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調查的目的為評估西安外事學院護理專業醫學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式,為形成針對性別的營養教育方案打下堅實基礎。采用分層抽樣,選取大一至大四的護理專業醫學生填寫自制調查問卷。使用Excel記錄和SPSS20.0分析數據。所有學生的營養KAP總得分為47.09±6.36,營養知識正確率為53.3%,營養積極態度養成率為67.7%,營養行為形成率為37.9%;且這三項指標女生均高于男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得出結論,大多數學生對營養知識的態度比較積極,令人較滿意,但仍需針對各自不足進行改進,建議制定針對性別的營養教育方案,以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營養是保持健康的基礎,但大學生可能存在影響營養狀況的多種問題,如營養知識欠缺和飲食不合理等,最終可能導致慢性病的發生。研究表明,慢性病(肥胖、貧血等)也深深影響著護理專業的醫學生。營養KAP模式是一種行為健康模式,從知識入手,建立態度,最終影響行為。倘若護理專業醫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采取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積累營養知識、端正飲食態度或采取正確飲食行為),有助于提升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研究旨在了解護理專業醫學生的營養狀況,并評估其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狀況,幫助他(她)們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改善健康狀況和行為。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選取西安外事學院2017級-2020級護理專業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學生特點自制問卷,使用問卷星發放607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3%,其中男生154人(25.5%),女生449人(74.5%)。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提前解釋并說明注意事項,由與營養知識、飲食態度和飲食行為有關的問題組成。所有題目均為選擇題,統計并分析營養狀況得分;營養知識正確率(側重于各種營養方面,旨在調查學生在這一領域的知識水平)、積極態度養成率(主要涉及學生獲取營養知識的態度問題)和行為形成率(估計學生采取的營養行為,以改善他或她的健康狀況)。
1.2.2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的數據均錄入Excel中,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2個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營養KAP評分情況
所有學生的營養KAP總分為47.09±6.36,分值越高代表知識掌握越好、態度更積極或行為越正確。根據KAP分值高低,學生認知程度分為:低于50分(較差)、51-60分(一般)、61-70分(良好)和>70分(優秀)。由此得出,學生認知率較低占53.9%(325人),一般為38.1%(230人),良好占7.1%(43人),較高僅占0.8%(5人)。從整體上看,所有學生對營養KAP的了解程度相對較低,但女生的總分高于男生(P=0.015)。詳見表1。
2.2 營養知識
所有學生回答營養知識總正確率為53.3%,女生的55.2%較高于男生的48.3%(P<0.05),詳見表2。學生更愿意選擇營養課堂或講座(64.9%)獲取營養知識,但仍有2.9%的學生表明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2.3 營養態度
學生對營養飲食的“態度”整體較為積極(67.7%),特別是女生(69.0%)。除了為健康改變飲食習慣無性別差異外,其他幾項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詳見表3。
2.4 營養行為
37.9%的學生能夠采取正確的健康行為,女生的39.4%較高于男生(33.5%)。學生們每日按時吃早餐占比42.3%,每日攝入足量蛋、奶和動物性食物等必需營養物質均較少,而宵夜和零食的攝入量較高。此外,僅有27.4%的學生可每日合理搭配飲食,大部分學生選擇食物依靠個人喜好和口味,而不是營養價值,詳見表4。
討論
眾所周知,飲食和營養在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許多護理專業醫學生存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欠缺的營養知識和錯誤的飲食行為,較易出現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等問題。因此,本研究旨在針對護理專業醫學生進行營養與健康教育。
研究結果表明,營養KAP得分為47.09±6.36,且較低認知率占比53.9%,說明學生對于營養KAP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具體體現在:①學生相對了解常見知識,而對理論知識則不太清楚。高校應采用線上下相結合方式,多開設營養學相關課程,加強理論知識的全面學習。女生正確率高于男生,這是預期的,因為一般來說,這可能與女生對營養和體重感興趣有關。②學生的營養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積極的”,但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視,她們更愿意投入資金和參加有關營養方面的講座。③學生營養行為形成率并不高,但女生較優于男生。比如,女生規律吃早餐的次數比男生多,這樣有助于降低脂肪攝入量,并減少零食攝入。此外,除了偏食、挑食和攝入動物性食物外,女生在其他項的表現比男生好。僅有25.5%的學生通過加強運動預防肥胖,身體不活動增加了超重和肥胖的風險。適當的營養知識有助于改善營養態度,而營養態度是飲食行為的一個誘發因素,三者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不可獨立看待。此研究表明,學生(尤其是女生)的營養態度較為積極,但男女生的知識和行為均有所欠缺。因此,我們應提出針對性別的營養教育方案,男生可能受益于三者的結合,而女生將更加受益于積極的健康行為。
本研究強調護理專業醫學生對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廣泛看法,有助于制定適合不同性別的營養教育方案,以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方式。總之,學生營養KAP的不同方面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建議制定針對性別的方案,此方案應提供知識、端正態度或采用健康行為方式。
基金項目:
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9NY-156)。
作者簡介:
董苗苗(1993-),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血管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