要想提高新聞質量,增加平臺的流量和關注度,新聞編輯人員要加強現代化意識的鍛煉。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強化基礎理論和現代化業務的學習能力。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用戶是新聞內容的接受者,更是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在開放式的網絡環境下,五花八門的新聞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新聞內容的真實度、時效性、完整性不足,給網絡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新聞平臺具有輿論引導力、公信力和權威性,基于以上原因,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判斷力,只有具備扎實的新聞編輯理論知識、熟練的業務技巧和專業的工作能力才能保證新聞內容的整體質量。其次,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要正確認識到媒介的作用,正確看待傳統媒介和新媒介,雖然傳統媒介在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上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求,也無法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服務,但是傳統新聞內容的生產制作模式的嚴謹性是值得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借鑒的。要正確認識傳統媒介和新媒介各自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才能做到取長補短、融合發展。此外,在業務方面,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市場判斷力和新聞敏感度,在新聞信息的生產、制作、傳播過程中要做出準確的判斷,明確自身所擔任的社會責任,做好傳播價值的判斷和選擇以及媒介通道取舍。
加強立體意識的培養也是從受眾和用戶的需求出發,隨著新聞信息傳播渠道的拓寬、新聞內容豐富度的增加,用戶在面對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時難以準確了解新聞所傳播的核心價值觀,在此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提高新聞信息的廣度,做好新聞時間核心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培養立體意識需要新聞編輯人員要從多角度挖掘新聞事件的核心價值觀,幫助用戶在有限的時間內能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對新聞信息進行更加深刻的解讀。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重視新聞行業從業者立體意識的培養,在保證新聞內容真實性、全面性、時效性的基礎上,提高新聞廣度。在新媒體時代,融媒生態可以實現媒體的深度融合,新聞編輯從業者需要通過立體意識進行信息整合,實現新聞傳達信息的升華,深化新聞形式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在融媒體時代,新媒介的整合性得到了明顯加強,與傳統媒介形式相比,新媒介的功能和性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聞的整合不僅要加強其內容的豐富度,把關新聞信息的主要內容,還要以當代用戶的審美需求和接受新聞信息的習慣為導向,不斷優化新聞內容的排版形式。此外,相比新媒介形式來說,傳統媒介的新聞編輯部運營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建立多媒體信息平臺有助于提升編輯部的工作效率。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各類新聞信息的內容共享,融合報紙、網絡等媒介的編輯部門,可以將人力資源消耗降到最低,控制制作成本。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5G技術、大數據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新聞的傳播形式,新聞編輯要培養和強化自身的多媒體意識,實現不同媒介之間的融合、優勢互補才能充分發揮不同媒介各自的優勢,讓新聞價值增速更快。而實現不同媒介的有機融合必須要建立在了解不同媒介的優點、缺點、優勢的基礎之上,相比傳統媒介而言,新媒介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時效性高等優勢,但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新聞質量,而相比新媒介來說,傳統媒介的新聞生產制作、信息收集等工作內容具有一定的嚴謹性,新聞事件的發生到新聞內容的廣泛傳播之間持續時間較長,留給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時間充足,在傳統媒體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標準化、規范性更強的新聞內容生產模式,使得新聞內容的整體質量得到了保證。由此可見,在新媒介和傳統媒介的融合過程中,新媒介下新聞內容的傳播可以借鑒傳統媒介的新聞生產流程,合理確定新聞生產與傳播之間的時間間隔,才能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此外,相比傳統媒介而言,新媒體借助于現代化的網絡平臺、新媒體平臺可以與用戶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互動,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新聞平臺與廣大受眾之間的距離,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工作態度和新聞內容的質量進行動態化監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壓力,網絡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缺乏客觀性、正確性的評價,但是也可以為改進現有新聞內容的生產模式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新聞編輯一定要高度重視信息反饋的積極作用,當今的新聞編輯想要滿足時代的需求就必須深入認識多媒體概念,將這一概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通過強化多媒體意識。積極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促進新聞行業的轉型和升級。
新聞編輯是新聞內容的制造者,在新聞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新聞內容的生產、制造傳播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編輯人員要銘記自身的社會責任和工作使命,恪守職業道德。新聞平臺具有社會輿論引導力,缺乏真實性、客觀性、及時性的新聞信息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提升新聞編輯人員的專業水平需要編輯人員具備新聞敏感度和新聞信息的判斷力。在面對持續發酵的不良網絡信息時,新聞編輯人員要充分利用新聞平臺的輿論引導力和公信力及時發聲,對不良的網絡信息做出客觀、公正、及時的評價,以制止不良網絡信息的持續傳播,維護健康、綠色的網絡生態環境。媒體時代要求編輯有非常強的觀察力,從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現代人們的閱讀和視聽需求,新聞內容要有較強的吸引力才能提高新聞平臺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新聞行業的良性競爭。除此之外,新聞編輯想要不斷改善自身的業務水平,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正確認識新媒體的特性和功能并正確運用。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者應當做好信息的篩選和真實性的調查,甄別新聞內容是否存在傳播的價值,并且做好媒介渠道選擇。在進行新聞播報時,新聞編輯也要在遵守國家新聞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新聞準則的前提下,需要具有明確的態度和自己立場,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綜上所述,面對新媒體的沖擊,新聞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新聞編輯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養,培養、強化自身的多媒體意識、立體意識和現代化意識,才能提高新聞內容的廣度,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給廣大受眾群體展示出更加全面、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以滿足現代人多元化的需求,促進新聞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