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高奇, 喬彩霞, 姚盼盼, 郭得旺
(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030)
“智能亞運”是杭州舉辦亞運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辦賽理念,其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VR/AR及5G等技術手段提升場館智能化程度,為賽事的可靠運行保駕護航。
而作為體育場館特有的比賽專用系統,其為場館舉行比賽、觀看比賽、報道和轉播比賽提供了基本的技術保障,是智能場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體育場館的比賽服務對象不同,應根據場館特性合理配置比賽專用系統。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項目采用以施工單位為主體的EPC總承包方式承建,作為EPC項目施工總承包方的設計管理部門,如何發揮設計、采購、施工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服務于項目本身值得探討。
本文通過在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項目比賽專用系統實施過程中的設計管理實踐,對施工圖設計階段、招采配合期間及施工階段的設計管理工作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并對可能出現的進度、質量、變更、成本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本項目是施工圖設計階段承建的EPC項目,無法參與前期的初步設計階段圖紙設計及概算編制,因此在接手項目時,首先對體育工藝的初步設計階段圖紙設計內容與《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智能建筑設計導則體育場館(試行稿)》進行梳理比較,發現缺少2個子系統,如圖1所示。參照導則意見,賽事體育展示系統由亞組委指定的體育展示系統服務商承擔,但場館內通系統的缺失,是否會影響賽事舉辦需各方進行商榷。

圖1 比賽專用系統子系統比較
本著優先滿足亞運比賽場館功能性需求的前提,與體育工藝專項設計單位溝通,要求做好成本控制,對已有子系統進行優化,在不突破專項概算的情況下,增加場館內通系統。同時,征詢亞組委意見,是否可根據場館特性合理配置子系統。經過多次溝通探討,本著經濟適用原則,一致認為可以通過常規智能化系統中已設置的無線對講通信系統實現比賽期間的內部通信功能。
在比賽系統專項設計工作開展之前,通過對專項設計內容提前梳理并進行明確,為設計提供前置條件,避免因需求不明確而影響設計進度。
專項施工圖設計之前,對設計單位提出設計任務質量管控要求、設計交圈要求。要求按設計成本目標價不大于比賽專項系統工程中標合同價進行限額設計,保證投資的合理性、經濟性。但由于大部分設計人員缺少成本控制經驗,所設計的圖紙仍存在超概算風險,故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求設計單位根據相關時間節點,提供階段性設計成果,設計管理人員對專項設計內容進行審核,提出設計優化意見,方便現場施工,如賽事專用系統不單獨設置橋架,做到應省盡省。
工程總承包項目涉及專業多,不同專業設計人員之間缺乏溝通,相互提資不及時,往往是本專業圖紙沒多大問題,但需其他專業互相配合的內容則有所遺漏。例如,比賽專用系統內各用電設備的用電需求配合問題,專項設計人員在給電氣專業提完資后,就不再跟蹤此事,而電氣專業圖紙上又存在大量遺漏,此時,設計管理人員需協調各專業間的交叉配合問題,爭取將設備用電需求落實到位。由于種種原因設計單位電氣專業圖紙圖審通過后,賽事專項圖紙還在設計階段,導致有部分設備用電量未預留到位,為后期施工留下了隱患。
通常,設計方更多強調項目的建成效果、合規性、創新性,而在易于施工方面的考慮主動性不強,采購方重視材料的易購買程度、貨源保障性、材料性能的穩定度、利潤率等[1],為實現設計、采購、施工間的協同配合工作,本項目在公開招標階段,建設單位已提供主要材料設備品牌(或廠家)推薦表的前提下,建議采購人員進行預采購管理。因為設計組織常會受到采購、施工等諸多因素影響,為配合設計工作,設計管理部門與項目部、專項設計單位、專業分包方、招采部等一起展開品牌比選討論工作,選擇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成熟可靠的產品作為意向品牌。從而在設計階段以預采購的方式選擇主要設備物資及相應供應商,確定主要設備技術參數并在設計中體現,減少設計(或施工)返工,使項目運行更順暢[2]。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假如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科學合理的情況,那么這對后續工程的建設便會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支出[3]。本項目在設計過程中,以設計管理工作作為切入點,積極推動專項分包方進行預算編制,根據預算情況進行設計優化,完善設計細節,使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控制造價成本,實現限額設計。
施工圖設計完成后,設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協調配合設計交底、深化設計及現場技術配合。
專項施工圖交付后,設計單位對設計的意圖和其中的難點進行現場交底,使各參建單位熟悉圖紙,了解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針對施工技術難題制訂解決方案。
施工圖藍圖下發后,接下來就是深化設計。因不同品牌廠家的產品特性、規格、技術參數等都有差異,部分比賽專用系統需在確定中標廠家后由其進行深化設計。
深化設計前,了解項目基本情況、原施工圖設計預留條件、深化設計要求及標準、各交叉專業的提資需求等是深化設計人員應提前了解的。本次比賽專用系統圖紙深化階段,設計管理人員主要進行的是溝通管理,協調配合深化設計人員與建設單位、設計院、交叉專業、專業廠家、現場人員等多次進行溝通、提資、明確信息及最優方案,使深化設計的核心內容落實到深化圖紙的表達中[4]。
例如,場地照明廠家確認后,要求其在設計基礎上,重新制作照度計算分析報告,棒球主場的部分分析情況如圖2,3所示。照度計算結果需滿足JGJ 153—2016《體育場館照明設計及檢測標準》中HDTV轉播棒球重大比賽的標準,同時兼顧亞運場館建設要求。

