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桐,鄭富
(1.保定市第十七中學,河北保定 071000;2.河南大學,河南開封 071000)
眾所周知,中學生的學習包括預習、聽課、復習、做題、糾錯等基本步驟。在這些基本步驟中,影響中學生自學能力及自學效果最大的,莫過于課前預習。在中學生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導致多數中學生的自主預習效果極差,進而放棄預習,走向刷題之路,長久如此,便在不知不覺中,澆滅了自己的自主學習之火。
笑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除了娛樂功能之外,還有促進學習、幫助記憶與回想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講笑話的藝術型式與自學核心中的預習進行深度結合之法。
中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之中,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預習效果低下,分析如下:
雖然預習作為自主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多數中學生并沒有抓準預習要點,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些不求理解、抓錯要點的預習方法常是浪費時間,并且容易遺忘的,如死記硬背的預習、只靠背答案的預習以及盲目模仿別人等。機械性地背誦重點,因其不具備理解的基礎,以水過地皮濕的方式了解知識,無法深刻理解,更沒有自己的見解,找不出疑問與發現,所以過不了多久就會忘。又有以做題來預習的同學,如果對知識并沒有深入理解直接做題可能會出現:寫對答案,但過程不規范,語言不符合學科要求;寫對答案,過程規范但語言不準確兩種情況,即使寫對答案,但并不符合要求最終無法得分。
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極重,變化性也大,在此階段,要能擁有學習的持續性,必須能緊扣自身興趣、得到階段成就、得到同儕及師長肯定等。易灰心喪氣,從而喪失預習興趣從中作罷。或是缺少重點,沒有抓住關鍵,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式的預習,偏離重點, 預習不完整導致預習效果大大不如預期,導致事倍功半。部分中學生可以找到合適的正確的預習方法,卻不能堅持下來。多半半途而廢,偷工減料,從而無法達到預想的預習效果,使預習效果大打折扣。
預習的動機分為內因及外因,通過外因的預習動機,主要來自成績及具體利益,而通過內因的預習動機,則是來己內心的感受。外因促使中學生產生認真預習的動機固然簡單,但持續時間不長,深度也不足,只有通過內心深處的預習動機,才能真正地激發中學生預習潛力。如若自主愿意預習,學生預習動機正確,方能起到最終的預習成就,但若并非自主愿意預習,而是老師、家長來監督、布置而不得不預習。這樣的預習起不到任何作用。一般以糊弄了事,沒有真正地重視預習。
笑話具有極高的幽默成分,通常出乎意料,可以引人發笑。一般可以有語言講述和肢體語言表達兩種表達方式。在幽默運用技巧上,可以采用馬克·吐溫的以第一人稱敘述視角、荒誕、夸張、對比、松散的藝術結構等五種[1]。許多笑話來源于生活,通過揭露生活中乖謬的現象,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發人深省;而有些則影射某些社會矛盾現象,具有巨大的娛樂性以及一定的諷刺性。講笑話的同時可以適當聯系聽眾自身情況而進行表達,使讀者感到身臨其境,因此笑話更容易記住。
笑話主題是一個笑話的靈魂,一個好的笑話必有一個好的主題。編笑話預習的核心不在笑話,而是以笑話為形式,將學科重難點進行逐一解讀、融合在一起。但笑話主題不一定要使用學科重難點的關鍵詞,只要不忘時時緊扣即可。
