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綏化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化大生產不斷加劇,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國家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我國的城鄉環境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影響到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格局。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全面保護環境健康,才能更好地實現發展目標,而環境污染導致的后果也一定程度上危及人類的健康。環境關系到人類的未來,更關系到子孫后代,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重要問題,不能因為發展經濟而破壞環境,這是我們的底線,更是當代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重點課題。當前,我國的城鄉建設越來越好,只有全面做好科學的規劃與設計,才能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處理好與環境的關系,確保環境指標達標。隨著現代健康理念的深入,綠色城鄉觀念也已經成為了主流,在各地得到了良好的實踐,綠色理念開始進入到城鄉規劃設計各個環節中,也在城鄉規劃工作中形成了日常化、標準化的形態,在城鄉規劃工作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色城鄉發展觀念是符合現代社會整體發展和進步規律的新觀念,通過新城鄉設計觀念推廣,不斷提高綠色、低碳和環保的水平,在保護周邊環境的同時,更好地推進人類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呈現方式就是綜合實力的增強,不但要實現經濟快速增長,更要有效保護好環境生態,這才是正確的經濟增長方式,通過經濟與環境的雙增長,有效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好地提升人們生活維度,保證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指數。當前,我國人口還處于不斷增長的階段,為了更加有效保證人口的增量,全面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城鄉建設也不斷加快,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生活工作需求,只有全面提高資源利用率,才能徹底提高綜合國力。當下,要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全面提出新的規劃思路,充分重視綠色生態理念運用,把經濟與生態融合起來,全盤考量,才能更好地實現增量目標,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保證資源的均衡,減少浪費,有效促進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城鄉規劃設計要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其中,有效減少城鄉建設開發產生的各種環境影響。綠色城鄉設計具有綜合性、高效性、低污染及少能耗的特點,是當前最為理想的規劃設計方式,符合當代發展的需要。通過良好的綠色城鄉規劃設計,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目標。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給城市帶來更多的機會。當前,很多的鄉村青年都愿意到城里來工作與發展,這也導致了鄉村的空虛。我國城鄉發展不均衡,是當前社會發展主要特征,城市和鄉村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在城鄉發展中,城市與鄉村有了更多的交集,二者更加密切,城市就業機會多,能幫助鄉村年輕人實現人生價值,也增加其經濟收入。如果城鄉貧富差距加大,就不利于鄉村的振興發展,進而將嚴重影響城鄉規劃設計合理化開展。
城鄉建設并不是單純的建筑與拆遷,更主要的是需要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當前,我國的城鄉規劃并不合理,城市規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一些農村人口進入到城市中生活,而鄉村的土地則變成了建設用地。對鄉村用地的大量使用,不利于環境的平衡,不少地區對土地資源應用不合理,是當前的現狀,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科學合理的城市建設目標和鄉村振興規劃,很多地區城市建筑經常會發生重復拆建、爛尾情況等,導致了土地資源嚴重浪費,為后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壓力。很多城鄉規劃沒有目標性,進行規劃時也是一時興起,部分不合理的城鄉規劃設計,造成嚴重環境污染與生態的破壞,最終導致城市出現酸雨、沙塵暴及河流污染等情況,不但不利于經濟發展,還影響了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城鄉規劃過程中,一些鄉村成為了工業基地,有的大張旗鼓建立開發區,引進高污染的工業項目,大量的生產不但沒有增加經濟效益,反而導致地區的污染、生態環境被破壞,還有一些工業廢氣也會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進而加劇我國生態環境的污染。而在農村建設方面,由于缺乏充足的資金、技術和設備的支持,經常會發生垃圾處理不及時、土壤污染嚴重的問題,致使城鄉規劃設計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城鄉經濟的發展,進而降低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