圖2 棒球主場照度計算分析

圖3 棒球主場照度計算表
并對燈桿設置位置、荷載,用電量等發給相關設計師進行審核認可后,才允許按深化圖施工。
賽事LED大屏顯示系統,主要對鋼結構維護通道、基礎等進行深化,對安裝位置、荷載、用電量等進行復核,并要求深化人員出具獨立柱基礎計算書發給結構專業人員進行審核,對深化圖紙提出修改意見。選擇質量小、功耗較小的屏體及結構框架,如圖4所示。

圖4 賽事LED屏選擇原則
針對場地擴聲系統,根據中標廠家產品特性,進行聲場模擬分析,對局部音箱進行微調,棒球主場揚聲器布局如圖5所示,提供揚聲器在網架內的安裝大樣圖等。因擴聲音箱設置在罩棚網架內,末端與機房通過專用橋架進行連接,為保證方案效果,如何將此橋架隱蔽安裝成為深化設計難點,通過協調相關專業,配合深化設計提供安裝方案,經多方討論后,選擇通過就近的裝飾柱進行暗敷,以免影響設計效果。

圖5 棒球主場揚聲器布局
施工圖和深化設計圖交給項目施工現場后,設計管理部門的主要責任將從技術圖紙遷移到現場技術配合。其主要工作是使圖紙精確落地,協調施工方和設計方進行必要的技術變更、數據歸檔等[5]。
設計圖紙中難免出現錯誤和遺漏處,如前面提到的賽事專用系統用電設備配電遺漏問題,因此在本項目施工前,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圖紙審核工作,盡可能挖掘出可能出現的施工問題,做好圖紙會審工作,減少設計變更數量,以降低施工出錯概率,以免影響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對于施工過程中才發現的問題,以及不變更不會產生影響的問題,如末端點位位置局部調整,堅決不允許出設計變更,設計管理人員聯合設計師現場配合解決。
對于不可避免的設計變更,如施工圖已完成,后續因棒球協會提出的修改意見,亞組委提出的國旗升降系統由固定旗桿改為移動式等問題,對其變更內容進行造價審核后再出具設計變更單。
經過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項目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設計管理工作,對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設計管理者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了思考與研究。
由于本工程施工周期短,為優先保證施工進度,對設計時間進行了壓縮,影響了設計質量,同時,設計院也無法保證按時出圖,并不能嚴格按商定的設計進度計劃執行。因此,應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從項目全過程周期角度出發,細分各專業出圖時間節點,做好設計、施工、采購間的銜接工作,為后續施工活動提供指導建議。
質量管理是工程設計階段管理中的要點、難點,因為影響工程設計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6]。
通常,設計周期短,各專業出圖時間不一致、互相提資不及時,設計交圈不充分,設計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業主需求不明確等,都有可能引起設計圖紙的錯漏碰缺問題,影響設計質量。因此,作為EPC總承包方的設計管理部門,建議編制標準化設計質量控制標準文件,細分各階段工作任務,及時根據現場施工問題,梳理各專業管控要點,從而有效減少設計管理人員的出錯概率。同時,協助各專業設計師做好交叉專業間的交圈工作,做好進度跟蹤,及時溝通設計問題,提高圖紙質量,保證設計完成度。
通過圖審機構審核、技術審批、圖紙會審后的圖紙仍可能存在疏漏,此時應根據施工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對變更必要性進行研判;對于建設單位、協會、組委會等提出的設計變更應統籌考慮,明確責任,確定其必要性。如果出現必須出具設計變更的情況,應結合經濟性、技術性等特點進行綜合考慮,預估變更成本,并預判其對施工進度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對每個步驟和流程即每個步驟間的銜接等都要有加強管理,做好更深入的設計,提升工程材料、技術、設備的選擇工作,滿足工程的功能需求,有效控制好施工成本[7]。
通常,設計單位會盡可能掌握業主具體使用需求,但因其缺少施工和成本控制經驗,設計出的產品在施工現場實施起來難度較大,同時,大部分設計人員成本控制經驗較欠缺,易導致超概算情況發生[8]。為了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設計管理人員應在出圖前做好設計優化工作,審核設計方案經濟性,協調招采人員進行預采購管理,提早確定意向廠家,為設計人員提供技術支持;聯合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人員,或通過與施工部門的配合機制,對圖紙的施工便利性進行把控;協調預算部門進行施工圖測算,確保送審圖紙不超概算。
作為EPC項目,設計方案、進度、質量、成本控制等對項目成敗至關重要,但種種原因導致設計人員對圖紙優化缺乏主觀能動性,為此作為EPC總承包方的設計管理部門,建議設置一套詳細完整的設計獎懲制度。從質量、進度、配合度、造價控制、施工配合等多維度進行設計考核,并主要以獎勵為主,以調動設計人員積極性,從而有效控制成本,實現設計、采購、施工深度交叉融合。
在EPC項目中,為避免發生設計人員只顧完成設計任務,不考慮圖紙質量、成本控制,施工人員只會按圖施工,現場遇到問題就要求設計單位出具變更方案的情況,設計管理人員應立足項目,把控好設計進度與項目總進度要求的匹配度,在滿足項目功能性需求、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把控好造價,盡量做到品質與造價的完美協調。要做好這一步,設計管理擔子很重,對設計管理的要求很高。相信隨著EPC項目模式越來越普及,設計、施工單位對EPC項目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入,設計行業的圖紙質量及服務水平會逐漸與EPC項目需要匹配到位,施工單位也會在施工便利性、優化、創新等方面與設計單位有越來越好的配合,由此EPC模式會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