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政
(東莞廣播電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00)
電視攝像技術是電視節目拍攝不可缺少的技術項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電視節目最終的播出效果造成影響。畫面構圖藝術是電視拍攝者用來提高電視攝像技術水平、提高電視攝像質量的一種藝術手段,能夠加強電視節目的感染力和藝術性,提高電視節目的表現力。為了提高觀眾觀看電視節目的視覺效果,需要對電視攝像技術中畫面構圖藝術進行重點研究,以保證畫面質量。
電視節目的播出水平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許多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其播出效果不盡如人意。通過使用畫面構圖思維,可以提高電視節目播出的舒適度與平滑度,提高電視節目的藝術性和美觀性。攝影人員在攝影過程中可以使用畫面構圖方法實現其構圖的意境和氣氛,同時也能讓節目畫面更加具有連貫性,提高電視節目的觀賞效果,提升電視節目的可觀賞性。
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包括的工作環節比較多,例如,節目策劃、后期剪輯、特效合成等,其制作流程整體具有一定復雜性。攝像環節自身也具有一定復雜性,攝像人員需要考慮到攝像角度、畫面選取、色彩調整等工作,并科學地應用攝像技術,以保證電視攝像最終質量[1]。通過畫面構圖藝術的應用,可以為各個環節的工作進行提供一定目標導向,進而優化電視節目的整體播出效果。
不同電視節目對于電視攝像具有不同的要求,電視攝像人員可以利用畫面構圖藝術思維提高攝像風格與節目風格的契合度,進而提高節目的視覺效果,以吸引更多觀眾,提高節目收視率。例如,大部分新聞類節目整體風格都比較嚴肅,對于這類節目,攝像人員就要利用畫面構圖藝術創造一種嚴肅的電視畫面氛圍,保證觀眾能對電視節目播出效果產生認可。
在電視攝像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畫面整體構圖,保證畫面簡潔性、突出主體內容、明確立意主旨,此外,畫面還需要具備良好造型美感以及優秀表現力,對于不同畫面的應用需要具有一定依據。畫面整體構圖藝術存在固定性特征,對某些電視作品進行拍攝中,相關攝像人員需按照基礎構圖原則,并根據固定拍攝比例開展拍攝活動。在應用照相機拍照過程中,對應拍攝人員可以選擇利用縱向或橫向等不同拍攝方式,同時可以聯系整個畫面結構自主選擇是否額外添加邊框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條件要求,具有較強自由度[2]。但拍照不同于攝像,電視攝像對具體攝像時間要求較高,需要攝像人員基于固定時間內一次性完成各項任務。假如無法一次性完成相關任務,則在第二次拍攝中需要對光線角度進行重新調節。由此可以看出畫面構圖存在某種固定性。
攝像機進行拍攝活動中,因為目標拍攝對象始終處于一種移動或靜止狀態,所形成畫面效果以及攝像設備存在某種能動性。攝像機以及被拍攝目標對象在不斷移動中,整個畫面構圖存在明顯差異,使觀眾在觀看中得到不同視覺效果,這也是畫面構圖藝術所具有的能動性特征。實際拍攝活動中,攝像人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強大的洞察能力,對拍攝目標對象行動變化進行準確把握,進而順利捕捉那些較為有趣生動的瞬間,為廣大受眾提供精彩的觀賞畫面。畫面構圖中,需要選擇適合拍攝角度,確定鏡頭焦距,充分利用背景影調實現對比功能。
電視攝像對應拍照構圖以及整個畫面構圖存在某種相似性,同時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相似點是兩者都是通過畫面構圖將整個拍攝內容全面呈現出來。而其中差異是拍照主要對瞬時動作進行捕捉并形成一種瞬時畫面,至于電視攝像主要對固定時間段中不間斷的連續畫面進行準確捕捉。結合上述內容分析,可以發現電視攝像構圖存在一種突出的連續性特征。電視攝像環節,需要對整個畫面進行優化布局,并對整個畫面關系進行細致梳理,合理消除拍攝中不符合現實狀況的各種因素,有效提升電視攝像質量,優化電視攝像綜合效果。
