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莉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將廣播、電視、紙質讀物等不同屬性的媒體形式進行人力、資源內容及宣傳等方面的整合,從而實現資源融合、宣傳互融、效益共融的新媒體傳播推廣形式。互聯網時代科技迅猛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和渠道愈加拓寬,電腦、平板、手機等閱讀形式愈加豐富,借助各種數據庫、在線教育等新興的數字信息平臺來獲取知識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帶來碎片化閱讀習慣的興起。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資源的集中機構,肩上承擔著傳承優秀文化、推動大眾閱讀的社會責任,既要豐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更需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融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要一改傳統觀念,借助新興科技的優勢,提升自身資源利用率,在更大范圍內推動讀者的閱讀活動,提供更為便捷的雙向文化服務和體驗,為我國文化強國的建設和發展發揮出公共圖書館應有的作用。
融媒體是集合時下眾多傳播形式、匯集多種資源而成的一種現代信息傳播模式。5G時代的今天,融媒體的傳播時速更高、資源渠道更廣、資源融合性更好。公共圖書館依托高效的數據處理技術對館內數據和資源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對不同屬性、不同類別的資源內容進行整理識別,并做出最優化適配;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物力成本,篩選優質的資源和保留最合適的資源形式,達到優化館藏資源的目的。再按照類別和其他分類整理的方式形成數據集合,借助大數據分析,精準投放,向目標用戶進行推送。借助融媒體,公共圖書館能釋放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局限性,借助新興科技挖掘資源潛力,加速館藏資源的整合分類及再利用。
科技最大的優勢就是高效、快捷。融媒體時代,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形式更為豐富多樣,為讀者和圖書館之間搭建起互通和互動的橋梁。圖書館借用各種媒介傳播形式將館藏資源傳播推廣開來;而大眾則通過各種信息終端接受訊息,可以是電腦平臺直播、平板閱讀體驗、手機在線互動等,既滿足了自身閱讀體驗,也實時參與閱讀推廣活動。融媒體改變了傳統的單一輸出和輸入模式,轉變了從靜態閱讀到靈活多樣互動性獲取信息的方式,極大擴展了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強化了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互動性和互通性,滿足讀者對圖書館及其資源的認知和理解,體驗感加強。
融媒體的信息傳導方式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融媒體自身優勢是吸引大眾的一方面,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借用它的優勢進行有效的閱讀引導是另一重要方面。通過融媒體,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間,閱讀推廣工作也變得更為順暢和便捷,尤其圖書館在建立起閱讀推廣品牌意識之后,融媒體更顯其重要性。通過連續發布各種視頻、圖文和互動界面,讀者對圖書館發布的信息內容可以評價、跟帖、點贊、提問等,獲取及時的反饋,并立即產生評估結果和信息報告,這對于公共圖書館分析現行數據和得出成效評估十分有效。同時,與時俱進的信息傳遞方式為大眾接受和喜愛,融媒體技術的應用無疑拉近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產生更好的互動和了解。
融媒體的介入和使用,尤其5G高速網絡的覆蓋[1],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增添無數的可能。利用最新融媒體技術,借助大數據信息分析,提供更為智能化、個性化的閱讀推廣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在融媒體時代的必然要求。高速網絡能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實現信息雙向流通,讀者不僅能快速接收想要的信息資源,還能了解到其他讀者對這些資源的反響和評價,圖書館資源融通,所有在線讀者及時交互。由此,閱讀資源不斷生成,更顯得“對胃口”,這就是融媒體帶來的智能化和彈性化的紅利。公共圖書館在此過程中不斷對閱讀數據和喜好進行掌握和調整,改變了傳統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實現更為精準的資源信息投放。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服務機構,面對的是全社會大眾,資源的供給流向是所有有學習需求、希望進步的讀者。公共圖書館要擴大受眾面,加強和媒體單位、社會文化團體的交流合作,讓百姓及時了解圖書館的最新文化活動和學習需要了解的最新資源。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和自身資源優勢,在圖書館官網、微信、微博、抖音短視頻賬號等做好自身文化宣傳和閱讀推廣工作,及時向社會告知最新最近的資源動態、活動內容、展覽宣講、比賽展示等,做到活動對象覆蓋各個年齡層、內容包括更多領域、形式兼顧新老讀者的喜好。
融媒體最主要的特性在于融合,即資源融合、宣傳融合、效益融合。對公共圖書館而言,應做到以讀者為中心,以資源為基礎,以多樣性的文化服務為主導,以多個媒介終端為平臺,以創新為亮點。目前,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充當著主要宣傳媒介,抖音短視頻也只偶爾有更新。更新不及時,關注度不夠高,更新內容對讀者的影響也可能處于“您有多少條未查看信息”的狀態,所以公共圖書館對于融媒體的利用還處于入門階段,融媒體的融合也處于初級狀態。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內容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重點。一直以來圖書館大多通過微博進行通知、公眾號發布活動推送和資源推薦、抖音短視頻傳播最新館內資訊和活動宣傳。雖然各具形式,但其實真正有連續性、有吸引性的有效內容不多,不能引起讀者的持續性關注,這是圖書館融媒體亟須改進的方向。
