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高速公路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是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也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公路大發展,截止2019 年數據統計,我國公路里程已達501.25 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已達14.96 萬公里,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二。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公路建設的重點已經開始向西部轉移,在以山地占多數的西部地區掀起了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的高潮。
互通式立體交叉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節點,是地方交通與高速公路的連接紐帶。由于山區高速地形、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常規互通式立交型式不適用山區地形,通常對互通式立交選址、選型帶來較大難度。因此,靈活布線,合理組合匝道形成新的變異互通型式,多方案比選達到占地節省、工程規模合理的設計目標尤為重要。
常規出、入型互通可分為梨形互通(如圖1)、喇叭形互通(如圖2)、部分苜蓿葉互通(如圖3)和菱形互通(如圖4)。其中,根據主交通流的大小可分為A 型喇叭(如圖5)、B 型喇叭和雙喇叭互通(如圖6)。

圖1 梨形互通

圖2 雙喇叭互通

圖3 部分苜蓿葉互通

圖4 菱形互通

圖5 A 型單喇叭

圖6 B 型單喇叭
菱形互通占地較為節省,同時可節省匝道橋梁規模,互通型式較好、工程規模較為節省。但是由于需設置4 處匝道收費站,管理較為不便,因此此型式選擇相對較少;部分苜蓿葉互通適用于部分象限用地受限時可選用此種型式。但是,由于此型式互通占地較大,對于山區地形適用性較差,因此,此種型式互通選擇也相對較少;喇叭形互通和梨形互通由于占地相對較為節省、同時只需設置一處匝道收費站方便統一進行管理,此型式互通一般選擇較多。
(1)互通式立交設置應滿足互通之間間距要求。
(2)互通的選址應根據現狀地形、主線構造物設置情況等控制因素進行合理的選擇。
(3)為方便收費人員統一管理,收費站應盡可能設置一處。
(4)被交公路的選擇應選擇通行能力較好,等級較高的道路。
(5)互通區選擇應滿足主線指標的規定。
桂林-恭城-賀州公路(桂林至鐘山段)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境內,本項目起于桂林外環高速靈川東樞紐,止于富鐘高速白馬樞紐。本項目全長149.926 km,桂林至恭城段設計速度采用120 km/h,恭城至鐘山段設計速度采用100 km/h。
興坪互通主要服務于興坪鎮交通的對外出行。同時兼顧陽朔高鐵站的快速接駁。興坪鎮位于本項目主線K60+000 處。
區域內對外交通出行主要道路為陽朔高鐵站站前路和S202。陽朔高鐵站站前路向興坪方向現狀斷面寬24.5 m,設計速度60 km/h;向思的村方向,斷面寬由24.5 m 雙向4 車道過渡為寬9 m 雙向2 車道。S202 現狀為12.5 m 寬雙向2 車道。被交路選擇站前路通行能力更好。
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基本農田分布情況,漓江風景區控制協調區范圍,主線此段落總體方案,興坪互通選址、選型如下所述。
K55+000-K64+100 段落選址。主線縱斷面如圖7,地形圖如圖8。

圖7 主線縱斷面

圖8 項目地形圖
此段落內主線存在4 處隧道,分別為角田隧道、門口山隧道、吹筒山隧道和胡金嵅隧道。其中,門口山隧道為長165 m 短隧道,其余均為中、長隧道。
此段落內互通布設條件考慮與隧道間距問題、地形條件以及拆遷情況,存在2 處點位可供選擇,分別為K55-K56 段落和K60-K61 段落。
在K55-K56 段落內設置興坪互通:
(1)此段落地形較為平坦,主線填高不大為3-5 m,互通布于此處,匝道橋梁規模較為節省。
(2)匝道無需穿越漓江風景區控制協調區范圍,協調難度較小。
(3)互通匝道線形流暢,指標相對較好。
在K60-K61 段落(見圖9)內設置興坪互通,存在以下問題:

圖9 K60-K61 段落地形圖
(1)由于此段落內主線跨過站前路后地形落差較大,主線需設置全橋方案通過,互通匝道與主線銜接處均為匝道橋方案,導致互通橋梁規模較大。
(2)由于被交路站前路縱坡較大,互通與被交路銜接處應設置于小于3%段落內,導致互通匝道連接線較長,此匝道會進入漓江風景區控制協調區內,溝通協調較為困難。
(3)此地塊居民區較多,住戶居住區較為密集,互通布于此處,拆遷量較大。
綜上主要因素,此點位設置互通條件較差,點位1 設置互通條件較好。
互通型式的選擇主要根據現狀地形條件,周邊主要控制因素,結合主線此段落的總體方案進行互通布線。
方案一:變異T 型互通方案,如圖10 所示。

圖10 變異T 型互通方案圖
該方案優點:互通轉向功能較強、匝道線形指標較高,行車舒適性較好。
該方案缺點:占地、拆遷以及占用基本農田情況均略大。匝道距離貴廣高鐵距離較近,施工時應做好防護措施。
方案二:組合型互通方案,如圖11 所示。

圖11 組合型互通方案圖
該方案優點:互通工程規模較為節省,占地、拆遷及占用基本農田情況均較小。與貴廣高鐵距離較遠,施工時對貴廣高鐵影響較小。
該方案缺點:互通轉向功能較弱,桂林方向存在繞行。由于互通區交織段長度不夠,門口山隧道需做輔助車道貫通,隧道內存在交織,行車安全性較差。
綜合以上分析,方案一盡管工程規模、占地、拆遷以及占用基本農田情況均略大,但是,匝道線形指標較好,服務水平較好,且行車安全性高于方案二,綜合比選推薦方案一,方案二做同深度比選。
出入型互通選址、選型應根據周邊控制因素綜合考慮。常規互通形式如滿足不了現狀控制條件,可選擇變異形式進行替代,做到互通靈活選擇型式、靈活布線的原則,以控制規模,減少占地的影響。本文結合工程案例,提出狹窄地形布設變異T 型互通的方案,為今后狹窄山區地形作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