在利用視覺感官接收信息時,色彩往往是人眼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到的信息;同時,人們的精神感受也會受到色彩條件的影響。因此,在電視攝像中應用畫面構圖藝術思維時,要考慮到色彩和結構的均衡性。首先,攝像人員要做好攝像角度與采光方式的調整,通過此種方式調整電視播出畫面的色彩表現,為觀眾提供更加舒適的色彩體驗[3]。其次,后期人員也要做好色彩的協調。僅靠攝像人員調整所達到的色彩調節效果比較有限,因此,后期人員也要進行電視畫面色彩協調,通過各種后期技術對拍攝所得效果進行調整,進一步細節化地進行色彩調控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電視攝像人員要和后期處理人員做好配合,避免為彼此的電視畫面色彩調整工作造成阻礙,最終影響節目的實際色彩表現效果。最后,在保證色彩均衡的同時,還要保證畫面結構的均衡性。色彩的均衡性與畫面結構的均衡性會互相影響,只有保證二者都合理均衡,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電視畫面的表現效果。攝像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做到時刻找準拍攝對象的位置,根據所想達到的畫面結構效果找準自身的拍攝位置,以達成最佳的畫面構圖效果,實現對畫面空間的合理規劃,提高電視畫面的展現質量。
在電視畫面表現當中,畫面的主體內容決定了畫面傳達的主要信息,畫面的整體結構設計都需要圍繞主體展開。因此,需要做到主次分明,實現電視攝像畫面的層次性表達。主體分明的電視畫面可以讓電視觀眾更加直觀地接收畫面信息,也更容易理解電視畫面所傳達的情感;主體突出不明顯的電視畫面則會導致觀眾產生信息雜亂無章的感受,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觀眾產生不適。在拍攝時,拍攝人員要在明確畫面主題的基礎上進行畫面構圖藝術的使用,確保整體環境的色彩和光影都能為主體服務。例如,在進行訪談類節目的拍攝時,要保證畫面的拍攝重點始終在參與節目的人員身上,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進而關注人所傳達的信息,更加容易地接受訪談節目內容。在具體拍攝過程中,可以借助畫面當中其他客體元素和次要元素來凸顯畫面中的主要成分,保證主體信息的鮮明程度。例如,在某些背景顏色比較豐富的綜藝節目當中,如果想要將舞臺上的人物凸顯為畫面重點,則要盡可能尋找舞臺背景顏色能夠和人物衣服的顏色形成強烈對比的拍攝角度,通過合適的舞臺背景客體元素將人物作為畫面主體突出,保證電視畫面的主次分明,提高電視畫面傳播信息的效率。
電視節目畫面中有動態畫面、靜態畫面,畫面的清晰度會根據具體播出的需要進行調整,因此,在電視畫面拍攝中利用畫面構圖藝術時,需要做到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其中,動靜結合要求無論是靜態構圖當中還是在動態構圖當中都要抓住相應靜態事物和動態事物的特點,以在畫面中跟準事物動態,達成最完美的事物拍攝效果。在進行動靜結合的拍攝時,要做好動與靜的協調,表現出事物在靜態和動態狀態下的瞬間美;同時做好動態構圖與靜態構圖,尤其是在對動態事物進行跟拍時,要時刻注意畫面結構的協調[4]。虛實結合要求做好畫面朦朧效果與真實效果的選擇與協調,充分營造畫面的氛圍感。例如,為了營造朦朧的拍攝畫面效果,可以采用虛化背景的方式,這種方式既能做到拍攝畫面效果的虛實結合,也能突出背景前方的事物作為畫面的主體,實現電視節目畫面的多層次構建。利用虛實結合的手段,可以實現背景與拍攝主體在一定程度上的統一,提高畫面表現效果;同時也能體現出特殊的拍攝技巧,為畫面營造一種“高級感”。正確地使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拍攝方法,可以豐富畫面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能提升觀眾的視覺體驗,進而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
在電視畫面當中,線條和造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極大程度地影響電視畫面的最終表現效果,因此,要充分利用畫面構圖藝術,活用線條與造型,優化電視畫面的構圖效果。電視畫面當中的線條通常是形象或影像的明暗分界線和不同形象影響之間的連接線,這種線條本身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在電視攝像當中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范圍。在電視拍攝過程中,拍攝人員要具有一定線條內容的提煉能力,找出拍攝對象的主要線條內容,以實現更加高效的畫面表達。拍攝者要明確不同線條的具體表現效果和功能,正確地在畫面中構建線條。例如,若想要表現出一種寬廣、開放的畫面意境,就可以在拍攝過程中使用水平線條,這是因為水平線有向兩端延伸的趨勢,能夠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在保證畫面線條構成的合理性與藝術性的同時,也要保證畫面造型的合理性。電視畫面中各個設施經過排列組合后都能形成具有一定造型的組合體,在進行電視攝像時要意識到這一點。在拍攝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拍攝畫面整體結構與部分符號和字母相似度較高的情況,為了方便拍攝人員更容易理解畫面結構的特點,可以用字母和符號對此類畫面進行命名,保證拍攝人員可以更加直觀地對畫面造型進行安排。
