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煌,陳偉杰,彭自強
(1.泉州市交通工程規劃建設技術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2.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3.江西飛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52;4.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評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52)
在國內連續剛構橋施工中,0#塊支架預壓一般采用傳統的堆載預壓、預應力束等效反力預壓或型鋼托架預壓[1-4],但這三種方法均有各自的弊端。堆載預壓施工堆載物吊裝、持荷、卸載耗時長,費用高,施工存在堆載物坍塌等安全隱患;預應力束等效反力預壓方法需采用人工逐根連接,對于超高懸澆0#塊支架,施工安全難以保證;采用型鋼托架預壓方法,鋼材用量大,不適合當代建設項目所要求的高效、節能、環保的要求。
安海灣特大橋橋型為混合梁連續剛構橋,跨徑組合為(135+300+135)m,位于泉州晉江市東石鎮與泉州南安市石井鎮之間的安海灣海域,主墩兩側懸澆現澆混凝土箱梁。該橋懸澆0#塊及1#塊同時澆筑,總長20 m,梁高15 m,設計采用1 484.4 m3C55 砼,重達3 933.8 t,全橋共計4 個。
若按常規方法采用堆載預壓,預壓重量要達到4 327.18 t,材料準備難,運輸量起吊量太大,難以滿足;采用預應力束等效反力預壓方法,需采用人工進行逐根連接,而懸澆0#塊距承臺高度達43 m 且位于近海區,日常風力較大,無法保證施工安全;采用型鋼托架預壓,用鋼量約251.7 t,項目所布設的塔吊無法滿足現場運吊能力,需采用大型運吊機械配合,且將超過本項目棧橋75 t 的荷載要求。為解決此問題,項目決定采用自主研發的貝雷桁架等效反力預壓技術。
0#底模上的預壓裝置:智能張拉控制系統驅動的多組千斤頂,形成預壓裝置;第1 道反力系統:千斤頂上方的縱向貝雷梁反力桁架;第2 道傳力系統:反力桁架上部安裝雙拼I40a 工字鋼承壓梁;第3 道平衡系統:在承壓梁間穿入并接長φ32 精軋螺紋鋼,螺紋鋼下端在雙肢薄壁墩墩頂牢固預埋,為第2 道傳力系統提供平衡。系統整體構成如圖1、圖2、圖3 所示。

圖1 貝雷桁架反力預壓裝置側視圖

圖2 貝雷桁架反力預壓裝置正視圖

圖3 預壓裝置千斤頂作用處
試驗時,通過智能張拉控制系統給各千斤頂分級加載,實時模擬混凝土澆筑的荷載狀態。
在承壓梁頂部安裝鋼墊片+雙螺母將貝雷梁、千斤頂及0#塊鋼管支架緊固。采用L75*L75 角鋼加固貝雷片豎桿;在千斤頂對應的每道貝雷片菱形中部安裝I32a 工字鋼,增大局部貝雷片承載力的同時增加了貝雷片剛度,增強預壓時的穩定性。
貝雷片輕質高強,可拼裝到位后整體安拆。采用預應力智能張拉控制系統,確保各千斤頂同步控制,實時模擬混凝土澆筑荷載,相比于傳統的采用油泵+千斤頂形式,控制精度更高;全過程標準化、模塊化,工期短。
設置關鍵桿件的應變監測系統,以4G 采集網關收集數據,實時監測系統的受力狀態。
總體實施流程如圖4 所示。

圖4 總體實施流程圖
4.1.1 支架施工及檢查
兩個人同時吆喝著出手,徐藝出的是布,左達出的是剪子。徐藝緊張地看著左達,左達笑著看著徐藝,說:“你太緊張了,可惜,我用五十萬只贏了一個錢包。”
主橋下部結構施工完成后,搭設鋼管支架,然后進行支架鋼管探傷檢測;檢查平面位置、頂部標高、連接穩定性,全面檢查合格后,進入下一步工序。
4.1.2 分配梁安裝
在支架上間距20 cm 鋪設方木,并在方木上鋪設I40 雙拼工字鋼或鋼板,用于調整千斤頂高度。
4.1.3 儀器的檢驗校準
將千斤頂、油表及測量儀器送往檢測單位進行校訂,保證預壓數據準確。
4.1.4 位移監控點布置
在支架搭設完成后布設測量觀測點,共設27 個變形觀測點;基準點設置在河堤上。
4.1.5 貝雷反力梁材料準備
4.2.1 千斤頂布置
千斤頂按照預壓簡圖位置布置,安裝位置盡量處于貝雷片接口處,在千斤頂上方放置雙拼40 工字鋼墊梁,保證千斤頂與貝雷桁架接觸充分,增加傳力的可靠性,如圖3 所示。
4.2.2 貝雷片安裝和加強
吊裝并拼接好貝雷片,根據各榀貝雷片間距,采用80 cm 長L75*L75*7 mm 角鋼,間隔20 cm 開設φ24 孔洞,并安裝在貝雷片豎桿底部兩側,用高強螺栓緊固于各貝雷片豎桿底部,形成整體以保證貝雷片桿件穩定性,降低安全風險。
4.2.3 上承壓梁安裝
在貝雷片上方順橋向安裝雙拼I40 工字鋼上承壓梁,將精軋螺紋鋼與承壓梁采用雙螺母連接。
4.2.4 千斤頂液壓連接
將油泵、千斤頂與智能張拉機具相連接。安排操作員及司號員同步控制預應力智能張拉機。圖5 所示為預壓系統全部安裝后的效果。

圖5 預壓系統全部安裝后的效果
在桁架關鍵桿件上布設振弦式應變傳感器點和4G采集節點,數據上傳至飛尚科技云平臺,以監測反壓時桁架應力水平[5]。
試驗前觀測壓載前的各點標高,然后通過智能張拉控制系統同步加載,分級加載按總重的40%、80%、100%、110%系數考慮,每級荷載持續時間不少于2 h,進行觀測并記錄相關數據。加載完成后持荷,在30 min、6 h、12 h、18 h、24 h 各時點,觀測位移數據,以最后兩次沉降值觀測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 mm 為止,并記錄相關數據。卸載為一次卸載法。試驗中全程同步觀測關鍵桿件的應變監測數據;加載全過程要保持均衡、對稱、同步。
預壓完成后將數據匯總,移交給監控單位計算,通過各級荷載下托架的變形值,消除非彈性變形,測出彈性變形,繪制底模沉降量觀測曲線,彈性變形曲線,從而確定底模的立模標高。
以貝雷桁架為反力梁的預壓方法,成功解決了在近海區域超高墩懸澆0#塊的預壓技術難題,氣象條件要求低,材料少,適用性強。
本項技術運輸及起吊量小,人工投入少,周期短,成本低,單個0-1#塊預壓工作預計可以比常規方式節約成本89.71 萬元。
本技術標準化、模板化程度高,施工靈活,工期可控,安全性好,沒有任何工業廢棄物。
貝雷桁架等效反力預壓技術,提供了超高懸澆0#塊支架預壓施工的一項新技術方案,工作量小,周期短、安全性高、適應性廣,成本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