笑話類型決定笑話風格,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限制與語言,例如,科幻類型、現實類型或偵探類型所涉及的情境、語言,皆完全不同,以致于決定了笑話的風格。根據笑話類型撰寫笑話的風格、長度及涉及角色、講笑話人等因素,直接影響了整個笑話的規模及感受。常見的笑話風格有文言型、大白話、黑色幽默、冷笑話等,笑話的長度有15秒內、1分鐘內、3分鐘內、10分鐘內、1小時內等幾種,短的笑話制造笑點難度高,而1小時的長篇笑話,則是要用許多內容進行鋪墊,再如同地雷般,層層引爆笑點。角色分為現實中的角色與想象中的角色,現實中的角色可以依據講話笑人對周圍人的認識,替換姓名,置入笑話中;想象中的角色可由動物、動畫片、電影中的各種人物進行設計。
笑話的覆蓋知識范圍主要受講笑話的人的影響,因為笑話是否好笑及誰在聽笑話等問題對于講笑話預習法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使講笑話的人達到最好的預習效果。認知水平代表了一個人的認知程度,也是對事物的處理能力,尤其包括專注力、判斷力以及思考能力。所以講笑話的人認知水平高,一個笑話可容納的知識范圍及深度就可以多而深,反之則必須少而淺。講笑話的人喜歡看火影忍者,就必須圍繞在游渦鳴人等人物主題,講笑話的人喜歡看電影就可圍繞喜歡的電影情節類編。
笑話框架決定了整個笑話的基本組成及長度,以十分鐘笑話為例,編為背景、轉折、突破、結果等四個部分較好。背景的生動和細致決定了將講笑話的人帶到該笑話情境中的沉浸度;轉折代表著主角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難,畢竟一帆風順的人生是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吸引人的;突破代表跟隨著講笑話的人,進入情境,并一同解決問題后的各種經過,最終的結局可能是美好的結局,也可能是一段階段的結局,概述了下一個關卡是什么,以達到持續引人入勝目的。
一個好的笑話,笑點是靈魂所在,也是記憶最深刻的點,可以依據知識點設計笑點,或是以聽笑話者做基礎進行描繪并植入,可以起到印象深刻,且具有強烈代入感效果,圍繞主題可以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通過做題來驗證笑話中的知識點是否存在且合理,是否能從中發現一些自己的見解,以及推理出一定的公式并套用。做題時能否記得其知識點并可以熟練應用。
在笑話完成后,整體來看,通過解決、改寫等方式完善笑話中的不合理之處以及笑話中的缺陷,如不連貫的地方進行適當的過渡,不切實際之處進行靠近實際的描寫,也可在整體笑話無誤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修飾以及美化,可以更加吸引聽眾,但切不可喧賓奪主。
通過找人練講的方式,檢查笑話是否吸引人的注意,是否起到可以讓人理解知識點的作用,是否連貫。通過找人練講測試笑話是否達到效果,是否成功,是否需要加改進。
以“小明叢林追擊記”為例,該主題的目的在緊扣八年級下學期的“壓強”知識,其中包括了“壓強”“液體壓強”“連通器的應用”以及“大氣壓強”四個方面的主要知識點,而笑話背景須符合該知識點的情境,在該主題中,為何使用“叢林”而非“月球”,自然是因為地球存在地心引力,而月球不存在。因此,在選擇背景的時候需要符合知識點的情境預設。
本笑話以馬克·吐溫的五個笑話風格為中心,包含了要符合第一人稱(以自己為主角)、夸張(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放大)、對比(使用多種事物突出某事)、荒誕(完全脫離實際)、結構松散(與平時的表達方式不同,令人意想不到)等。本笑話以百年難得一見的美女小明為主角(第一人稱、夸張),再加上帶著一只超可愛的松鼠(突顯主角的愛心、純潔),以在叢林中逃離200只巨大猩猩的追擊(荒誕),并采用多個使讀者意料不到的情節(結構松散),故事主線就純潔、有愛心的美女小明帶著松鼠,使用物理知識脫離200只大猩猩追擊的十分鐘(能承載目標知識點)笑話。
由于講笑話者小許是屬于中上認知水平學生,所以在選擇知識范圍時,本著范圍大,涉及整個學期的學科知識;深度深,涉及該學科所有重難點及易錯點,故在此舉例,選擇所有概念的定義、組成、變化、應用、例外等五個項目內容,進行綜合匯編。