部分電視攝像受到天氣情況、資金條件、工作人員安排等因素的影響,被要求必須一次性完成拍攝;如無法完成一次性拍攝,拍攝人員往往還需要進行后期補拍,會影響電視畫面表現的連貫性,同時也會提高電視節目拍攝所需要的成本。基于此,要在電視畫面拍攝過程中正確地應用畫面構圖藝術,盡量一次性完成電視畫面構圖設計。一次性完成畫面構圖對拍攝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因此,拍攝人員需要充分利用專業知識與技能,做好畫面的即時調整。一方面,拍攝人員要事先對拍攝現場的環境和人員配置具有一定了解,提前制定好基本的畫面構圖設計,為后期拍攝過程中的畫面構圖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拍攝人員要具有一定突發現象處理能力,在發現拍攝畫面構圖不合理、可能會導致播出事故的情況下,要及時調整畫面構圖。例如,在拍攝過程中,拍攝人員如發現畫面色彩過于雜亂,無法突出畫面重點且容易造成觀眾視覺疲勞,就要及時更改畫面構圖,可以通過將背景色調暗、轉變拍攝角度的方式將畫面構圖及時優化。拍攝人員要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盡可能保證所有拍攝工作都能一次完成。
開放式構圖在電視節目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前已經成為電視攝像技術當中常見的一種構圖形式[5]。開放式構圖思維與傳統畫面構圖方式具有較大的不同,在開放式構圖中,電視畫面中的主體形象有時是不完整的,只會顯示一部分在畫面內部,另一部分則處于畫外,無法被觀眾看到。利用開放式構圖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暗示畫外部分存在的內容和強調畫面與畫外存在的聯系,可以增強電視畫面的空間性。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主題和內容的電視節目都適合運用開放式構圖拍攝方式,因此,在運用開放式構圖思維時,拍攝人員要根據具體的拍攝要求決定是否使用該種構圖方式。例如,想要在拍攝畫面當中表現人物特點時,就可以利用開放式構圖,形成一種畫面內人物與畫外事物相呼應的構圖形式,拓展畫面空間,并激發觀眾對畫面內容的想象。但在拍攝自然風景時,就不能使用開放式構圖方法,這是因為自然環境本身就具有一定開闊性特點,無法對其進行留白處理。在一定情況下,開放式構圖思維可以提高電視拍攝畫面的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在應用這種構圖思路時,要明確電視節目的類型和拍攝要求,使方法使用更加具有針對性。
當前,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互聯網信息內容不斷豐富,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電視節目想要留住受眾、提高自身畫面的美觀程度,就要提高電視畫面構圖的趣味性,保證電視攝像的畫面構圖藝術能夠與時俱進,滿足人們的多樣性審美需求。一方面,拍攝人員可以加強對畫面切換技術的應用,以豐富電視畫面的豐富程度;但也要注意畫面的切換不能過于隨意,否則會造成電視畫面表現雜亂的問題。在切換電視拍攝畫面時,拍攝人員要確保角度的變換自然和諧,并確保畫面切換能夠為電視節目帶來更多的趣味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進行畫面拍攝構圖時為后期剪輯內容的插入預留一定空間。當前的電視節目為了提高畫面豐富度和節目趣味性,往往會在剪輯過程中在畫面上插入一些互動溝通內容和信息,以提高節目的趣味性。在進行拍攝畫面的構圖時,拍攝人員要盡可能保證畫面當中的邊框和角落區塊不存在過于重要的信息,方便后期互動內容的添加,以提高電視節目的表現能力。
綜上所述,應用畫面構圖藝術能夠實現電視節目播出效果的優化。可以提高電視節目的可觀賞性,為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因此,要在電視攝像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充分運用畫面構圖藝術思維和設計,進一步提高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當前,人們對于優質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對畫面構圖技術的應用是具有充分的意義的,要正確使用畫面構圖藝術,以保證電視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