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冬春交替時節,氣候多變,冷刺激會使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擾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容易導致胃病復發。為您推薦幾款適合這個季節食用的特色湯,以助溫胃、養顏、抗寒。
紅棗12粒,山藥300克,桂圓肉50克,砂糖15克。
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待桂圓肉煮至散開,關火盛出食用。
羊腩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
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開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食鹽、料酒少許。
先將豬肚加鹽、醋后用開水燙洗干凈,鍋內注水,將豬肚塊下鍋,加入白胡椒,煲兩個小時左右。待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即可。
排骨750克,新鮮蓮藕若干。
排骨洗凈切段,在清水中泡20分鐘后將水瀝干。蓮藕洗凈去皮,切小段后用刀拍松。將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1 500毫升。大火煮滾后改小火煲1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
土雞1只,香菇100克,紅棗10粒。
香菇用溫水泡發。將土雞除內臟后洗凈,去除頭、尾,切塊,用清水泡20分鐘,將水瀝干。紅棗洗凈、去核,用水泡10分鐘。將香菇、雞肉和紅棗一同放置鍋中,加清水1 500毫升。大火將水燒開后改小火,慢煨1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適量鹽。
老鴨1只(約750克),筍尖150克,枸杞少許。
將老鴨去內臟后洗凈,去除鴨頭、鴨尾及肥油,切塊,用清水泡20分鐘,將水瀝干。筍尖用水泡軟后洗凈,掐頭去尾取中段,切絲。將所有原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清水1 500~2 000毫升。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煲2小時左右,起鍋加鹽調味。
西洋參10克,淮山藥8克,乳鴿500克,豬肉200克,生姜5克,枸杞5克,蔥5克,食鹽5克。
將乳鴿剖好、斬件,豬肉切小塊,生姜去皮,蔥切段。鍋內燒水,待水開時放入乳鴿、豬肉煮凈血漬,撈出沖洗干凈。將乳鴿、豬肉、姜蔥、淮山藥、枸杞、西洋參放入燉盅,加入清水適量,燉1小時后調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