從讀者的角度,大多數人根深蒂固的信息獲取習慣不容易更改,掌握融媒體了解資訊的能力參差不齊,對于公共圖書館所做的閱讀推廣行為沒有足夠的關注度,利用融媒體掌握信息的意識不夠強烈。公共圖書館需要在公眾習性上進行問題的分析和總結,提高讀者的融媒體意識,打造自己的融媒體體系,改進融媒體的推廣效率。
雖然隨著融媒體使用率的提高,人們能接觸到的資源和渠道更多,但是公共圖書館融媒體技術還處于摸索階段,平臺搭建不成熟,構架和結構有缺陷,無論是讀者的預期還是實際運用,圖書館的融媒體技術都還顯得稚嫩和淺顯,這阻礙了融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效率[2]。再加上地區差異、經濟條件等因素,許多圖書館仍主要以傳統的方式查詢和閱覽圖書館資源,讀者無法得到更優質的閱讀資源和服務體驗,進而影響大眾對圖書館的印象和降低對閱讀的熱情。
技術壁壘的出現主要還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公共圖書館通過融媒體技術改善自身的資源和服務不能只有美好的設想,而需要掌握真正的技術,掌握用融媒體做好閱讀推廣的技能。對電子產品有充分的了解,對互聯網信息技術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對圖書館用到的融媒體種類和屬性有足夠的認識,同時對圖書館管理工作有一定了解,知道運營方面的知識等,還需要組建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專業團隊,群策群力發揮各自特長處理好問題,發揮出公共圖書館最大的價值,以此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求。
融媒體包含4個方面的因素。首先,融媒體是以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為中心展開工作的,無論是傳統紙質資源還是現代科技媒介,資源才具有核心競爭力。充分挖掘館藏優勢,用特色吸引人,用獨一性滿足讀者的需求,讓圖書館歷久彌新,大眾對圖書館的使用率能長久地維持高位。第二是提供方便使用的融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的更新要及時,微博資訊的發布要全面,短視頻的演繹要形象生動,為讀者帶來快速高效的信息。第三是加強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努力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對融媒體技術的認識和了解,努力打造專業性、復合型人才隊伍。同時,圖書館人才隊伍框架要及時評估,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機制,并招募和吸引更多有能力有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入。第四,永葆創新精神和動力,對社會的了解、對讀者情況的分析、對投放融媒體效果的掌握,都是公共圖書館借用融媒體后續權衡的必經之路。要以創新為重心,以專研精神為動力,更好地借用融媒體來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是工作開展的前提,圖書館運用融媒體技術提升閱讀推廣效用,首先要對自身有足夠的認識,一方面資源要梳理清楚,紙質的、電子的、適應哪個年齡層的、男性女性各自需要的、各行各業專業性強的等,各種資源分門別類,各類屬性如何分配,各科知識怎么傳達有效,都是圖書館需要詳細了解的。再通過已有數據,借用融媒體的高效性對讀者需求進行分析,及時調整工作模式和內容,對讀者提出分門別類的建議和提供個性化的資源推送,從而實現圖書館閱讀推廣效率的提高。
融媒體推廣的素材來源廣泛,品類多樣,視頻制作、音頻采集、圖文編制、項目策劃、流程設計、推廣數據等,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才能完成,而且單憑少部分人的力量無法實現,需要圖書館對各個環節有所了解和細致地把握,各部分分工明確,各環節通力合作,協同工作才能最終更好地實現推廣效果[3]。因此,公共圖書館平時要加強內部學習和交流,加深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才能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做得更好、效率更高。而另一方面,這也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自身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樹立主人翁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了解和學習最新科技,善于學習和不斷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才能在面對讀者時更好地做好圖書館閱讀服務。
融媒體改變了大眾的閱讀和社交方式,圖書館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單一的閱讀形式和平淡的閱讀推廣方式會導致讀者疏離感的產生。所以,融媒體環境下閱讀推廣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顯得十分重要。完善融媒體的元素,嚴格設定考核標準,充分記錄每個環境的讀者反映,階段性總結過程中的優勢和缺陷,將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都分析到位、總結透徹,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提高讀者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另一方面,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評估標準也應建立和完善,任務考核指標的擬定、個人年終任務的完成情況、崗位職責的詳細說明、工作報告的完善和工作計劃的設定等,條理清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以此減少績效考核體系松散無序的狀態和減少人力成本的浪費,真正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水平和引起良好的社會反應。
傳統的紙質閱讀和借助不斷更新形式的最新科技進行訊息獲取的各種新型閱讀形式,都是存在合理也各有所長的閱讀方式。公共圖書館應主動去了解、積極去探索滿足讀者需求的一切閱讀方式和學習途徑,讓人們從圖書館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取更新的訊息、掌握最新的學習路徑。在5G網絡融媒體技術的助力下,圖書館倚借強大的網絡和數據處理技術,快速推動閱讀推廣工作與科技信息的融合,更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方式,拓展館藏資源的載體形式和閱讀推廣的寬度和深度,讓公共圖書館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