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海
今年的省政協全會,首次出現了10 位佩戴“雙證”的委員,他們不僅佩有委員出席證,還戴上了“特邀委員記者證”。雙證就要擔雙責,他們在會議期間,一方面積極履行委員參政議政職責,一方面化身記者參與大會新聞采訪工作,成為大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疫情防控形勢下,上會媒體、記者數量減少,不能跨駐地采訪,怎么辦?”省政協副秘書長馬譽輝說,“面對大會宣傳的不利因素,我們創新思路、主動作為,借鑒全國政協全會上有關媒體的做法,決定以政協組織名義邀請一些與會委員擔任特邀委員記者。”
據了解,這10 位特邀委員記者,是省政協嚴格按照“政治素質高、履職能力強、文字功底厚”的標準,考查個人履歷和履職情況,在700 多名省政協委員里精挑細選出來的。為了保證特邀委員記者工作效果,大會秘書處新聞組在會前召開了特邀委員記者報道工作動員會,明確了工作任務、內容、形式,并以交流代培訓的方式,由在新聞媒體崗位工作的3 名委員介紹經驗,共同探討這次會議新聞采寫的著眼點、著力點等方法技巧,使大家更加清楚了干什么和怎么干。
有了隊伍,下一步就是搭好發稿平臺。大會新聞組秘書處一方面在省政協門戶網站和“河北政協”“鄉音雜志社”微信公眾號開設《特邀委員記者看“兩會”》專欄,快速刊發特邀委員記者稿件;另一方面,建立“特邀委員記者聯絡”微信群,吸納《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長城新媒體等省主要新聞單位和《人民政協報》的負責記者入群,在特邀委員記者與省主要媒體之間暢通交流方式,既為特邀委員記者稿件拓寬了出口,也為省主要媒體擴充了新聞線索、素材和稿件來源。
短短幾天的會議報道期里,10 位特邀委員記者提供了170 多條新聞素材、46 篇稿件,均被省內外有關主流媒體采用、發表,并通過網絡新媒體得到了廣泛傳播。多余視頻報道,短時間內點擊閱讀量超百萬。全會期間,省政協新媒體共刊發“特邀委員記者看兩會”專題報道5 期33 篇(條)。由于特邀委員記者都是地方和行業的精英,他們的稿件也被全省各地政協及行業媒體和自媒體大面積轉發,向社會公眾充分展示了大會好風貌、政協新樣子。
“兩不誤、兩促進”,10 位特邀委員記者“本職工作”同樣出色。會議期間,他們認真參加審議、討論,踴躍發言,26 次發言全部被會議簡報刊登;共向大會提交個人提案62 件、聯名提案6件、界別提案1件,書面發言6篇,社情民意12 篇,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勇于擔當、朝氣蓬勃、昂揚奮進的新樣子。
省政協全會設立特邀委員記者的成功做法,得到了市縣政協的高度評價,并被學習推廣。在隨后召開的承德市政協全會上,就出現了特邀委員記者的身影……