依據背景、轉折、突破、結局等進行框架設計,背景如百年難遇的美女小明,不僅好看還很有愛心,總是帶著小松鼠在叢林里散步。一天小明和小松鼠正開開心心地散著步,忽然不知道從哪里閃出來了200只大猩猩對著小明喊:“你好漂亮,跟我們走吧!”小明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抱起小松鼠撒腿就跑,卻不料大猩猩一直在追。于是,集智慧與美麗于一身的小明想盡辦法,甩掉大猩猩,開始了小明叢林歷險記。
因為壓強為作用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壓強愈大作用力愈大,故小明在流沙上放置木板,使得意的大猩猩們見到小明跑得慢,就慢慢地追。聰明的小明踩著木板過流沙,而猩猩們隨后不知木板,直接跳入流沙,因而減少了40只;液體壓強指在液體中來自四面八方的力,并且愈深愈大,而連通器的作用則是控制水位迅速上下,小明在鯨魚口中,不用承受液體壓強擠壓,并且通過連通管遙控器對閘口進行遙控,進而使鯨魚替小明承受深水下的壓強之后,利用大氣壓強原理迅速上升到100層樓上的塔頂,而一上升到百米高塔上就關閉泵,使大氣壓強消失并且讓大猩猩一只接一只掉下來,成功脫逃。小明用英語唱鯨魚開口歌,但猩猩不會英語,所以一只接一只,唱到合不攏嘴也不開;利用連通器原理,用猩猩游泳的速度10倍下潛及上浮,使猩猩潛下來卻跟不上而被消滅在水底;使用水中動力包,并打開高塔管中的泵,上升到100層樓高的塔頂,隨后勾住開關使水下降,進而將剩下的猩猩消滅。
本笑話的知識點概括程度選擇常用教輔書“五三”進行驗證,在精析該單元的所有考題后,發現有幾個錯誤的地方,代表本笑話仍需完善。
經過小許同學驗證后,發現有下列幾個錯誤:①忽略了壓強公式的解讀前提,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固體壓強和壓力成正比、壓強和受力面積成反比;②進行受力分析時,須二力在同一直線上才可分析;③水面到水中任意點的高度才是壓強的高度;④同一物體接觸面積減小,壓強不變。
基于第1個錯誤,須令故事中的受力面積相同,故增加有五只與小明的腳同大的猩猩追擊,由于此時壓力與壓強成正比,故小明陷入較慢,而這五只大猩猩陷入較快;基于第2個錯誤,要點在于設計一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受力分析情況,故增加有五只大猩猩追擊小明至一棵樹下,見一跳板后縱身一跳,頓時,小明夾帶松鼠,以勻速直線運動方式螺旋狀上升至樹頂之后降下一紙條“請說出此種運動方式是否為慣性運動?并畫出受力分析圖”,猩猩們認為“是”,便進行作答,只見他們跳到半空中就墜地,因為這種運動方式,其力的方向不斷改變,不是慣性運動,并且無法畫受力分析圖;基于第3個錯誤,要點在于使大猩猩誤會壓強中關于高的定義,故增加小明來到一個湖前,前面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此潛水艇能承受的壓強高度為100米,湖300米深”。小明拿起筆將此牌子旋轉180度,使壓強高度變成從湖底開始算,而大猩猩以為是從水底往上數100米,而實際上應是從水面往下數,隨后小明帶著小松鼠跳進了潛水艇過湖,而大猩猩跳進了水里,不久就沉了下去,并被壓癟了;基于第4個錯誤,走到懸崖邊上,小明在從懸崖邊向內2米處,共15公尺的范圍內,涂滿了透明的超滑油,小明腳穿釘鞋,因為接觸面積小,壓力大,故順利地快速通過,而大猩猩跑過來,都跌倒了,并繼續滑行,直至滑出懸崖半個身子,因為受力面積減小所以壓力增加,致使懸崖邊的石頭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便斷掉了,大猩猩也隨之掉了下去。
經過修改完善后,找到同學、家長講話笑,并請他人對自己進行提問,若有被問倒再加入,直至被問不倒為止,才算合格。
笑話是一種幽默的藝術形式,而中學生的學習是一個認知的構建過程,前者經常帶給人愉快的體驗,而后者經常帶給人枯燥的體驗。在將笑話的元素帶入學習的過程中,也將愉快帶進了中學生的認知構建過程,通過科學地提煉知識、與笑話結合,可以更好地豐富中學生學習的形式,增加學習的興趣,雖然一開始練習是辛苦的,但是長此以往,成果必是豐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