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徐英子
2月2日晚,李文陽和同事們早早等候在辦公室里的電視機旁,準備收看率先開戰的北京冬奧會冰壺比賽。
直播鏡頭掃過觀眾席,李文陽的心情激動起來:“看到現場觀眾都佩戴著我們生產的口罩,我和同事們都很驕傲。”
李文陽是納通醫用防護器材(天津)有限公司生產中心的高級總監,此時距離他投入口罩生產崗位整整兩年。
2020年1月30日,農歷正月初六,納通科技第一只口罩生產出來。“我是正月初七到崗的,當時生產線和人員都已到齊,就等著全力生產了。”李文陽回憶。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納通科技的生產線轉向當時國家緊缺的口罩。隨之而來的是李文陽崗位的變化,他從原先生產骨科醫療器械的生產線,轉崗到口罩生產線。
如今,李文陽所在的天津廠區共有60多條生產線,口罩日產能達1000萬只。
疫情嚴重時,李文陽24小時都在生產線上盯著:“要時刻關注產能產量,口罩生產出來后第一時間要送到滅菌站,滅菌完畢就要發走。要加班加點做出來,最重要的是保證質量。”
今年1月初,納通科技開始投入生產北京冬奧會專用口罩,自此,李文陽便一直堅守在生產一線。
“除了保障正常的生產環節,有時還需要處理一些臨時增加的訂單。這些訂單交付期很短,對當天的生產安排是很大的挑戰。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要進行人員調配和工作匹配,確保生產現場不混亂。”李文陽說。
李文陽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納通科技生產的冬奧會觀賽觀眾專用口罩:“這款專用口罩是醫用防護口罩(N95),是我們自主研發設計的。外層采用高清數碼印花無紡布,保證圖案清晰美觀,同時滿足醫用防護口罩標準所需的抗濕、阻燃等十幾項檢測指標;選取的5毫米高彈柔軟耳帶,在做好密合性的前提下,兼顧佩戴舒適性;實現實時完整的面部覆蓋,濾除效率達到95%以上,是醫用級多用途高效防護口罩。”
說起口罩的優良性能,李文陽頗為自豪。
如今,李文陽的家人和朋友都會主動訂購納通科技生產的口罩,這得益于李文陽“見縫插針”地向他們普及相關知識。
“很多人并不清楚口罩的真正用途和差別,認為只要能覆蓋住口鼻的口罩就會有保護效果,其實選擇口罩關鍵要看密合性和過濾效率。”李文陽說。
在李文陽看來,每個家庭都應常備一些高級別的防護口罩。如果出現鼻咽不適、咳嗽、打噴嚏、發熱等癥狀,到醫院就診時,應該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好的醫用防護口罩,不僅密合性好,而且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可達95%以上。”

冬奧會現場觀賽觀眾佩戴納通韻律山丘款口罩。
“以前我做骨科醫療器械,大家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找我咨詢。現在不一樣了,口罩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對于一些口罩的知識,大家都非常愿意聽。”口罩,如今成了李文陽的“社交工具”。
不僅推薦給親朋好友,李文陽還會把口罩推薦給不熟悉的人。
“我一般會先了解一下他們從事的工作,繼而了解他們的需求。一般日常生活,平面口罩是可以的。但在冬季流感暴發期,或者區域有疫情時,或者需要去醫院這些地方,那么,醫用防護級別的口罩就是首選。”李文陽滔滔不絕地說起各類口罩的區別。
隨著人們對口罩的需求越來越大,李文陽也思考著口罩行業的未來。“隨著這兩年大眾認知的轉變,人們以后肯定會長期佩戴口罩。未來我們爭取研發一些更加輕薄、性能更好的口罩。同時,由于人們對口罩的時尚性也有要求,我們也爭取做到引領時尚。”
納通科技研發設計部設計師李基蓮介紹,這次出現在北京冬奧會現場的韻律山丘款冬奧觀賽觀眾專用口罩,外觀設計專利從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結合進行了全面保護,連綿不絕的雪山山脈,融合五環色系,展現中國儒家文化。
“未來,我們還將設計更多時尚的口罩供大眾選擇。”李基蓮說。
“以前,進行骨科手術時,大家都會花大價錢購買國外大品牌醫療器械。后來不一樣了,國產品牌質優價美,一些產品還會依據患者的不同需求進行改良。”李文陽從事骨科醫療器械生產的那幾年,公司骨科醫療器械銷售額增長很快。
得益于我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升、國民收入的增加、醫療健康需求擴大及產業政策的助力,自2013年起,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多年來始終呈現高位增長。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規模為2120億元,到2020年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7600億元。其中,骨科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13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60億元。
由于受研發門檻高、生產工藝復雜、市場準入難、質量監管嚴格等因素的影響,早期國內人工骨科脊柱、關節植入物生產企業發展相對緩慢。近年來,隨著國產人工關節植入物硏發水平的提升,制造工藝及質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本土企業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占據了更多市場。
在李文陽看來,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產醫療器械,得益于國內臨床患者數量的優勢。“國內有龐大的患者樣本,醫生在臨床一線發現需求,再反饋給我們,我們就能進行產品改良。而且,現在產品都很透明,醫療器械的材質、制作工藝和使用效果,患者只需要上網搜索一下就看得到,患者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一個產品好不好,患者說了算。”李文陽說。
同時,近年來國內醫療器械企業非常注重新品研發的投入,“每年的投入呈指數式增長”。如今,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骨科植入物市場,隨著老年人群骨病(如骨質疏松癥、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頸骨折等)發病率的持續上升,加上人們健康需求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我國骨科植入市場預計增速將遠高于全球。

李文陽檢測口罩上的標識字體。
醫用口罩屬于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2017至2019年兩年間,口罩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口罩市場需求更是呈爆發式增長,口罩生產企業數量激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各大藥店、電商平臺等均開始長期儲備口罩,很多國產口罩品牌逐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中國口罩企業整體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創新不足的特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國際市場上國產口罩品牌影響力較弱。”李文陽說。但他同時認為,一些國產品牌口罩并不輸外國品牌,“納通的口罩不論是密合性還是過濾效率,都不比國外大品牌差,甚至優于很多品牌,相信我們可以做出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口罩品牌。”
目前,我國口罩行業已逐漸走向成熟。其中,醫用口罩存在巨大需求,一些防護效果較好的口罩類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納通科技現在就是做品牌做口碑,始終堅持品質至上。在品質方面,我們決不讓步,要做到最好。”李文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