資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沒有充足的資源就不能快速進行發展。當前,我國在發展中遇到的資源匱乏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到了地區的成長,土地、水、能源等資源的不足,已經成為阻礙城鄉發展的根本問題。一些城市為了搞建設,會大量占用土地資源,導致農村耕地面積減少,不利于經濟總體的設計。經濟流動中,對物流的需求量增長,運輸車輛、私家車等車輛的過量增長,導致了我國石油資源的消耗加大,造成資源緊缺。工業化生產,會使用大量的水資源,一些廢水隨意排放,導致了環境污染。另外,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水資源的短缺,甚至居民也無法正常用水。資源的嚴重不足,影響了地區綜合經濟發展。
地塊開發是城鄉規劃的主要內容,全面做好地塊的設計,才能做到有序發展。地塊作為建設中的基礎,如果設計不合理,不但不利于城鄉發展建設,更為后續的發展帶來影響。如何選擇地塊進行相應設計是重中之重,要全面做好地塊的設計,才能更好地保證城鄉一體化發展成效。為了更加有效保證土地的合理利用,我國對地塊設計方面已經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標準中對綠色地塊開發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充分考慮到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如建筑選擇位置與日光的結合度、當地用地指標和用水安全、節能設施和綠化規模等均考慮到了綠色的指標。在建筑的節能方面,也對建筑提出了重要的要求,綠色建筑已經成為了標準與規范,通過節能建設,全面節約能源,有些需要利用室內外光照條件進行整體綠色低碳技術建設,更好地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集約化發展已經成為主要的建設原則,通過對土地的合理設計,保證了產業聚集式發展。通過核心區的建設,更好地帶動周邊發展。通過對土地的整體規劃設計,更好地體現土地的資源效應,有效利用了土地空間,減少了環境的污染,推動了低碳綠色環保模式的建立,從根本上保證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
城鄉建設的科學性還體現在交通運輸上,要想全面保證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要統籌設計好交通規劃,通過交通的良好建設能夠全面提高城鄉規劃能力。要全面保證交通優化設計。城鄉發展中,交通要實現綠色出行目標,構建綠色生態理念下的綠色公共交通模式。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積極推動公共交通能力,建設以軌道交通為主的綠色出行方式,合理布局土地,統籌好各個交通的節點,有效避免出現擁堵。通過公共交通資源的建設,全面減少私家車出行量,減少尾氣排放,更好地保護環境。
只有全面發揮綠色生態理念,才能有效進行城鄉規劃設計,綠色規劃要全面體現應用價值,通過對城鄉綜合規劃設計,有效體現綠色環保理念。一是重視環境污染與資源的浪費問題。當前,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這種結果不利于科學的規劃與未來的發展,只有通過實際行動,全面改善現有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推動城鄉一體發展,實現綠色環保目標。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整體規劃與設計,從改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現象入手,有效解決好城鄉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城鄉規劃設計更加科學。相關管理單位與部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理念,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更好地推進城鄉建設,通過采取多樣化手段,及時轉變傳統落后的觀念,推行新理念、新觀點,用更加科學的理念武裝自己,全面提高政府工作能力,提升當地人民環境保護意識,政府與各級部門需要通過宣傳,引導廣大人民加大節能、環保意識,充分引起人們關注資源與環境,在城鄉設計過程中,積極倡導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要建立以環境指標為基礎的工業體系集群,對工業企業處理廢氣、廢水也提出嚴格的檢測指標,全面保證工業生產的治理能力,引進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有效處理好廢水再排放,通過全面的建設,形成生態城鄉發展良好格局。
我國的城市大量擴張也加劇了對鄉村土地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城鄉健康發展,只有全面重視結構的科學布局,才能更好地推動城鄉發展,進一步優化結構。強化鄉村環境保護,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課題,要全面倡導節約土地資源理念,推動城鄉可持續發展。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問題較復雜,如交通、建設、用水、用電和通信等,各個方面都關系到城市的設計,更影響到人們生活,要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考慮,才能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更好地保護我國環境建設。在進行結構優化時,要把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城鄉規劃中,進一步強化鄉村環境建設,對塑料、固體廢棄物和橡膠等可回收利用的工業原料,需要進行二次利用,全面提升城鄉規劃設計合理性、科學性,最終達到改善并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目的。
