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呀,這里是鄉村筆記。
前幾年,一部叫做《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火了。當修復師們夜以繼日地努力延續文物生命的同時,文物以及那些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文化品類也在以另一種姿態活著——文創,實現本體的再生。文創是文物的二次發掘,是包括文物在內的文化形態無限延伸的觸角。
和延安村村民相處的日子里,一位60多歲的樸奶奶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樸奶奶是當地的非遺傳承人,擅長布藝、紙藝、泥塑等朝鮮傳統技藝。就在離村子不遠的民俗園,從少女時代就做手工藝品的樸奶奶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
前些年,憑借著政策和語言優勢,更多的朝鮮族年輕人沿著父輩走過的路,去往韓國謀生。
村子逐漸就剩下了這些半百老人守著嶄新的村莊,樸奶奶實在不忍看見這些獨特的技藝流失,即使收入微薄,也始終堅守著四十多年的手藝。
當得知我們即將帶著一群非朝鮮族的小朋友前往延安村做研學,樸奶奶非常高興,很期待小朋友們的腦洞能和當地的傳統手藝碰撞出奇妙的火花,為延安村留下獨特的印記。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東北吉林的中朝邊境,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區,中國朝鮮族人口的42.3%居住在這里。想體驗一線之隔的朝鮮風情,在延邊同樣有近在咫尺的真實感受。
項目地延安村便是一個典型的朝漢共居的村莊,數百年來,朝鮮族、漢族民眾彼此融合,互相尊重,保留著明顯的朝鮮族傳統文化——飲食、民俗節日、語言文字等。在這里,兩種相互依存的生活模式彰顯著兩族人民生生不息的命運聯結。
冬天的延安村,外冷內熱。朝鮮族同胞熱情的關照和給予的溫暖體驗,足以融化冰天雪地的冷酷。愛是相互的給予,一連串緊湊有序的活動,最終將成就真善美的童心對村落的真情回饋。
項目亮點
01
習調研之法, 悟藝術之道
從感受村莊開始, 設計與之有情感聯系的文創作品, 提升同學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同理心。
02
當地特色非遺體驗
學朝語,腌白菜,打門球,體驗當地特色非遺和民族文化,夏季可賞稻田晚霞,冬季可覽冰雪風光,在真實的鄉村場景下體悟勤勞勇敢、樸素美好的鄉土品格。
03
文化衍生品共創團隊為鄉村設計文化衍生品,并策劃展覽,優秀作品可投入生產并進行售賣,收益回饋鄉村。
Day①………………………………
接站。破冰,營期及學習目標介紹;安全培訓
Day②………………………………
上午 《田野調查方法論:2021 年中國鄉村的文化底色是什么樣的?》
導師指導分組設計調研提綱,做好田野調查準備
下午 延安村村情了解,訪談村民了解鄉村發展現狀及鄉村文化特色
晚上 梳理田野筆記&當日活動復盤
Day③………………………………
上午 《文創設計工作坊:文創設計的形相與內核+創新應用案例》當地文旅行業從業者深度座談,挖掘文創與旅游業之間的聯結
下午 學朝語、腌白菜、打門球,體驗當地朝鮮民族生活,體悟勤勞勇敢、樸素美好的鄉土品格
晚上 復盤分享對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看法及小組初步文創設計方向
Day④………………………………
上午 和當地民俗手工藝老師學習并制作朝鮮紙藝、布藝、泥塑作品;去鄉村,遇見另一個自己;
訪談民俗文化傳承人、手藝人,了解朝鮮族傳統技藝的發展與變遷
下午 《田野與藝術的對話:鄉村文化 DNA 的文創設計》;從視覺化和敘事性兩個維度小組共同探討并完善確定文創設計方向
晚上 雪地星空篝火晚會
Day⑤………………………………
上午 《田野冥想工作坊:創造力的激發與釋放》
分享感受, 小組闡述創意構思思路
下午 小組自由創作, 靈感迸發
晚上 小組頭腦風暴,設計、修改,完善小組設計方案
Day⑥………………………………
上午 文創設計展覽籌備,確定團隊分工、文創產品準備
下午 文創產品展覽現場布置,完成展票設計并邀請村民
晚上 彩排文創設計展覽流程
Day⑦………………………………
小組營期成果展示,結營儀式,返程送站
01 一次系統的社會調研課程,一份基于鄉村的田野調查報告
幫助學員掌握對各種社會行為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式與手段,了解鄉村發展現狀與鄉村文化特色。
02 一次田野藝術的設計課程,一場基于鄉村的文創設計展覽
培養學員藝術感知力、想象創造力,優秀作品投入生產并售賣,為鄉村發展注入新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