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山東青島李滄區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孫銘徽
平常的一天,對于孫銘徽來說,是節奏飛快、日程滿滿的一天,也是干勁十足、幸福滿滿的一天。每個尋常的日子里,都留下了她和團隊努力奮斗、全力拼搏的足跡。
孫銘徽是山東青島李滄區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在過去的2021年,孫銘徽和團隊齊心協力、攻克難關,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到群眾當中;積極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帶領文化隊伍在各大賽事的舞臺上摘金奪銀……
在大家眼中,孫銘徽是“活動達人”,是“貼心管家”,是“居民的好閨女”,是“幸福社區指導員”。
孫銘徽所在的李滄區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區面積2.3平方公里,新冠肺炎疫情之初,當地新增代管兩個小區,共15個小區、106棟樓,設立27個卡口,常住居民1.5萬人。
在上級部門領導下,孫銘徽帶領社區堅持以網格化黨建引領群防群治,織密疫情排查網,組織社區各力量成立了由物業、社工、社會組織、網格志愿者300余人組成的防疫隊伍,組建了網格志愿隊、老兵醫護志愿隊、愛心餐志愿隊、菜籃子志愿隊、文化志愿隊、黨員突擊隊、特護志愿隊共7支志愿隊伍,涉及卡口檢疫、宣傳、輿情、醫護、生活、救助、文化等諸多方面。
在孫銘徽看來,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樣也考驗著一個基層城市社區的治理能力。作為城市社區,社區居民涉及全國各地,來自20多個國家、200多個轄區網點。溝通困難、居家隔離、防疫物資短缺、復工復產,每一天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孫銘徽記得,由于每天戴口罩工作十幾個小時,導致皮膚敏感,口罩壓痕處出現紅疹、蛻皮,社區瑜伽隊的隊長阿姨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給她留言:“孫書記,給你一支木瓜膏,疫情期間不便出門,給你放在門崗記得取。”
孫銘徽還記得,2021年10月,國慶節假期后青島出現疫情反彈。為響應政策、保證居民安全,延川路社區第一時間展開全民核酸檢測。社區的9家共建單位積極響應社區黨委號召,紛紛派出工作人員協助。不僅如此,不少作為社區居民的醫務工作者,也主動犧牲自己的調休時間為社區提供志愿服務。
孫銘徽說,在核酸檢測現場,居民們自覺排起長龍,黨旗高高飄揚。那一刻,她真正懂得了“奮斗”兩個字的重量和意義。
在女兒眼中,孫銘徽是她的榜樣。“我也要努力學習、團結同學、助人為樂,長大后也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成長為像媽媽那樣的‘女戰士’?!睂O銘徽女兒說。
同事眼中,孫書記是一個積極、陽光的人,遇事沉著冷靜,對同事關愛有加,像個知心大姐姐。在他們看來,孫書記思想水平高,責任感強,工作務實,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為人正派,處事穩重,待人謙和,團結同志,工作中立足社區實際,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社區居民眼中,孫銘徽是辦實事的好書記,是居民眼中能夠知心交流的朋友,大家遇到難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她,在孫銘徽那里,群眾的小事就是頂天的大事。社區因她更美麗,居民因她更安心。
一位延川路社區志愿者在孫書記的鼓勵下,成為一名“領讀媽媽”,每周為社區的孩子們讀繪本、做手工、講故事。經過共同努力,領讀者的隊伍逐漸壯大,每一位熱愛閱讀的居民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屬。社團有自己的秘密活動基地—“Young Show”書屋,孫書記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社團的背包、胸章和logo。目前,繪本領讀活動已堅持近百期,善讀的家風吹進社區每家每戶。
作為一個剛成立不久的新社區,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孫銘徽和團隊立足社區實際,探索出主體資源融合、社會資源融暢、服務資源融通、文化資源融匯、人才資源融洽的“五融工作法”,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社區工作法。
在抓好服務資源融通工作中,孫銘徽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精細化、精準化水平。針對社區老、中、青不同群體需求,依托李滄區黨員政治生活館、社區服務中心兩個陣地,有效解決居民生活問題,滿足居民需求,讓服務精準化。
在抓好文化資源融匯工作中,孫銘徽和團隊搭建為民平臺,促進社區居民文明素養提升。引導培育15支特色自組織隊伍,整合文藝社團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讓居民“愿意來”“主動來”。開展各類文化節慶活動千余場次,唱響了主旋律,促進了社區自組織文化交流和聯動,增強社區居民文化自信。
在抓好人才資源融洽工作中,孫銘徽和團隊打造多彩的人才社團,促進社區人才健康有序成長。當地以社區推薦、居民自薦等形式,充分挖掘社區內有特長、有時間、有能力、有意愿的退休干部、企業高管等社區人才80多人,為社區居民提供養生保健、西點烘焙、法律維權、親子育兒、心理咨詢等各類教育培訓。開展“社區帶頭人”工程,促進了社區黨員幫扶隊、文體團隊、網格管理隊伍等服務類社區自組織建設,有效激活社區共治內生力量。
“初心如磐礪行致遠,嶄新征程奮楫揚帆。未來,我將不忘初心,立足崗位,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打造政治過硬型社區;持續推進‘三放兩化’,打造創新型社區;堅持‘為群眾辦實事’,打造服務型社區。牢記使命,篤行不怠,繼續為社區廣大群眾提供過硬型服務、精準型服務、創新型服務。”孫銘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