城鄉規劃并不是一個部門的工作,需要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全面實現城鄉合理規劃。當前,社會經濟已經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整體看,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觀念也發生改變,人們更加重視眼前的利益,重視自身的物質需求,而沒有顧及到自然與生態。人們追求理想生活過程中,忽略了對地球資源的有力保護,各地發展的不平穩,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不利于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城市的環境就是一個城市的形象,如果城市經濟很發達,但是環境不好,也不會有好的引資質量。全面提高人們對綠色生態理念的重視,充分樹立節約資源意識、保護環境意識,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護好城市資源與能源,提升城市整體發展能力與水平。大力倡導人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強化水資源、土地資源的保護,降低資源消耗,緩解大氣污染,只有調動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城鄉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全面考慮,綜合設計,但是當前的城鄉規劃并不合理,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利于城鄉一體發展。特別是缺少法律法規支持,往往導致城鄉規劃工作無法正確決策與落實,城鄉建設進度受影響。在新理念的推動下,要全面建立以綠色生態理念為基礎的規劃理念,全面融合基礎建設目標,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確認規劃設計的目標,這樣,就能夠有效解決好組織與協調的問題,使城鄉規劃設計涉及的內容得到有效落實,通過法律約束,更好地保證環境健康,節省能源,有助于推動城鄉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能夠全面對建設進行監督,起到了監管作用,使一些排放超標的企業能夠進行自我控制,法律法規為城鄉居民構建良好綠色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強的基礎。
城鄉建設規劃離不開建設項目,進行項目審批時,一定要全面堅持低碳、生態、環保、綠色指標,有效落實規劃設計理念,對于環境污染大的項目不能立項審批,要嚴格執行新理念、新概念、新政策,更多地采用節能型建筑作為整體設計主導,全面提高城鄉規劃的整體效果,大力倡導那些能夠突出搞環保、低污染和少能耗特點的項目,在城鄉建設的同時也為居民營造綠色、舒適生活工作環境。要嚴格執行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嚴格審批項目單位,大力推進節能型建筑規劃立項,使建筑與周邊環境更好地融入,通過綠色生態理念的規劃與設計,全面落實好整體城鄉建設。
城鄉建設中的交通是最為主要的任務,要把握好交通的主原則,保證低碳出行、綠色出行,要把綠色城鄉觀念更好地推廣到交通各個規劃環節中。道路設計要在材料上保證環保,使用新型建設材料,避免出現周邊環境的污染。道路交通規劃要全面兼顧綠色生態理念,使道路適應周邊的環境,要充分保證交通網絡的同時,提升環境指標。提前做好設計,避免后期交付使用中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通過建設公共交通緩解出行壓力,解決好城鄉擁堵現象。
城鄉規劃中,要全面整體設計,使工業園區更加優化,做好合理的配套建設,實現相應產業的集群建立。通過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區的建設,吸引更多產業進入園區,全面保證各企業間的必然聯系,成為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的產業群,充分用好復合型低碳材料進行建筑,保證環境的生態平衡,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園區發展要統一資源,對排除污水或有害氣體的企業,要讓其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全面治理后才能排放,避免出現對環境空氣的污染。要全面強化園區整治力度,通過日常監督檢查,更好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要對傳統工業進行改良,不斷升級整體園區產業結構,減少園區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多引進先進綠色、節能和環保的技術、設備和產業,由園區入手,有效改善城鄉規劃設計的整體環境問題,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與發展。
城鄉規劃設計是一個復雜的工作,整體看其涉及的內容較多,要形成綜合的規劃,才能有效提高發展能力,更好地實現城鄉一體建設與發展。在城鄉發展過程中要全面引進先進的理念,通過對綠色生態理念的推廣,全面解決好發展中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更好地推動城市和鄉村可持續發展,促使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相關政府、產業部門要全面強化城鄉一體化治理能力,加強對綠色生態理念的推廣,通過科學的應用,更好地解決好規劃設計不合理問題,提升城鄉規劃設計能力,進一步提升全民意識,強化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意識,積極參與到城鄉建設規劃中,最終實現城鄉規劃設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