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程東 本報記者 郭媛丹
解放軍軍機繞臺持續引發關注,臺空軍16日又記錄到一架卡一28反潛直升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引發島內諸多解讀。
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道,臺“空軍司令部”公布解放軍空情動態稱,16日進入臺西南空域的解放軍軍機包括運一8電偵機、運一8遠干機與卡一28反潛直升機各一架次;臺空軍除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外,同時實施廣播驅離、'防空導彈追監等應對措施。“臺灣西南空域”臉書粉絲專頁記錄稱,解放軍軍機16日持續進入臺西南空域,其中上午9時14分的架次被記錄到高度僅30米,分析是直升機。
對此,臺空軍表示不評論。聯合新聞網稱,臺公布的航跡圖顯示,這架反潛直升機應該是從海上艦船甲板升空,活動范圍不大,“結合民間截獲喊話抄件中公尺的低空信息,顯然在進行反潛操演”。《聯合報》稱,卡-22反潛直升機是艦載機,航程可達800公里、作戰半徑200公里,但續航力據傳僅兩小時。它配備反潛魚雷、火箭助推魚雷等裝備,臺“國防部”去年分別在10月.和11月監控至懈放軍米一17直升機、武直︷11直升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其間伴隨運一8。中時電子報稱,根據臺“國防部”統計,2021年10月4日繞臺大陸軍機達56架次,是自公布賣時軍事動態以來架次最多的一次;今年1月23日有39.架次解放軍軍機繞臺,是今年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日前,大陸一架運一12民用運輸機又“進逼”馬祖東引島。
有島內分析人士稱,應關注解放軍以武裝直升機“突襲”外島甚至臺灣本島的能力。臺“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稱,解放軍陸航直升機部隊近年強調“岸對岸登陸作戰”與“近岸島嶼登陸作戰”,前者是指在解放軍掌控臺灣海峽的局部海空優勢后,地面部隊搭乘直升機從東南沿海機場起飛,直接跨越臺灣海峽登陸臺灣本島;后者是演練奪取臺灣離島,可能包括東引、馬祖和澎湖,甚至跨越臺灣海峽“奇襲”.登陸臺灣本島。他預測,日后解放軍陸航直升機部隊出海飛行訓練的頻率應該會增加,模式也會從目前的少架次或單機逐漸發展成編隊飛行,甚至在一段時間后可能出現以營為單位的大機群海上編隊.飛行訓練,更不能排除借此尋找臺灣防空雷達偵搜的空隙,以便在日后的攻臺作戰中擴大對臺軍的“奇襲”效果。不過揭仲同時認為,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意義沒有那么大,可能是從附近軍艦起飛執行演訓,因此“不是武力升級或是犯臺能力變化的呈現”。
高雄中山大學學者林穎佑稱,反潛直升機可以低飛,目標是測試低空環境下監控雷達是否能夠掌控,也要看是從岸上還是船上起飛:若是船上,可能是反潛相關操練;若是岸上,則可能是在進行反潛或通信數據測試。他認為,這不是新.'戰術,也不是壓力升,99但臺軍仍要提高警覺 級,持續關注解放軍戰術變化。
親綠的《自由時報》17日稱,這并非大陸首度派反潛直升機進入臺“防空識別區”,去年8月曾派一架次直-9反潛直升機進入臺西南空域,但16日出動的卡︷22反潛直升機卻無進出臺“防空識別區”的舟亢跡,不排除其周圍有大陸水面艦艇活動。前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臺退役少將淡志隆分析稱,大陸登陸部隊建軍已朝兩棲結合空、機降的“三棲聯合”方向發展,陸基直升機在海上活動可能是在進行跨海作戰訓練。
一名匿名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臺軍公布的示意圖來看,解放軍反潛直升機在相關海域的訓練應該屬于正常訓練活動,相關海域距離金門、馬祖還很遠,只能說島內相關人士有顆“玻璃心”。對于臺灣媒體常常拿“首次”等詞語來炒作,該專家認為這更像是無病呻吟讓‘臺獨驚恐的情況更應該是大機群的聯合巡航,包括戰斗機、轟炸機、電子戰飛機等多型戰機;且巡航區域應該靠近臺灣本島或在臺灣海峽正面,不過這種行動恐怕臺軍又未必敢公開”。▲
環球時報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